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智杰
摘要:網球運動已經逐漸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第二大球類運動,如此受追捧的運動也越來越受到眾多研究學者及專業教練、運動員的關注,尤其是發球技巧作為其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已經成為網球事業研究的重點方向。本文從多方面多角度解析目前已有的科研成果,為今后的探索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體育運動;網球;發球;技巧
網球運動歷史源遠流長,是一項深受人們喜愛的球類運動,在世界各類球類運動中排名第二。網球作為一種對抗性球技運動,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耐力,還有對抗雙方的心理、戰術、技巧等等。尤其在競技場上每一分的成績都來之不易,都是雙方選手一球一球打出來的,而發球作為每場競技的開始動作,不僅標志著一場競技運動的開始,更是評判一個網球運動員的競技水平的重要依據。先發球的一方享有“先發制人”的優勢,一開局就利用力量,旋轉球,較偏遠的接球點等發球技巧為對手設置障礙,更有能力者可以憑借發球就能得分,為自己爭取整場比賽的主動權。因此,掌握好發球技巧是每個網球運動員必備的專業修養,也是贏得比賽的重要保障。
一、全面解析網球發球這一動作
網球發球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實際上它是由四個環節相互協調在一起完成的。戰術,技巧,心理,體力四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網球發球本身是一種肢體動作,延伸出來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戰術,對運動員的個人體能要求更是一種考驗。所以說發球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全面結合四個環節,把四個環節研究透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提高個人網球發球技術。
部分研究人員專門對心理環節做了深刻研究,研究表明心理活動在競技比賽中起著決定性因素。影響賽事的因素很多,例如:賽事規模,教練態度,賽場規則,對手狀態,個人體能,裁判的裁決、心情等等好多因素都需要運動員自己通過心理分析,心理暗示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然后才能更好的去完成比賽,尤其是比賽開始時的狀態更是正常賽事的關鍵。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心理分析在正常比賽起到的關鍵作用,提醒運動員要控制好個人情緒,調整好狀態,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水平,進而最終取得好成績。
網球發球的四個環節落實到人體的身體運動又可以分為六個動作:準備發球動作,發球運動員要由球與拍分離的心里準備;拋球動作,通過手腕力量把球與拍進行分離;正式發球,依據自己掌握的發球技巧通過心理分析選擇合適的發球方式;中間過渡階段,球發給對方之后,發球人員合理調整自己的體位,為下一步的接球動作做準備;接球預備動作,首先要有一個心理分析過程,分析對方打過來的球的曲線,進而確定合適的接球體位;接球動作執行,確定好接球體位之后,調整自己的狀態,開始接球。以上就是一個完整的雙方接打球的一個過程。中間過渡過程一般有兩種過渡方式,一種是上移動前腳,將前腳重心向內轉移;另外一種是后腳不動作,保持身體原有的平衡度。前者的優點是增強發球力度,但容易重心不穩,導致發球質量降低;后者則是重心保持原有的穩重,發球質量不受影響,但發球力度容易減弱。
二、利用統計學研究網球發球技術
每場賽事后的數據統計也變得非常重要,所以致力于網球研究的學者又開始了對運動員專業技巧運用能力的研究。利用科學的軟件分析運動員賽后的比賽成績,可以精確的計算出運動員的發球命中率,贏球率,降落點等,進而判斷出運動員對技巧的掌握能力,從中找出不足之處,改善訓練方案,最終幫助運動員提高發球技能。
三、利用科學研究網球發球技術
經濟的發展帶動科技的進步,現代網球發球技術可以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來進行分析演示。運用先進的技術軟件模擬并研究生物自然界存在的物理曲線,從中發現更加適合發球技術的科學理論,運用到實際的訓練當中 ,從而達到提高網球發球技術的目的,由此可見,科學的發展能夠帶動網球技術的進步。
事實上,許多研究學者早已開始運用用科技手段研究發球技術的研究,并且已經成功利用現代高科技軟件,通過物理力學,生物成像原理等來研究網球的發球技術。國內的研究學者通過軟件,把國內專業運動員發球技術的統計數據與業余選手做了對比研究,通過對比,研究人員向網球運動員生動形象的展示了訓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訓練過程中哪部分需要發力,哪部分應該收縮,一目了然,記憶深刻。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各類測試軟件層出不窮,所以也給網球發球技術發研究帶來了很多新的契機,尤其是從二維到三維的跨時代進步更是使發球技術的研究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國內著名的網球研究學者——嚴波濤利用立體三維攝像技術,發現了導致運動員擊球不連貫的最主要因素——連續擊打形成的拋物線曲線差別較大,導致每次網球的落點也不一樣。曲峰等其他學者同樣利用三維立體攝像,分析了人體進行網球發球動作時的手、腕、肘關節的運動特征,并提出了建設性建議。依據物理學力學理論從發球角度進行研究分析,也是眾多學者研究的方向之一,此項研究科學形象的為大家闡述了由角度差產生的變向發球理念及運動規律,為旋轉發球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綜上所述,我國網球發球技術的研究已經非常普遍,而且取得了重大成果,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陶志翔.持拍隔網對抗向群那字單人項目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
[2]王希升,王亞乓.網球打法與戰術[M].北京:人們體育出版社,2001.
[3]陳海春.網球發球動作的生物力學與解剖學分析[J].福建體育科技,1998,17(5):50-51.
(作者單位:九江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