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熙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舞蹈作為新興文化產物,近十年來也在全國各地迅速崛起,不斷的受到青少年的青睞與追捧,其自身所具有的健身價值、藝術價值、娛樂價值對大學生有著極強的誘惑力。尤其是在各地校園以及其周邊環境中,有需必有求與此同時各式各樣的培訓機構也宛若雨后春筍一般大量涌現用其不同的途徑與方式大力宣揚自己的工作室來吸引學生眼球實現公司盈利。
舞蹈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對于控制體重、減肥、改善身體形態、提高協調性和韻律感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預防疾病和緩解人的精神壓力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同樣的在大學校園中舞蹈類項目也以公選課及校社團形式存在使得大學生的文藝修養和健康身體素質得到相對程度的提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個性、增強自信心,塑造學生內在氣質素養。舞蹈是高校體育運動很好的項目之一,是值得推廣的一項體育運動。
本文運用網上問卷調查法對武漢市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武漢體育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著名高校的97名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學習舞蹈的男女比例為23.7%比76.3%,因為大部分女生天生協調性韻律感比男生要好一些也就必然導致這樣的差距,而通過我的深入采訪了解到大部分男生其實對舞蹈是比較感興趣的只是覺得跳起來比較別扭會被異性嘲笑而放棄;這從側面表示可以對舞蹈培訓機構的傳統模式進行大膽創新改革提出指導性建議----專門招收男性學員開班從基礎開始教學,開展男性舞蹈基礎班。既然以前沒有專門的男性培訓班那么只要著手宣傳一定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舞蹈是一個很大的類別它包括社交舞、標準舞、佛朗明哥舞、踢踏舞、芭蕾舞、肚皮舞、有氧舞蹈、民族舞蹈、街舞、方塊舞、現代舞、爵士舞、鋼管舞、土風舞等等。就舞蹈目前的發展趨勢社交舞蹈、民族舞蹈、國際標準舞蹈、街舞、有氧舞蹈、爵士舞蹈、現代舞蹈是比較流行的幾個種類;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4%的大學生對街舞比較感興趣其次啦啦操占45%有氧操占41%而對民族舞和拉丁舞以及交際舞的選擇比較少。
但是市場供給一旦大于市場需求必然導致競爭和淘汰,這同樣也是很多的舞蹈培訓機構、健身房、俱樂部公開競爭如此激烈的原因。此次調查研究數據統計顯示59%的同學剛入門比較基礎,35%的同學正在進修努力學習中,6%的同學已經是大神級別。并且32%的同學已經開始代課了這也體現經濟學中用短期投資換取長期收益,28%的同學有當舞蹈老師和教練的想法而40%的同學苦于沒有當老師的機會,這表明類似于國家教練職業培訓的培訓教練員的機構應該著手培訓更加專業的舞蹈師并且提供相應教學機會而不是簡單停在表面只注重娛樂放松。如果想要長期發展在當今這個競爭力如此之強,效仿能力如此之強的社會更體現創新意識的重要性。
同學們在單純的課程的選擇方面促進健康類占70%;娛樂交往占65%;完美塑形63%;高效燃脂50%;其他課程類型占16%。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大部分人比較注重提高協調性和韻律感、愉悅身心、自身能力展示、演出表現機會課堂氛圍、老師的教學能力要求分別由高到低差距不大。另外有70%的同學認為舞蹈的學習過程中能有效地緩解他們的精神壓力;56%的同學認為學習舞蹈能有效地幫助他們緩解疲勞;54%的認為能夠提高免疫力;49%的認為能促進睡眠。因為隨著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轉變,大學生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壓力也逐漸增加,各種疾病低齡化的產生,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得他們更加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作為一個體育生我也深知體育運動對現代大學生發展的優勢。他們在對于舞蹈未來規劃上想要更專業的指導、學習教學經驗學以致用、多運動多出汗等方面的需求差距不大分別是58%、55%、49%,對于促進交往和人脈圈只占37%。拋開自己的主觀層面談談對舞蹈學習這件事的社會支持度和親戚朋友的認可度:在朋友中94%的小伙伴都很支持很羨慕都在贊揚僅僅6%的朋友會認為很無趣。在家人眼中90%以上都很支持學習舞蹈這件事或者選擇相信孩子,只有10%的家長會認為這是一件浪費錢的事;隨著跟蹤采訪和回訪的深入進行了解到99%同學都認為父母和社會支持對于他們來說很重要只有一位同學十分有個性不顧家人反對學習舞蹈已經六年。
