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慶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來的。這里的關鍵,就是始終注重抓落實。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針、政策、措施也會落空,再偉大的目標任務也實現不了。”[1]正確的決策形成之后,關鍵在于落實。沒有落實,再好的決策也是一句空話。抓落實是領導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抓落實的過程,就是實現決策目標的過程,是一個由認識世界到改造世界的過程。考察、評價一個領導干部,不僅要看他說了些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些什么;不僅要看他的決策水平,更要看他的落實能力。能不能把上級的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落實到位,是對一個領導干部最現實、最直接的考驗。
1.抓落實,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對領導干部來說,責任意識體現的是黨性、是覺悟、是境界,是一種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責任意識是一心一意想把事情做好的強烈愿望,有了這種強烈的愿望,就可以為抓好工作落實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責任意識是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追求,有了這種追求,就會在其位、謀其政,時時把工作放在心上、把落實抓在手上,即使在能力和水平上稍有欠缺,同樣也能把事情做好。相反,一個領導干部如果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不能時時刻刻想著工作,不能時時刻刻去抓落實,那么,在工作中,就會忽視落實,就會只唱高調、不管實效;就會見到風險躲著走,見到矛盾繞著走,見到困難往回走;就會喊得兇、抓得松。落實,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2.抓落實,必須要有務實的工作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風,敗也在干部作風;一個地方的事業,興在干部作風,衰也在干部作風。”[2]相對于決策而言,落實是一個持續的、不間斷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過硬的素質和能力,需要過人的智慧和勇氣,還需要鍥而不舍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要有務實的作風。一方面,要端正態度,解決“想落實”的問題。抓好工作落實,領導干部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政績觀。領導干部抓每一項工作,都是為了要那個實實在在的結果,而非那個轟轟烈烈的過程。要把個人的成長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系起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眼前的工作,不能把工作出發點放在出名圖利、創造所謂“政績”上,更不能做嘩眾取寵,做華而不實的表面文章。只有這樣才能吃得下苦,靜得下心,主動靠前,深入一線,耐得住磨煉,受得了委屈,真正做到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另一方面,要轉變作風,解決“敢落實”的問題。在工作落實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還會受到人情世故、個人利益、小團體利益的糾纏。如果回避矛盾,畏懼不前,甚至敷衍了事,抓落實必然會落空。因此,抓好工作落實必須“敢”字當頭,在困難、問題、錯綜復雜的矛盾面前不退縮、不畏懼,敢于碰硬、敢于堅持。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困難攻克、把矛盾化解、把問題解決,從而把工作落實到位。
3.抓落實,必須要有科學的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方法對頭,事半功倍。”[3]能不能把工作落實到位,方法至關重要。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工作方法問題。在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每當我們黨提出新的重大任務的時候,都要強調注意工作方法。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曾經說過:“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4]毛澤東同志在這里用過河要有橋或船的形象比喻,生動而又深刻地說明了解決方法問題對于完成任務、做好工作的重要性。抓好工作落實,同樣也需要解決好“橋或船”的問題。
——抓重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5];“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6]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認為,事物由多種矛盾所組成,矛盾又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其中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產生主導作用,并規定和影響著其他矛盾的轉化。一旦主要矛盾得以解決,次要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因此,抓落實必須善于抓重點、抓關鍵、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要“牽牛鼻子”;抓住了重點,也就取得了抓好工作落實的主動權,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既是一條成功經驗,更是一種重要的領導藝術。
——抓具體。“一具體就深入,一深入就見效”。具體化,是一種工作要求,也是一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一個基本命題,列寧稱其為“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7]。事實證明,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地方,往往也是責任主體不明確、任務分解不具體的地方。解決好這個問題,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把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并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緊緊抓住“不落實的事”,嚴肅追究“不落實的人”,努力形成“無功便是過、落空就是錯”的工作導向,做到獎懲分明。
——抓督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督查工作很重要,它是全局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沒有督查就沒有落實,沒有督查就沒有深化”[8]。為政之要,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落實之法,貴在督查。以督查促落實,是一個重要的領導環節,也是一種重要的領導方法。通過督促檢查,能夠及時發現決策落實過程中的問題,糾正偏離決策目標的做法,堵塞存在的漏洞,從而保證落實的進度、質量和效果。搞好督促檢查,必須堅持原則、嚴格標準,不僅要敢于碰硬、敢于較真、敢于擔責,而且要突出重點、講究策略、注意方法,重點事項重點督查,緊急事項跟蹤督查,急事要件專項督查,一般事項定期督查,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確保每項工作都部署、有檢查、有結果、見成效。抓督查,還要善于借領導之“威”、部門之“力”、輿論之“勢”,努力形成以督查促落實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壓力。
——抓典型。毛澤東同志說過:“‘無證民不信,不信民不從,搞典型才有證據,才能說服人。”[9]一個典型就是一份有形的正能量、一種鮮活的價值觀、一面催人奮進的旗幟,具有強大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在工作開展之初,可以選擇若干代表性強、不同類型、不同層面的“單位”先行試點,以便探索經驗,探求規律,探討加快推進工作落實的政策、途徑和辦法,在此基礎上認真進行總結整理、研究歸納和提煉升華,使之系統化、理論化、規范化,形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經驗、做法,以點帶面,推動面上工作的開展。同時,還要善于抓反面典型,以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endprint
4.抓落實,必須要有健全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全的制度是推動工作落實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和完善抓落實的制度,使各項工作有所遵循,使責任得以明確,使抓落實成為一種工作常態,成為廣大干部的自覺行動。”[10]通過建立健全科學的制度體系來促進和保證工作落實,是一種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領導干部善于抓落實的重要體現。俗話說:“人叫人干人不干,制度調動千千萬。”實踐也反復證明,抓住制度建設這個帶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和穩定性的問題,落實才能有保障,工作才會有突破、有起色、有成效。古人講:“小智者治事,上智者治人,睿智者治典。”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領導干部習慣于靠行政命令和喊口號、提要求來推動工作落實,結果往往很難盡如人意甚至事與愿違。因此,抓落實必須依靠制度作保證。要圍繞抓好工作落實,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督查通報制、工作問責制、獎懲考核制等制度,對明確的工作任務,適時進行檢查、考核和評估,努力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人人肩上有責任、人人身上有壓力、人人工作有動力的良好局面,以科學的制度規范、制度約束、制度激勵,保證工作的層層落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鍵在于落實[J].求是,2011,(6):5-9.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3:126.
[3]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549.
[4]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5]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本領[N].人民日報,2015-01-25(1).
[6]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7-7-28(01).
[7]列寧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0.
[8]習近平:沒有督查就沒有落實[J].秘書工作,2015(1):4.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1488.
[10]習近平.貴在落實[J].今日浙江,2007,(1):6-7.
(作者單位:濟南鐵路局濟南機務段,山東 濟南 2500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