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即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這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既是當前紀律檢查機關開展監督執紀問責的基本遵循,也是對各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以下簡稱《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于2017年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2017年1月20日發布實施。
第二十五條規定:經過初步核實,對存在嚴重違紀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應當立案審查。較《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第十四條“確有違紀事實,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應予立案”、第十六條“對檢舉、控告以及發現的黨員或黨組織的違紀問題,經初步核實,確有違紀事實,并需追究黨紀責任的,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辦理立案手續”)在文字表述上增加了“嚴重”二字。
因為這一變化,對規則出臺之后給予黨紀輕處分應該如伺處理,目前至少已經存在三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應當按照《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規定履行立案手續;一種認為應當按照《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規定履行立案手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不再需要立案審查。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主要的理由如下:
對于“嚴重違紀”的理解不應過于片面
從紀言紀語的使用情況來看。“嚴重違紀”雖然通常是指被審查人犯有嚴重錯誤,根據《黨紀處分條例》需要給予撤銷黨內職務以上處分。但“嚴重違紀”與“撤銷黨內職務以上處分”并非絕對的對應關系。“嚴重”兩字只是對“違紀”程度的描述,不能直接作為判斷給予黨紀處分檔次的依據。
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表述,《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將原來的“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調整成了“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事實上,這樣的變化早在《黨內監督條例》就已經明確了。《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第二十五條“存在嚴重違紀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重點應該落在“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這個部分,其對應的主要是第二十一條“問題輕微,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之規定,“嚴重違紀”更多地是相對于“問題輕微”而言。
2017年出臺的《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對應的處分依據主要是新修訂的《黨紀處分條例》,按照紀法分開、挺紀在前要求明確的新的六大紀律,不僅黨紀嚴于國法,還比以往任何時候的紀律要求都更嚴格。因此,在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紀底線標準的當前,將“確有違紀事實,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這一表述調整為“存在嚴重違紀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只是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并沒有提高立案的“門檻”,甚至應該還降低了立案審查“門檻”。
根據黨紀處分的輕重來選擇前期程序存在執行困難
從監督執紀實務層面來看,被審查人違犯《黨紀處分條例》某一個條款,按規定給予的處分可以是輕處分,也可以是重處分。如《黨紀處分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二款、第四十六條第二款、第五十二條、五十三條等條款,都是規定“給予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面對這種情況,就必須由審查組、審理組等工作人員根據被審查人的現實表現來決定從重還是從輕。即使經初步核實,被審查人違犯黨紀按照規定應該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根據《黨紀處分條例》減輕或者加重處分的規定,其結果又有變化的可能。
因此,未經立案審查和審理等程序,任何人都不能夠直接準確判斷最終的處分檔次。以需要給予輕處分或是重處分的結果來區分立不立案或者立案手續適用《案件檢查工作條例》還是《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規定,在實務操作過程中明顯是行不通的。
“立案”與“立案審查”應該是新舊稱呼的關系
王岐山同志在《關于(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說明》已經講得很清楚,“堅持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強化監督制衡和剛性約束”,是《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起草的原則之一。《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只是在每一個環節找準風險點,扎緊制度的籠子,以減少個人或者某個部門的自由裁量空間。追究黨紀責任,紀檢機關早就已經有了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規范程序。對違紀黨員給予黨紀輕處分,之前的規定是必須經過立案與審理等程序,旨在健全監督執紀規程的《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出臺之后,當然就更沒有理由不經立案審查與審理等程序。同時,規則稿起草主要是整合監督執紀相關制度,制定一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工作規則。
正如黨十八大以后,中央紀委把“辦案”改叫“紀律審查”,把“案件室”改稱“紀檢監察室”,把“案件線索”規范為“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名稱的改變是為了適應新形勢,也是為了更加強調紀檢機關執紀審查的政治屬性。《監督執紀工作規則》這次應該是把《案件檢查工作條例》規定的“立案”改稱為“立案審查”并加以規范,而不是在原有“立案”的程序上新增“立案審查”。
綜上所述,《監督執紀工作過則》出臺以后,無論是給予輕處分還是重處分,甚至是免予處分,只要是實施黨紀處分,都應該按照《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規定履行立案手續,對違紀黨員進行紀律審查,促使其深刻反省,認識并改正錯誤。
(作者單位:內蒙古大興安嶺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紀委信訪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