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弟
(四川會理鉛鋅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會理615100)
山黧豆,是一種栽培歷史悠久的豆類飼料作物,一年生,盛產于印度、歐洲、非洲及亞洲東部。我國所產山黧豆是從國外引種,分布于甘肅、陜西、新疆等地。山黧豆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耐寒、耐旱,在干旱年間其它豆類及谷物作物都欠收時,它仍能維持較高的產量,而且山黧豆營養豐富,種子中蛋白含量高達26%~30%,蛋白水解產物含17種主要氨基酸,特別適合我國西北干旱地區種植。但是,有記載稱,過多食用會引起山黧豆中毒:主要癥狀為尿頻,下肢無力,足跟不易抬起,再度發展即可發生下肢癱瘓[1]。山黧豆中含有的一種非蛋白質氨基酸,β-草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β-ODAP)[2]是山黧豆引起中毒的成分,妨礙了山黧豆的推廣和種植。因此研究和建立快速,準確,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的分析方法非常重要。
目前,國內外學者已經在β-ODAP的分離鑒定、化學及生物合成、分析方法、毒理學,代謝機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3]。β-ODAP的分析方法很多,如以前的紙層析法[4],薄層層析法[5],鄰苯二甲醛法以及最近的高效液相色譜法等[6]。
參照三七素的測定方法[7],用預冷研磨獨特的冷凍抽提技術進行樣品的預處理,用乙腈和HAc-Na Ac緩沖溶液作流動相,等度洗脫,目標峰分離度高,峰形好,且使β-ODAP目標峰最先出峰(t=3.62 min),使樣品的分析時間大大縮短,有利于大量樣品的分析。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Luna-C18色譜柱(4.6 mm×250 mm,5μm);電熱恒溫水浴鍋(H H.S21-Ni6),真空干燥箱(D2F-6021),電子天平(FA2204B),冷凍離心機(TGL-20M,高速臺式),全自動新型鼓風干燥箱(ZRD-7080)。
2,4-二硝基氟苯(分析純),乙腈(色譜純),冰醋酸、碳酸氫鈉、無水乙酸鈉、無水磷酸氫二鈉、無水磷酸二氫鉀,山黧豆。
色譜柱[Luna-C18(4.6 mm×250 mm,5μm)],流動相[乙腈∶HAc-Na Ac緩沖溶液(17∶83)]),柱溫(40℃),檢測波長(360 nm),流速(1.00 mL/min),進樣量為20μL。
Na HCO3溶液(0.5 mol/L),2,4-二硝基氟苯的溶液(FDNB,10.0 mg/mL),標準樣品溶液(1 mg/m L),磷酸鹽緩沖溶液,HAc-Na Ac緩沖溶液。
稱取山黧豆的種子、根、莖、葉各1 g(精確至0.001 g平行3份),放置于-40℃的冰箱中冷凍保存。取出用在-20℃冰箱中冷凍過的研缽研磨,然后分別加入適量石英砂和7.0 m L乙醇(30%)作為抽提液,研至均勻后靜置3 min。
取其上清液1.0 m L置離心管中于-4℃下冷凍離心15 min。將上述樣品置于65℃恒溫真空干燥28 h,全部烘干。向樣品中加入0.1 m L Na HCO3溶液,震蕩,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0.1 m L FDNB溶液,在60℃恒溫水浴中進行衍生反應,0.5 h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加入0.8 m L磷酸鹽緩沖溶液(PBS),用0.45μm的有機相濾頭過濾,取其濾液依次進行測定。
參考已有學者的研究成果[6],首先選擇了乙腈和H3PO4-KH2PO4緩沖溶液作為混合流動相,但是實驗條件不穩定,色譜峰峰形差,目標峰分離效果不好,并且流動相在溶劑瓶的濾頭處易結晶,形成堵塞。因此改用乙腈和HAc-Na Ac緩沖溶液作為混合流動相,獲得了較好的峰形且達到基線分離,故實驗采用乙腈和HAc-Na Ac緩沖溶液作為混合流動相。實驗中流動相乙腈∶HAc-Na Ac緩沖溶液配比定為17∶83。
在衍生實驗中,FDNB加入量隨分析物的種類和濃度不同而不同,參照已有實驗條件[7]和初步實驗的基礎上,選擇了2,4-二硝基氟苯(FDNB)作為衍生試劑,圖1是衍生試劑FDNB衍生后的色譜圖。實驗發現,衍生配比在1∶1~1∶15時,色譜峰峰面積呈現顯著增大的趨勢;在1∶15~1∶30時,色譜峰峰面積變化不顯著。圖2、圖3、圖4是β-ODAP與FDNB配比分別為1∶12、1∶15、1∶18的色譜圖,從圖2和圖4對比可知,隨著FDNB濃度增大,峰面積有所增加,但都有雜峰。故實驗選擇1∶15的衍生試劑配比。