在選擇舞蹈的學習方式上70%的同學認為團操課程更合適因為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更加實惠而其他專業私教、大師課程、出國進修等都花銷太大,自學也沒有質量和動力,因此各大培訓機構也將主要精力放在團操多人課程上,但與此同時教師質量以及學員限制還有場地大小問題都不容忽視。對于培訓機構來說如何擴大生源是最重要的問題,而數據表明近63%的同學是通過身邊朋友的帶動了解到舞蹈并投入學習占絕大部分;通過視頻和電視等媒體了解到舞蹈的占到37%;通過現場演出發傳單的形式的占31%;通過廣告宣傳、微信朋友圈或其他方式了解到舞蹈的分別占26%、25%、28%。因此大部分舞蹈培訓機構、工作室用學員推薦學員拿提成的方法等一系列實行獎勵制的方法都比較奏效。
(1)教練員因素:烏魯木齊市的教練員帶動了體育舞蹈的發展,也不斷的影響著烏魯木齊的體育舞蹈進步,要與時俱進、要發展,這就出現了教練員男女比例失調,教學方式不合理,文化層次偏低;任職情況也不樂觀,兼職多余專職,教練員主體專業背景不強,教練員整體上從業年限較短,教練員的教師技術等級水平較低現象。(2)參與培訓學員因素:雖然近年來學員在不斷良性增加,而且比例之大、速度之快,但學員的性別比例失衡,男學員嚴重偏少;沒有固定舞伴;年齡結構主要集中在6-12歲,年齡偏小;學習時間短、練習次數少;參加培訓時間主要是1-2年;參賽機會少;體育舞蹈學員動機不足,大多數只是一般水平。(3)培訓機構場地都是這些培訓機構都是在無政府支持和無企業投資的情況下,由下崗的體育舞蹈愛好者、體育舞蹈專業院校學生和業余體育舞蹈學生愛好者自辦經營。就出現了場地器材不足,硬件設施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舞蹈的開展和推廣。此次研究深刻剖析現代大學生喜愛的舞蹈類型以及選擇的原因為后期的培訓工作的開展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其指出現代大學生學習舞蹈或從事健身行業的目的性很強比如減肥減脂訓練、身材塑性訓練、身體形態訓練、韻律節奏感訓練,我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做其需要的針對性訓練。與此同時進一步了解到大學生有很強的意愿去當培訓師、團操教練。作為一名熱愛舞蹈并且擁有很多舞蹈經驗的體育生,我自己是擁有六年舞齡的舞蹈愛好者,其中街舞三年、啦啦操兩年、健美操一年;在街舞中主攻hiphop、powerjazz;freestyle為輔;啦啦操在華中師范大學校啦啦操隊中學習并多次出國比賽上中央電視臺;健美操為大學專項參加過很多大小型國內省級比賽,舞臺表現力比較強,參加過多次大型節目表演并參與排舞擁有相對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此同時廣泛交友結實各界各層次舞蹈愛好者。嘗試過很多不同類型的舞蹈風格并且對各種都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擁有豐富的舞臺經驗和教學經驗以及強大的全國人脈資源和雄厚的團隊實力。
以上統計的便是來自各個大學藝術團、舞蹈團、健身房、俱樂部以及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學員的數據。數據范圍相對于舞蹈圈來說更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此篇調研報告以舞蹈的學習經歷以及未來規劃展開,比較深層次地剖析了舞蹈愛好者學習舞蹈的動機順應市場需求也就此展開對舞蹈培訓機構的期望與建議。
[1]王斌.體育心理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23.
[2]周海.體育舞蹈愛好者綜合素質提高方法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2012,S1.
[3]夏彩容.淺談成都市社區健身舞蹈的開展現狀[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