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紅 張其強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高校體育院系是培養體育人才的搖籃。在我國實施振興教育計劃行動的今天,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大量擴招,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規模大量增加。根據調查,截止到 2017 年我國高等體育院校設有體育教育專業的院校 200 余所,但是體育教育專業性比較強,就業選擇面窄,再加上需求量小等問題,尤其是近幾年,全國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數量滿足不了體育人才數量的增長,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地區幾乎處于飽和狀態,因此畢業生就業壓力非常大,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就業是每個同學都要面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會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健美操專業絕大多數畢業生對就業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很清楚的;在46份有效問卷中有8.7%的同學人認為目前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就業難,91.3%同學的人認為形勢正常。看來我專業許多同學對這一問題沒有偏離現實。就業形勢的嚴峻會迫使同學們在大學里努力的學習知識,嚴峻的形勢也是同學們學習的壓力。所以,認清形勢將會幫助同學們更好就業。
想要在工作崗位立足,必須要有一技之長,而專項學習就是在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所以學好專項是立足社會的第一步,專項水平的高低也成為現在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衡量標準。畢業生中78.3%對所學專業滿意,也對專業感興趣,21.7%畢業生對所學專項比較滿意,覺得所學專業一般,在工作有一定的作用。21.7%的學生認為有通過學生自身能力較好,78.3%學生認為能力一般,能力是求職過程中的鑒定石,能力的高低是在單位較好發展的因素之一;60.9%的畢業生對學校健美操專業教學安排持滿意態度。
現有的工作情況是對該畢業生專業能力、綜合能力的體現。據調查,52.2%的畢業生從事工作與所學專業對口,30.4%的畢業生從事的工作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工資的差距也是比較大的,30.4%的畢業生工資在3000-5000元,34.8%的畢業生工資在5000-8000,還有21.7%的畢業生工資在8000-12000元之間。有的學生選擇繼續從事本專業,堅守崗位,有的愿意挑戰自己,從事新的行業,走新的路。薪資是對工作者能力的回報,高的工資更吸引畢業生,但是也是能力的體現。
1.就業動機
大學生的就業動機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其分別影響著大學生的職業選擇。
①謀生型,在當今的社會經濟體制下,勞動依然是人的謀生手段,通過從事某種職業而獲得維持生活的經濟收人,這是最普遍的就業動動機支配下,學生擇業考慮的第一因素就是經濟收人水平和福利的高低。
②創業型,大學生希望獲得事業的成功,在創業中展示才華,取得成就。在這種就業動機支配下,大學生擇業考慮的第一因素是,職業是否具備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各種條件。
③貢獻型,一部分大學生的職業理想是做一個對社會、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在這種就業動機支配下,大學生擇業考慮的第一因索是社會的需要,當社會需要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他們會把社會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2.影響就業的因素
就業是民生之本,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每一個“社會人”,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轉型期,經濟結構在不斷調整升級,社會結構在發生深刻變革,社會經濟在發展的同時,也對勞動力提出了更高的職業要求,就業形勢較為嚴峻,就業問題已成為國人最為關注的重大問題之一。如何破解就業問題,緊迫地擺在了政府、社會和每個社會人的面前。經過調查可以看出,學校知名度占了總數的34.7%,在求職過程中,學校的知名度是影響就業的重大因素;其次就是實踐和工作經驗,在前面表3提及,100%的畢業生參與過實習,所以實踐和工作經驗是關鍵,在表10中有30.6%畢業生選擇實踐和工作經驗;然后下來就是專業知識,在初始和復試過程中,都會要求對專業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在此表中有26.0%畢業生選擇專業知識;有13.0%畢業生選擇溝通表達能力。
1.目前的就業單位
我國組織機構分類上有好幾類,但畢業生就業的主要組織機構不外乎三大類,即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其他國家單位就是部隊、學校及科研研究所,另外就是自主創業。有43.5%的畢業生目前的就業單位是學校及科研研究所,這說明有43.5%的畢業生選擇的是對口崗位;有26.1%的畢業生目前的工作單位是在民營企業;有13.0%畢業生目前工作崗位在國有企業;只有僅僅4.4%畢業生是自主創業。
2.對現有職業的滿意程度
職業是參與社會分工,利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能,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獲取合理報酬,作為物質生活來源,并滿足精神需求的工作。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職業,有許多因素的限制。這里我們所能做到的是,從跳槽率、發展機會、自我認知、工資福利、工作適合度、工作條件、工作價值感、組織氣氛、人際關系、工作認同感等方面確認你對你目前的職業是否滿意。47.8%畢業生對現有職業持滿意態度,這也說明這47.8%的畢業生對現有的工作環境、薪資待遇都持滿意態度;有52.2%對現有的職業持比較滿意態度。
3.求職過程中的困擾
求職時產生以上困惑的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技能層面的問題,由于自身技能或經驗缺乏而遇到的求職困惑;一是方法層面的,如面試技巧、信息不暢通等;一個是心理層面的。比如屢受求職挫折導致對求職的恐懼等;一個是社會層面,如社會關系等其他。在求職過程中39.1%認為缺乏實踐和工作經驗是困擾自己的的最大問題,而26.1%認為他們缺乏社會關系,21.8%認為是其他因素的影響,13.0%認為是專業不對口的影響,但沒有同學認為不公平的競爭對工作有影響。
1.目前健美操畢業生就業形勢有點嚴峻,但相對于其他較低學歷的人群要容易。
2.在求職過程中最困擾畢業生的是實踐工作經驗和缺乏社會關系。
3.大部分畢業生對現有的職業都感到滿意,職業崗位較多的還是在學校和私營企業。
4.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結構上與人才市場的需求存在脫節,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1.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專項能力的培養,加強對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的改善。
2.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做到培養過程和社會需要結合。
3.不僅要引導學生有正確的擇業觀,還要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讓學生逐步適應社會,最后步入社會。
[1]王光炎.湖北民族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項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2.
[2]劉丙權.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項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