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琴
摘要:高校作為我國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其是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體。民辦高校在我國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加強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在產學研用結合背景下提升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基于此,本文在概述產學研用結合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其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著重從科研管理工作重視度、科研管理激勵機制、研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高校與社會以及企業密切結合四方面提出了提升并優化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幾點對策,以期為進一步促進民辦高校科研水平以及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產學研用;民辦高校;科研管理
前言:一直以來,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關鍵都在于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產業學研結合作為民辦高校不斷改革和大力發展的重要方向,在產學研結合背景下,注重其科研管理工作是提高人才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1]。與此同時,民辦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其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完善,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也被提上安排日程而備受重視。由此可見,在產學研用結合背景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已經成為其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了論述。
一、產學研用結合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相關理論概述
(一)產學研用結合的內涵
“產學研用”作為一種合作系統項目工程,其中“產主要是指企業生產,即社會服務;“學”主要是指教學,即人才培養;“研”主要是指科學研究,即集基礎研究、學術研究以及來發應用為一體的研究,其主要通過“研”帶動“產”和“學”,進而實現為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用”主要是指實踐運用,即學以致用[2]。在民辦高校中,產學研用結合教育的應用,其主要是指在充分利用民辦高校、企業以及科研機構等教學環境和資源的基礎上,有效發揮各自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將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與企業生產和科研機構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教育形式[3]。
(二)產學研用結合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特征即作用
產學研用結合背景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與產學用結合時,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組織教師科研項目申報、任務組織協調、項目實施、結果統計以及歸檔等等[4]。另外,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還包括各種科研技術活動或會議的籌劃、成果的轉化、技術的咨詢以及社會服務協助等等。產學研結合的本質就是促進教育、科技以及產業經濟的有機結合[5]。因此,在產學研用結合背景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具體來說,產學研用結合主要有利于促進民辦高校與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展開深入的合作,從而促使民辦高校獲得較為先進的科技教育資源,同時還能夠進一步促進技術轉移以及成果轉化。由此可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產學研用結合背景下其更應給予高度的重視。
二、產學研用結合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民辦高校管理者對科研管理工作缺乏重視
現階段,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存在崗位兼職現象十分嚴重。其中,科研管理工作崗位大多是由辦公室主任、教學秘書以及個別專職教師兼任[6]。另外,民辦高校在配備專職科研秘書時,對其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只有連續幾年在科研經費方面大到一定數額時,才會予以配備。另外,科研管理崗位中的人員變動十分頻繁,這不僅導致科研管理工作不連貫,更影響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與此同時,科研管理工作者還身兼數職,其不僅任務繁重,且涉及面也比較廣,進而導致科研管理工作不到位。由此可見,產學研用結合背景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崗位兼職現象普遍,同時崗位人員配備過程中要求較高。而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則在于民辦高校管理者對于科研管理工作缺乏重視,進而導致其在科研管理工作的崗位投入水平較低。
(二)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鑒于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工作任務繁重且在提升自身業務水平方面存在投入不高以及科研成果不高等,進而導致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和創新性。與此同時,這在很大程度上就致使科研管理人員很難獲得職務晉升,同時也很難獲得較高的薪酬待遇。由此可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進而導致其不僅缺乏應用的工作激情,同時還缺乏較高的服務意識。另外,激勵機制的缺乏還導致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缺乏意識,進而導致其在管理工作中進處于低水平的維護式管理,從而嚴重制約了民辦高校科研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三)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完善
民辦高校科研管理人員由于其管理者并不重視該項工作,同時其也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進而導致其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由此可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民辦高校科研機構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尤其是在學科專業知識背景的科研管理人員。另外,缺乏相應的培訓和業務水平提高途徑,也是導致其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的另一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民辦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的投入方面也較少,進而導致其沒有相應的培訓,從而影響了其科研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在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的完善。
