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中醫院骨科,甘肅張掖 734100
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腓骨重建鋼板治療C型pilon骨折療效觀察
何江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中醫院骨科,甘肅張掖 734100
目的探討和分析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腓骨重建鋼板治療C型pilon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該院在2015年2月—2017年3月之間接受治療的50例C型pilon骨折患者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將所有的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內固定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腓骨重建鋼板治療方法,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在并發癥方面也均顯著的優于對照組,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腓骨重建鋼板治療C型pilon骨折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較少,安全性相對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外固定架;有限內固定;腓骨重建鋼板;C型pilon骨折
C型pilon骨折在骨科中較為常見,由于人體的踝部皮膚組織覆蓋較少,血運較差,因此,該種骨折在治療方面具有較大難度,一般此骨折都是因為高能創傷而引起,骨折患者往往會出現關節面粉碎和塌陷的癥狀[1],會使患者的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受到嚴重的損傷。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內固定方法治療C型pilon骨折,但是采用該種方法治療后患者會出現各種并發癥癥狀,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該文對我院的50例C型pilon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腓骨重建鋼板的方法治療的效果進行觀察和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在2015年2月—2017年3月之間接受治療的50例C型pilon骨折患者為此次的實驗對象,所有的患者均符合臨床上C型pilon骨折的相關診斷標準[2],將所有的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各25例。研究組患者中有15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在18~68 歲 ,平均年齡為(39.54±6.83)歲;對照組中有 1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年齡在17~69歲,平均年齡為(38.59±6.2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以及年齡等方面的基礎病例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臨床上具有可比性。
研究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腓骨重建鋼板治療方法,首先患者采取平臥位姿勢,對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首先開一個小切口,切口的位置選在腓骨后緣的小腿外側處,將患者的腓骨骨折斷端暴露出來,待準確復位之后再選用鎖定解剖鋼板對其急性固定,使腓骨的長度能夠得以恢復。接著在踝前再開一個脛骨前內側切口,長度大小約為3~5 cm,將脛骨骨折斷端與脛骨遠端的關節面完全暴露出來,兩個切口之間的距離保持在7 cm以上,避免皮膚壞死,然后對內踝骨折實施復位,采用螺釘對其進行固定,手術過程中會出現壓縮現象,并伴隨有骨缺損情況,此時可以實施植骨,從而對壓縮的空間能夠起到填充作用,并持久的支撐,如此能夠縮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促進患者的骨折愈合。此外在患者的跟骨外側與脛骨骨折斷端近端平行于脛骨遠端的關節面分別將2枚外固定架螺釘打入,對脛骨實施牽引和延長,以便能夠維持力線,將單臂跨關節外固定架予以安裝。對照組患者單純內固定的方法。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后的優良率進行觀察和分析,根據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感與功能的情況對骨折患者恢復的優良率進行評估。分為優、良、可、差。優良率=(優+良+可)/總例數×100%。術后并發癥癥狀包括:畸形愈合、固定失敗、皮膚壞死與骨質吸收,并發癥發生率=(畸形愈合例數+針孔感染例數+皮膚壞死例數+骨質吸收例數)/總例數×100%。
將得到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計數資料用[n(%)]方式來表達,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在并發癥方面也均顯著的優于對照組,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患者骨折恢復的優良率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臨床上對于C型pilon骨折的治療目前還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有相關的資料顯示[3],采用內固定方法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在術后會出現較多的并發癥癥狀,不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還需要接受一些額外的手術,此次研究中出現最多的并發癥就是針孔感染[4],但是研究組患者在出現針孔感染并發癥后,骨折最終均完全愈合。而對照組患者最后的愈合情況并不理想。
對關節面的主要骨塊實施固定,可以對關節面的解剖復位和固定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切口延長,和對軟組織的大面積剝離,有利于患者的傷口愈合。切口小能夠使軟組織避免過多剝離,對骨塊的血運起到保護作用,提高骨折愈合的概率。此外,術后需要注意腓骨外側的切口與脛前內側切口之間的距離不能<7 cm[5],對周圍的軟組織起到保護的作用,手術結束后針對腓骨的切口應當采用腓骨長短肌對其進行覆蓋,之后對脛前的切口實施無張力的縫合。手術之后注意對外固定釘道處噴灑乙醇,叮囑患者需要注意生活衛生,做好預防感染的準備,手術治療后的2個月可以將外固定架松解,加強功能鍛煉,可以避免患者在后期出現創傷性的關節炎。此次研究也發現,研究組患者骨折恢復的優良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這說明采用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腓骨重建鋼板治療C型pilon骨折比單純使用內固定方法治療的效果顯著的多。
綜上所述,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腓骨重建鋼板治療C型pilon骨折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較少,安全性相對較高,有利于患者在術后的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1]畢春強.基于“裹簾”法外固定拇外翻術后截骨端穩定性的有限元分析[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16(.
[2]余可和.骨盆前環解剖研究及前環損傷空心螺釘與重建鋼板治療的有限元分析[D].濟南:山東大學,2015.
[3]王體惠,蘇郁,王旭,等.雙鋼板置入延期治療C型Pilon骨折有效固定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22)∶403-493.
[4]李赟罡.動靜態下鎖定鋼板固定脛骨不同類型骨折的有限元分析[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3.
[5]胡元斌,郭開今,馮新民,等.有限內固定聯合外固定支架治療高能量脛骨Pilon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09(3)∶45-47.
R274.12
A
1004-6569(2017)06(b)-0151-02
何江(1974-),男,甘肅山丹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骨折創傷的診斷治療。
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