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新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和諧的校園環境是學生學習和生活所必需的環境,如果一個學校不能達到這個要求,就更談不上學生的高質量發展。一個學校能否持續發展、能否在未來不被社會所淘汰,關鍵在于學校能否符合日寸代發展要求。要做到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不但要做到硬件建設,還要優化軟件建設如師資力量和質量。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在不斷建立,學生會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如果沒有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就很容易造成學生走彎路、走極端。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優化校園管理模式、教學管理模式,建設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體系,保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講話提出教育強則國家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現如今,我國社會的發展正朝著社會主義和諧的方向努力發展,但在這條建設道路上,會面臨著許多復雜的問題,而這個艱巨的任務是需要各階層、各單位的共同建設來完成,其中的學校建設就是非常關鍵的。學校的建設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展,這些學生也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一份子,會影響到未來社會的發展。沒有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就沒有朝氣蓬勃、奮發圖強的國之棟梁,只有在保證學校教育正確的情況下,才能保證學生對未來社會做出貢獻。
習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對于初中校園建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學校應該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模式,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建設切合實際,又能達到多樣化教學目的教學體系。同時,還要保證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規律,為學生創造一個以人為本、溫暖健康的校園環境。除此之外,還需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保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構建和諧校園的措施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維護教育主體。一個學校要想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好教師隊伍的建設。教職工是學生的引導者,是學生航向標,他們關系著學生未來的發展,關系著學校建設質量,所以,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維護教育主體。首先要尊重教職工,維護教職工的權益,保證個人薪酬,賞罰分明,適當提高教師待遇,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教育積極性。其次,要選用高素質的教師,吸納優秀的教育人才,淘汰不合格的教職工,保證教學質量。除此之外,還要為他們提供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機會,學習應該多組織教職工在外培訓,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同時,學校還應提倡教師創建新的教育方法,不斷地引入新的思想和方法,讓他們能夠被認可,有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樣才能建設一支強有力、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開展多樣化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不能只有學業來充實自己的校園生活,應該有多樣化、豐富化文體活動來培養學生,讓學生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培養學生的自我判斷意識,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無論是團體活動,還是個人活動,都非常鍛煉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這是對學生自我能力的考察和團隊精神的培養。以輕松快樂的方式達到教學目的。如冬令營、夏令營、冬季越野長跑、球類運動項目、集體拉練等個人活動展現自我能力,也可以綁腿跑、集體攀巖等活動,接力賽可以增加接力人數等培養團隊精神。另外,要建設文藝范的校園環境,可以在課下開放廣播,播放積極向上的音樂,或者開展文藝比賽,培養學生的文藝素養。
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和管理制度。一個學校的經營管理必須要有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和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機制是需要教師、學生、學生家長、教育專家或社會知名人士共同組成的學校委員會和教代會、教職工大會、共青團等組織。這些管理機制的各項管理操作必須保證公開、公正、公平,讓學生和老師以主人公的姿態管理者學校,讓學生、老師和家長的建議能夠得到采用,并逐步完善管理機制。同時,學校的管理制度必須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建設,建設科學合理、賞罰分明的制度,對教師采用定期審核制度,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還要建立獎勵制度提高教師的積極性。保證學校制度契合教學實際,保證學校管理系統的正常進行。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的能力的前提。教師不能高高在上,這樣發現不了學生出現的問題,因該與學生主動及時地溝通,走到學生的生活里。而學生也需要正視自己,一旦出現問題應及時與老師溝通交流,如果出現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矛盾,應該當面調解,解決問題。同時,老師不會很全面的照顧到每一個同學,學生要體諒和理解老師。在學習和生活上,老師與學生互幫互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共同建設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根據以上提出的構建和諧校園的措施,學校應該做出相應的改革規劃,保證學校與時俱進,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建立起一個和諧的人際環境。學校只有在和諧中才能發展,也只有在發展中才會更加和諧。構建美好和諧校園,促進學校穩定發展是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更新教學理念,營造教書育人、崇尚科學的學術氛圍,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全校師生的精神境界,為推動學校持續穩定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北京市文匯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