(四)民辦高校與企業和社會結合不緊密
現階段,我國部分民辦高校在與社會以及企業有機結合時,均存在融合度較低、科研成果充分應用程度較低以及合作力度不強等問題。而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則在于我國在評價科研成果時,主要是以論文數量、專利數量以及獲得經費和獎勵級別等進行評判的[7]。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導致其與社會去需求不符,與企業生產脫節,即可利用程度低,進而對經濟的發展的貢獻力也不高,進而更難以獲得企業的青睞。與此同時,校企合作過程中,科研開發項目由于存在利益分配以及風險承擔等爭議,進而更導致其在經費分配和使用方面存在問題,進而阻礙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和推進。
三、提升并優化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幾點對策
(一)民辦高校管理者加大對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視
在產學研用結合背景下,為進一步加強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應從民辦高校管理者入手,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民辦高校管理者重視并加大對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視,如通過設立專門的科研秘書崗位,以為從科研管理工作實處重視該項工作;第二,加大對科研管理工作的投入,以建立專業化、研究性且業務熟練的科研管理團隊,進而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第三,深化科研管理體制,在政策的引導下,降低科研管理工作人員配置的標準,以引進充實并壯大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的隊伍。
(二)民辦高校應注重建立科研管理激勵機制
鑒于民辦高校科研管理人員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進而影響其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因此,應注重建立科研管理激勵機制,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建立并健全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的考評機制,以促使科研管理工作人員能有晉升的平臺;例如,在產學研用結合下,搭建協同創新平臺,以促使其發揮各自優勢,為科研成果轉化提供支撐。第二,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如薪酬激勵制度的建立以及競爭激勵機制的應用等,以促使科研管理工作人員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是創新意識;第三,建立科學獎勵激勵機制,進而提升科研成果的應用價值;最后,建立與教學人員同等水平的晉升激勵機制,以促使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積極注重參加職稱評選,以提高其工作水平。
(三)注重完善并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為進一步提高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出發:第一,科研管理工作人員加強學習,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例如,科研管理工作人員通過加強業余時間的學習,熟練掌握并使用科研管理工作需要的信息化辦公軟件,以此為基礎,不斷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動態,并及時搜集相關信息,以為教師開展教研活動提供信息支持;第二,注重科研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如將民辦高校中科研管理的骨干選派到先進的研究機構或大學進行培訓或學習,以提高其綜合素質;最后,通過科技人員“一對一”幫扶或掛職等方式,為科研管理工作人員提供實際的鍛煉機會。
(四)加強民辦高校與社會以及企業的密切結合
產學研用結合作為社會發展的必然,因而民辦高校基于自身優勢的基礎上,與社會以及企業高度融合,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出發:第一,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和企業的聯系。例如,民辦高校可通過多種合作形式,如產學研用合作基地建設等,以改善民辦高校的科研條件;第二,開展貼近企業需求與發展的各種活動,以促使民辦高校科研與企業需求相符;第三,校企合作共同攻關科研項目,并促使高校與企業和贖回高度融合;最后,引導科研管理人員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或企業生產,以促使獲得鍛煉機會,同時還增強其對社會和企業的全面了解,進而促使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的科研成果能夠為企業和社會服務,同時也促使其科研成果的使用價值得到有效的提高。
結論:綜上所述,在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形勢下,民辦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大學排名的重要指標之一。由此可見,科研管理工作也應引發民辦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和關注。民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了人才,更為產學研用結合提供了較高的發展動力。然而,在產學研用結合背景下,我國部分民辦高校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解決,如民辦高校管理者對科研管理工作缺乏重視、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完善以及民辦高校與企業和社會結合不緊密等等。因此,未來還應更加注重這方面的完善力度和強度,以促使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進一步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
參考文獻:
[1]俞俊毅.產學研協同創新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機制探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5,12(10):18-19.
[2]汪克亮,何剛,程云鶴.基于產學研結合的高校經濟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19): 162-163.
[3]鐘勁松.基于產學研合作視角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J].財會通訊,2015,21(28):121-122.
[4]謝光華,萬瑤,吳泳思.基于產學研相結合的經濟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7,14(1):133-135.
[5]閆飛.文化大發展背景下產學研結合模式探索——以高校音樂院系為例[J].中國高校科技,2016,16(1):68-69.
[6]李春海,劉美婧.工科高校產學研背景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J].科技視界,2015,19(1):19-21.
[7]王超,崔星華.地方工科院校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6,24(1):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