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發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雙龍中心衛生院中醫內科,四川內江 641215
自擬慢阻肺湯合康復訓練治療慢阻肺的臨床效果評價
曾發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雙龍中心衛生院中醫內科,四川內江 641215
目的探討自擬慢阻肺湯合康復訓練治療慢阻肺的臨床效果評價。方法選取該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患者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康復訓練指導,研究組患者采用自擬慢阻肺湯合康復訓練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最大呼氣速度、一秒率、改良呼吸困難評分、6 min步行距離。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在最大呼氣速度、一秒率、改良呼吸困難評分、6 min步行距離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慢阻肺患者臨床治療中,使用自擬慢阻肺湯合康復訓練治療方法效果顯著,可以對患者肺部功能有效改善,提升治療效果,應當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推廣使用。
自擬慢阻肺湯;康復訓練;慢阻肺
患者呼吸系統疾病中常見的慢阻肺是指患者氣道出現不完全可逆受限,由患者免疫抵抗力降低,呼吸道系統功能障礙所引發,臨床癥狀表現為患者呼吸不暢,胸悶、咳嗽等,該疾病致死致殘率高[1]。近年來,隨著醫療護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觀念改變,康復訓練指導在慢阻肺疾病治療中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患者因為自身護理水平和依從性影響,患者康復情況不理想。相關醫療機構研究發現,慢肺阻疾病治療中使用藥物和康復訓練指導聯合可以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基于此,該院在針對慢阻肺病治療中使用自擬慢阻肺湯合康復訓練聯合使用,治療效果滿意,現情況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患者40例。納入標準:患者符合慢阻肺診斷標準;無溝通交流障礙;無器官氣質病變和病變史;無藥物過敏禁忌證;排除標準:患者不符合慢阻肺診斷標準;溝通交流存在障礙;有藥物過敏禁忌證;心臟、肝腎等器官由器質性病變好病變史。對照組患者男性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50~70歲,平均年齡(53.4±2.5)歲;研究組患者男性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52~72 歲,平均年齡(55.4±3.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該研究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①對照組患者使用康復訓練指導方法進行治療。醫護人員指導患者每天進行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鍛煉。縮唇呼吸方法:患者用鼻進行呼氣,由口吸氣,深吸氣后慢慢將氣呼出,呼吸過程之中,患者將雙唇縮攏后,將氣體慢慢呼出。腹式呼吸方法∶患者保持胸部不動,進行吸氣,吸氣時,患者要挺腹,呼氣時,患者要內陷。
②研究組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方法后使用自擬的慢阻肺湯聯合治療。自擬慢阻肺湯中藥包含如下,麻黃8 g,甘草 6 g,地龍 10 g,蘆根 30 g,半夏 12 g,石膏 25 g,瓜萎 30 g,大黃 10 g,桑皮 10 g。用水煎服,2 次/d。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在最大呼氣速度、一秒率、改良呼吸困難評分、6 min步行距離方面變化,記錄并對比。使用德國耶格公司制造的肺功能檢測機器對患者進行呼吸功能指標檢查。指標內容為患者進行對比的最大呼氣速度、一秒率、改良呼吸困難評分、6 min步行距離方面
數據統計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應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最大呼氣速度為(76.2±7.56)mL/s,優于對照組(64.2±4.35)mL/s,研究組一秒率為(56.2±5.31)%,優于對照組(65.2±7.64)%;研究組改良呼吸困難評分為(3.24±0.51),優于對照組(4.67±0.79);研究組 6 min 步行距離為(410.2±60.3)m,優于對照組(310.2±48.6)m,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指標對比(±s)
組別 最大呼氣速度(mL/s)一秒率(%)改良呼吸困難評分(分)6 min步行距離(m)對照組(n=40)研究組(n=40)t P 64.2±4.35 76.2±7.56 5.431<0.05 65.2±7.64 56.2±5.31 5.624<0.05 4.67±0.79 3.24±0.51 5.412<0.05 310.2±48.6 410.2±60.3 6.324<0.05
慢阻肺是指患者氣道完全不可逆受限為特點疾病,是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主要特征是患者小氣道發生病變和肺部實質破壞,該疾病發病人群多為中老年患者,致死致殘率極高[2]。治療如若不及時,對患者肺部功能及患者生活工作質量都會出現巨大影響。針對慢阻肺性疾病對患者生活工作質量的巨大影響,尋找合理安全的治療方法是當今肺部疾病研究治療的重點問題。目前,國內外權威醫療機構在對治療慢阻肺疾病已經做了許多傳統呼吸和現代呼吸康復治療方法的研究工作,得出2種方法結合治療慢阻肺疾病,可以較好的將患者呼吸功能改變。當中,康復訓練指導方法是現階段臨床治療慢阻肺疾病使用最為廣泛的干預方法之一,患者通過縮唇呼吸可以維持終未氣道的壓力,避免小氣道狹窄陷閉,患者通過腹部呼吸,可以提高呼吸肌的活動度,提升患者最大通氣量。但是康復訓練指導方法也有自身缺點,就是會受到治療效果和患者的依從性影響,對患者康復極為不利。結合相關研究證明,自擬慢阻肺湯合康復訓練聯合治療慢肺病治療效果顯著。我國中醫研究認為,慢阻肺的發病機制是由毒氣、煙塵等熏灼肺經、損傷肺絡,會出現以氣道阻塞、肺失清肅、陰陽失調、氣機不暢等癥狀。由此,慢阻肺在康復訓練治療的基礎上,采取慢阻肺湯中藥制劑內服治療,其主要由半夏、大黃、麻黃、石膏、地龍、桑皮、杏仁組成,現代藥理已證實,半夏性溫、味辛,主治痰多咳喘、痰濕水飲、胸膈脹滿等病癥;大黃味苦、辛寒,具有清熱解毒及很強的抗感染作用,尤其是對多種革蘭陽性菌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同時也促進腸蠕動;麻黃宣肺平喘、開腠理,喪風寒,發汗解表,主治支氣管哮喘、胸悶咳喘、風水浮腫;石膏清熱解毒,除煩止咳,主治高熱煩渴、肺熱喘咳、外感熱病等病癥。除此之外,地龍清熱、通絡、止喘、平肝;桑皮利水消腫、瀉肺平喘;杏仁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諸藥合用,具有宣肺止咳、清熱解表、化痰平喘的作用。有文獻報道,慢阻肺采取康復訓練聯合慢阻肺湯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標,可提高其治療效果[3]。
綜上所述,針對慢阻肺患者臨床治療中,使用自擬慢阻肺湯合康復訓練治療方法效果顯著,可以對患者肺部功能有效改善,提升治療效果,應當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推廣使用。
[1]張光耀.自擬慢阻肺湯合康復訓練治療慢阻肺的臨床效果評價[J].臨床研究,2016,24(5):96-97.
[2]馮亞萍,楊龑,王碩.慢阻肺湯聯合康復訓練治療慢阻肺的臨床療效觀察[J].生物技術世界,2016,88(4)∶193.
[3]張瑩.慢阻肺湯聯合康復訓練治療慢阻肺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婦女∶醫學前沿,2015,46(2)∶130-131.
R256.1
A
1004-6569(2017)06(b)-0182-02
2017-03-28)
曾發(1974-),女,四川內江人,大專,中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