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南
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醫院骨科,陜西商洛 726100
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觀察
田浩南
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醫院骨科,陜西商洛 726100
目的分析探討足骨骨折患者采取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該院骨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足部骨折患者50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鋼絲內固定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中痊愈18例,痊愈率為72.0%。觀察組中痊愈24例,痊愈率為96.0%,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0%(1/25),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4.0%(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足部骨折患者采取常規內固定治療很容易發生骨折片移位,而采取微型鈦板內固定能夠有效的避免患者的骨折片移位,同時也有效的避免了感染的發生,是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所以微型鈦板內固定適合在足部骨折的臨床治療中應用。
足部骨折;微型鈦板內固定;鋼絲內固定
足骨的組成包括跗骨、跖骨以及趾骨組成。多數經關節的足部骨折是由軸向暴力所導致的,而距骨骨折由暴力下壓跟骨產生骨折,而跟骨由一側較薄的皮質骨殼構成,所以較易產生骨折。導致關節外足部骨折的主要原因是扭轉暴力,特別是在前突、內側突或載距突骨折中,扭轉暴力是導致骨折的直接原因[1]。因為足部骨折的種類較多,所以治療方法也較為復雜。在常規治療中,患者術后發生感染、骨折片移位、關節腫脹等情況較多。基于此,該文就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做研究,旨在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法,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該院收治的足部骨折患者50例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骨科收治的足部骨折患者50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患者25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8例,年齡為17~60 歲,平均年齡(36.4±2.6)歲,包括跖骨骨折 8 例,趾骨骨折10例,距骨骨折7例。觀察組患者25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10例,年齡為18~58歲,平均年齡(35.9±2.4)歲,包括跖骨骨折10例,趾骨骨折10例,距骨骨折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骨折原因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常規鋼絲內固定治療,觀察組采取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采取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在患者足踝上綁止血帶,應用C型切口,剝離骨膜。選擇合適的鈦板置入固定,同時在不同角度和平面進行鉆孔,上螺絲,常規縫合[2]。
①足部骨折治愈以患者能夠站立平穩行走為準,并且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患者骨折情況恢復良好。②觀察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時間以及并發癥情況。
該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5個月后,對患者治療情況進行評估,選取的25例患者均甲級痊愈。而根據觀察指標評定,對照組中痊愈18例,痊愈率為72.0%。觀察組中痊愈24例,痊愈率為96.0%,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0%(1/25),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4.0%(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中失血量(mL)骨折愈合時間(d)觀察組(n=25)對照組(n=25)t P 25.1±7.6 75.3±6.2 11.25<0.05 120.2±18.2 412.6±53.9 5.01<0.05 90.1±2.4 98.5±6.7 8.71<0.05
足部作為人體負擔體重、站立與行走的重要身體結構,同時也是人體易發骨折的常見部位。一旦出現足部骨折,勢必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且給患者帶來諸多的不便之處。因此在患者出現足部骨折的情況下,就需要對其給予有效的治療,并且認真做好患者的術后康復工作。但是在常規治療中,往往采取了不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法,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3]。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鈦合金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骨科治療當中,微型鈦板內固定一般應用于眶周、鼻眶篩、上頜骨等非支柱區域,而足骨組成也較為復雜,但是微型鈦板包括直型、L型、T型等多種樣式,可應用于不同部位的骨折當中,對于典型的骨折橫行、短斜型、以及粉碎性骨折都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4],另一方面,微型鈦板相較于傳統治療更為可靠,傳統克氏針固定后,患者骨折部位經常發生愈合不全以及感染等情況,而采取微型鈦板就可以避免或減少此類情況的發生。該文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中痊愈18例,痊愈率為72.0%。觀察組中痊愈24例,痊愈率為96.0%,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鈦板內固定與傳統內固定相比,手術操作更為簡單,對患者損傷較小,有精確、可靠的解剖固定,固定后患者足部不留瘢痕,還可避免損傷神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5]。該研究手術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0%(1/25),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4.0%(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鈦合金耐腐蝕性高,與人體骨組織和軟組織均有良好的相容性,可長期保留在體內,避免二次取出,這就減少了住院次數并且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足部骨折患者采取常規內固定治療很容易發生骨折片移位,而采取微型鈦板內固定能夠有效的避免患者的骨折片移位,同時也有效的避免了感染的發生,是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所以微型鈦板內固定適合在足部骨折的臨床治療中應用。
[1]胡永生.手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23(8):33-34.
[2]胡超,肖金剛,胡文健,等.頜間牽引釘聯合小型或微型鈦板內固定修復頜骨骨折 [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11):1610-1615.
[3]楊勇,李忠哲,劉坤,等.中節、近節指骨骨折微型鈦板側方固定的療效分析[J].中華骨科雜志,2016,36(20):1294-1301.
[4]劉文東,辛景義.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 Lisfranc損傷[J].中醫正骨,2016,28(10):52-54.
[5]曾飛躍,陳慧娟.不同材料在頜面部骨折內固定術中的臨床應用比較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9):85-86.
R683.4
A
1004-6569(2017)07(a)-0153-02
田浩南(1974-),男,陜西商洛人,大專,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脊柱四肢及關節骨折的治療。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