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要:眾所周知,我國在當今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推動著作為社會重要支柱之一的教育行業不斷改革進步,以栽培出更適應現代知識經濟的高素質人才。然而我們清楚地知道,強調的全面素質教育決不能一味注重腦力知識的培養,同時也應該關注學生身體機能的鍛煉,加之現今大學生中普遍缺乏鍛煉,體型肥胖,身體素質差的現象越來越多,這也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為高校的體育教學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傳統的簡單運動教學已漸漸暴露出缺陷和不足,很難帶動學生積極性,從根本上起不到鍛煉身體堅強意志的作用,因此本文即聚焦大學體育新引進的教學方法——拓展訓練,從介紹概念和內容入手,分析其在高校開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過描述該方法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來重點闡述其作用和對體育事業起到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大學體育;教學方法;拓展訓練;發展現狀作用影響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簡單的老話雖然人盡皆知,但卻總容易被忽視。隨著現代社會的人才競爭愈發激烈,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很多大學生都把大部分時間精力花在時間和休閑上,卻忽視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身體素質普遍較差,似一大批“文弱書生”。因此在自身鍛煉意識不夠的情況下,集體的大學體育教育和督促必不可少。而傳統的體育教學多在露天操場或有運動器械的室內運動場進行,教學形式多為老師口述要點,示范動作,學生模仿或團體訓練,進行足球、羽毛球、體操、舞蹈等各項傳統體育鍛煉,長此以往難免簡單枯燥,使學生逐漸失去上課興趣,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了能更好地提高大學體育課的趣味性和價值,滿足學生的多樣性要求,我國高校引進了拓展訓練這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并在近年內逐步發展推廣,為深化大學體育教育事業的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拓展訓練介紹
(一)拓展訓練的概念
拓展訓練是一種特殊的體能鍛煉方法,最初產生于上世紀二戰時期的英國,利用野外駐扎地的山石水流等自然物就地設計爬山、渡河等復雜高難度的鍛煉項目,其目的是為了強化士兵們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直到21世紀初,拓展訓練才被引進我國,在近幾年成為突破傳統形式的大學體育教學新方法,得到了師生的關注和喜愛,并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可觀的成效。
(二)拓展訓練的主要內容
目前的拓展訓練內容豐富多樣,主要有野外求生、攀巖、跳水、武裝渡河、水上劃艇、游泳、高空斷橋等多個內容項目,場地完全不局限于操場和室內器械場,而是有各類趣味性與實踐性并重的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在嘗試挑戰自我突破生理極限的同時鍛煉堅韌意志,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在師生互動中完成訓練,愉悅身心,實現傳統體育教學達不到的目的和意義。
(三)拓展訓練的特點
拓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學課程的應用受到廣泛學生的支持和喜愛,也源于其作為特殊教學方法的鮮明特點:趣味體驗性、極限挑戰性以及自身教育性。首先,傳統體育教學注重老師的“教”,難逃簡單枯燥,而拓展訓練則是完全以學生為中心,由其自主去選擇和嘗試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從中鍛煉身體獲得體驗,大大提高了課程的多元性和趣味性。其次,學生選擇體育課程也是一次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的機會,由于拓展訓練的內容形式復雜,難度也更大,例如野外求生課中,學生們必須在有限的物品供給和資源條件下成功在陌生的山林中生存幾天,他們首先必須克服內心的心理恐懼,以及惡劣的生存環境帶來的重重困難,齊心協力完成艱難的訓練任務,通過這種全身心的投入不僅可以大大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磨練其心理意識品格,獲得挑戰自我帶來的成就感和激勵。最后,拓展訓練的一大特點即是它的自身教育性,老師為輔學生為主的拓展訓練模式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主觀能動性,遇到問題和困難獨立思考,合作解決,在玩樂中學習,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總結教訓,寓教于樂,提高臨場應變能力和團隊合作力,也體現出大學生的自身教育和全面發展的可貴。
二、拓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鍛煉學生身體素質
大學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強身健體,因此這也是拓展訓練最根本的作用。引入高難度的拓展訓練正迎合了教學的發展要求和師生的需要,類似野外訓練,爬山攀巖,跳水劃艇等項目都能有效調動人體肌肉關節和運動器官,既考驗肌肉耐力、爆發力又需要身體及四肢的靈活協調性,因此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大大鍛煉了學生的體魄,增強了身體素質。
(二)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身心健康既包括身體物理上的健康,也指心理、思想上的健康,這也是拓展訓練法起到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區別于傳統體育教學只教授的簡單體育運動,學生在拓展訓練中不僅可以在攀巖、跳水、賽艇等活動項目中強身健體,還可以通過完成野外求生,合力過橋等注重團隊配合和意志磨練的訓練任務中克服心理壓力和生理恐懼,勇敢挑戰困難,在不拋棄不放棄的堅持取勝后獲得自我突破的滿足感和自信心,同時培養敢于拼搏肯吃苦的堅韌品格,完善自我。除此之外,還能從與同學的團隊訓練中培養集體榮譽感和與人合作、溝通的能力,建立同伴之間的寶貴的友誼和信任,樂觀攜手共克難關,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鍛煉出更符合時代競爭發展需要的品質技能。通過讓學生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手段所收獲到的知識和經驗遠遠不止局限于大學體育的課堂,還能運用在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消除繁重課業學習帶來的緊張焦慮甚至是消極的負面情緒,以陽光健康的身心享受大學生活,提高個人能力和價值。當學生真正切實體會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諸多益處,就會想要主動地鍛煉,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和健康的飲食習慣,在課余的閑暇時光也不會浪費在上網打游戲、寢室睡覺等無意義的事情上,更有利于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材。
