趙笑今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韓佐鄉衛生院普外科,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733000
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的探討
趙笑今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韓佐鄉衛生院普外科,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733000
目的探討分析下肢靜脈曲張術后患者復發的原因及再次處理方法。方法將該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接收的60例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患者為研究對象,評估患者下肢靜脈功能,判斷其復發的病因,并采取對應的處理方法。結果術后出現穿透靜脈瓣膜功能不全21例,占35%,大隱靜脈主干及其部分屬支殘余15例,占25%,髂靜脈壓迫綜合征2例,占3.33%,布加綜合征3例,占5%,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8例,占13.33%,小隱靜脈曲張11例,占18.33%;該組患者無死亡現象發生,術后患者肢體癥狀均有所改善,所有患者都經過2~35個月的門診或電話隨訪,沒有再復發。結論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的原因較為復雜,主要是由于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患者術前進行全面的檢查并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對避免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下肢靜脈曲張;復發;大隱靜脈;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在臨床上,下肢靜脈曲張是外科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其病因復雜,且發病率較高,若病變進行性加重會引起多種并發癥,比如出血、血栓性靜脈炎、濕疹、慢性潰瘍等,降低患者雙下肢活動耐量,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目前主要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小腿曲張靜脈切除及抽剝術進行治療,但術后復發率很高。該文主要通過選取該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接收的60例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下肢靜脈曲張術后患者復發的原因及再次處理方法。現將報道分析情況如下。
選取該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接收的60例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患者為研究對象,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齡在32~75歲之間,其中,左下肢36例,右下肢11例,雙下肢13例。術后復發的時間最長的為20年,最短的為術后即發。均為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因為術前癥狀為改善或癥狀復發來就診,臨床表現為下肢靜脈曲張、足靴區皮膚濕疹、慢性潰瘍或色素沉著等,同一患者可以有多種臨床表現。
先對患者的下肢情況進行評估,并判斷其復發的病因,然后總結發生其發生的原因,最后根據臨床實際分析其干預方法。
通過透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大隱靜脈主干及其部分屬支殘余、髂靜脈壓迫綜合征、布加綜合征、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小隱靜脈曲張對患者的術后復發的原因進行觀察[2]。
該次研究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處理實驗數據,各項臨床指標、生理功能等資料用()表示,均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為0.05,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如果P<0.05說明此次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出現穿透靜脈瓣膜功能不全21例,占35%,大隱靜脈主干及其部分屬支殘余15例,占25%,髂靜脈壓迫綜合征2例,占3.33%,布加綜合征3例,占5%,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8例,占13.33%,小隱靜脈曲張11例,占18.33%。詳見表1。

表1 患者術后復發原因比較
該組患者無死亡現象發生,術后肢體淺靜脈曲張消失,患者下肢酸脹沉重癥狀消失的有46例,占76.67%;患者肢體癥狀有不同程度減輕的有13例,占21.67%;患者下肢色素沉著、濕疹樣病變存在不同程度減輕的有44例,占73.33%;患者下肢潰瘍于術后愈合的有20例,占33.33%,愈合時間為8~24 d。所有患者均經過2~35個月的門診或電話隨訪,沒有再復發。
在臨床上,下肢靜脈曲張是下肢靜脈系統常見的表現,若病變加重會引起多種并發癥,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3]。目前主要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小腿曲張靜脈切除等進行治療,對其復發患者在手術方式必須謹慎選擇,應有針對性的根據病因、病變程度及患者的全身情況等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法,先處理原發疾病,再根據情況處理下肢靜脈曲張。瓣膜修復術與瓣膜戴戒縮窄術是中度瓣膜功能不全的手術方法。
靜脈曲張術后復發的原因主要有∶①術前診斷不準確,主要是由于術前忽略了交通支靜脈功能不全在下肢靜脈曲張中的作用,其為術后復發的重要原因;②靜脈未抽剝∶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為了能盡量使用自體血管進行移植,相關學者提出行單純高位結扎,行單純高位結扎和曲張分支剝脫術,并保留大隱靜脈主干。雖然是由于瓣膜關閉不全引起的大隱靜脈曲張,瓣膜關閉會引起血液反流,但瓣膜關閉是指一段或幾段靜脈內所有的瓣膜都閉合不全,并且大隱靜脈側支循環豐富,就算結扎了主干,股靜脈血流仍然可以進入分支,造成術后復發;③心血管再生[4]。
靜脈曲張術后復發的預防主要包括∶①大隱靜脈會出現主干雙支或部分主干雙支,其范圍個體差異較大,所以術前可對患者的曲張靜脈進行標記,并將病變的靜脈全部去除,避免患者取平臥位未能充分對曲張靜脈進行顯露,造成術中遺漏現象發生;②應加強自身專業知識,對大隱靜脈的解剖結構進行熟悉;③術前進行詳細檢查,對患者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進行明確;④應根據患者不同病因有針對性的選擇手術方式;⑤原發性大隱靜脈的病因是由于繼發性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并不是瓣膜本身造成的功能不全。下肢深靜脈很少出現功能不全的現象,所以,在原發性下肢靜脈曲張中不用對深靜脈進行處理[5]。
在該組研究中,比較患者術后復發的原因,術后出現穿透靜脈瓣膜功能不全21例,占35%,大隱靜脈主干及其部分屬支殘余15例,占25%,髂靜脈壓迫綜合征2例,占3.33%,布加綜合征3例,占5%,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8例,占13.33%,小隱靜脈曲張11例,占18.33%。該組患者無死亡現象發生,術后患者肢體癥狀均有所改善,所有患者都經過2~35個月的門診或電話隨訪,沒有再復發。綜上所述,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的原因較為復雜,主要是由于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患者術前進行全面的檢查并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對避免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1]管日戩,李森,王進,等.左腎靜脈受壓與精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關系的探討[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7,2(115)∶122-126.
[2]郭海國,馮智軍,余新林,等.中藥外敷聯合泡沫硬化劑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療效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4(537)∶651-653.
[3]代洪娜,張賓.激光微創綜合治療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5(71)∶89-90.
[4]王沆,林隆輝,陳同,韓濤.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復發36例原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0(122)∶135-136.
[5]黃佳鋒.低分子肝素預防下肢靜脈曲張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效果[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83)∶92-93.
R654.4
A
1004-6569(2017)06(b)-0118-02
趙笑今(1968-),男,滿族,本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骨外科醫療。
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