圖1 衍生劑FDNB的HPLC圖Figure 1 HPLC chromatogram of derivative agent FDNB.

圖2 β-ODAP與FDNB的配比為1∶12的HPLC圖Figure 2 HPLC chromatogram ofβ-ODAP ratio of 1∶12 with FDNB.

圖3 β-ODAP與FDNB的配比為1∶15的HPLC圖Figure 3 HPLC chromatogram ofβ-ODAP ratio of 1∶15 with FDNB.
在選定的色譜條件下,β-ODAP色譜峰的峰面積與其濃度在0.007~1.000 mg/m L范圍內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結果列于表1。校準方程為y=5 164x+167.74,相關系數R2=0.993 9,根據所測結果,繪制校準曲線如圖5所示。
在選定的色譜條件下,對山黧豆的不同部位進行測定,結果列于表2和表3。

圖4 β-ODAP與FDNB的配比為1∶18的HPLC圖Figure 4 HPLC chromatogram ofβ-ODAP ratio of 1∶18 with FDNB.

表1 β-ODAP標準溶液的測定結果Table 1 β-ODAP measurement result of the standard products

圖5 β-ODAP含量與峰面積線性關系Figure 5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of the β-ODAP content and the peak area.
由表3可知,山黧豆不同部位中種子的β-ODAP含量最高。
取β-ODAP標準樣品(0.70 mg/m L)衍生溶液重復進樣5次,測β-ODAP濃度,計算RSD值,平均回收率(表4)。

表2 山黧豆不同部位中β-ODAP的保留時間和峰面積Table 2 The retention time and peak area ofβ-ODAP in different parts of Lathyrus

表3 山黧豆不同部位中β-ODAP的含量Table 3 The content ofβ-ODAP in different parts of Lathyrus

表4 精密度與準確度實驗Table 4 Results of precision test
由表4可知測定山黧豆中β-ODAP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6%,即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為99.0%,即準確度良好。
通過實驗可知,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β-ODAP具有操作簡單、精密度好、選擇性好,無需其它輔助設備等優點,完全符合氨基酸的分析要求。另外,本法采用2,4-二硝基氟苯(FDNB)作為衍生試劑,保證衍生物有足夠的穩定性,無需快速進樣檢測,尤其是可應用于水相檢測,還可應用于其它氨基酸的檢測和分析中。
[1]覃新程,李志孝,王亞馥.山黧豆及其神經毒素(ODAP)的研究進展[J].生命科學(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2000,12(2):52-56.
[2]嚴則義,邢更妹,王崇英,等.家山黧豆及其毒素ODAP的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Northwest Journal of Botany),2004,24(5):911-920.
[3]嚴則義.山黧豆毒素ODAP與草酸的測定方法及其代謝關系的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04.16-30.
[4]李志孝,蔡文濤.山黛豆毒素—BOAA紙層析掃描測定[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1986,22(2):76-80.
[5]焦成瑾,楊玲娟,雷新有,等.山黧豆毒素的薄層分離[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Amino Acids and Biotic Resources),2007,29(4):76-80.
[6]張海霞,劉滿倉,靳小舜,等.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測定山黧豆毒素β-ODAP[J].分析化學研究簡報(Chinese Journal Anaytical Chemistry),2006,34(1):100-102.
[7]楊玲娟,高二全,焦成瑾.柱前衍生HPLC法測定三七中的三七素[J].資源開發與市場(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rket),2015,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