(三)激發學生潛能和創新思維
創新是當代社會的第一生產力,也是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重要要求之一,而拓展訓練即可以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為此起到重要作用。在學生完成冒險性和難度較高的戶外挑戰任務時,緊張高壓的環境往往能激發學生的身體和大腦潛能,發揮出自己平時難以達到的水平,例如在野外求生的項目中學生需要學會生火、制造器皿、搭建帳篷等,通過對這些有限生存資源的規劃和生存技能的掌握,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使思維活躍又不失嚴謹,開發不同于課堂上的創新能力。
(四)豐富教學內容,課程多樣化
在傳統的課程教學大體上已經不再符合現代高校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后,豐富多樣的體育教育課程成了改革的一大目標。拓展訓練方法的引進其本身也就為大學體育課程設置提供了更多更有趣的運動項目,多種冒險類挑戰類競技類的內容供學生選擇,因地制宜的活動設計也能夠使學校的器械設施等體育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如在校內設計關卡的定向越野或校外的叢林生存探險等,體育場地范圍也得到了擴大。拓展訓練的方法應用不僅使學生獲益,也克服了大學體育教學的單調性和局限性,讓高校課程更加豐富多樣,為廣泛師生所接受,教學效果當然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拓展訓練的應用也從根本上深化了大學體育教學事業的改革,對于那些無法“言傳”只能“身教”的教學內容做了很好地補充,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同時使課堂與戶外有機結合,改變了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減輕了老師的教學壓力卻增強了教學質量,在完善教育體制體系的同時不斷尋求改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也體現了我國體育教育正在突破性地蓬勃發展,努力實現“快樂體育”的大目標。
三、拓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學應用的問題和建議
盡管拓展訓練已經在我國的不少高校中得到了引進和應用,但由于該方法在大學的實施尚處在初級的發展階段,還不成熟,因此存在著一些不足急需改進。例如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安全管理不夠完善、高校設施經費不足,課程設計欠缺等一系列問題,在此對具體問題思考相應的可行性建議。
首先,針對大學的體育教學經費不足和師資力量不強的情況,高校應該重視大學生的體育課程教育,加大資金投入,配備更完善的體育設施和專業教師,建設更強大的師資隊伍。高校可以通過外聘專家或組織教師海外培訓等途徑學習拓展訓練教學的相關知識,吸納外國的先進教學思想并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教育技能,改變理念,從傳統的教學模式順利過渡到新興的拓展訓練法的應用,才能使體育課的結構設計更科學合理,內容更豐富多彩,充分發揮新方法的優勢;其次,學生的人身安全應該放在體育教學實施的首位,而拓展訓練法的大多運動項目都是較為激烈和冒險的,因此在實踐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掉以輕心,戶外訓練可以在搭建好設施的露天操場,水上訓練可以在校游泳館,而對環境有要求的野外活動如攀巖、射擊、渡河等則需要教師提前進行實地考察,排除訓練場地的危險因素,聯合專人為場地布置的運動設施進行質量檢查,再在學生上課活動之前向其說明安全知識和注意事項,全程嚴格監督,規范指導,并準備好急救醫藥箱等物品以防意外突發等等。只有在應用中用心完善拓展訓練法的各方面,才能使其充分發揮重要作用,讓學生能在安全的環境中享受鍛煉的樂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拓展訓練作為一種現代的新興體育教學方法,是當今高校體育教育模式的新突破,也是符合教育人性化、個性化的教學發展需要的重要改革。它極大地豐富了體育教學形式,將課堂與戶外,素質教育與體能鍛煉有機結合,挖掘學生潛力,培養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綜合素養,從而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學質量,為大學體育教學做出了積極重大的貢獻,相信通過日后教學工作的不斷改善,拓展訓練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全面造福學生及高校體育教育事業。
參考文獻:
[1]李寧.大學野外生存生活課程開設必要性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3(02).
[2]丁振賓.解析拓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發展趨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5(9):110-112.
[3]賈衛華.淺談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S3):104-107.
[4]宗有智,常同禮,秦翌雨.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教學探究[J].價值工程,2014(7):88-90.
[5]史新闖.關于河南省高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實施《武術類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5.
[6]李好君.影響高校體育課程拓展訓練的因素及其解決對策[J].梧州學院學報,2015(3):122-123.
(作者單位:湖南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