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春
摘要:列寧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偉大導師和領袖,他對世界無產階級執政黨建設作出了先驅性的貢獻。探析他的無產階級執政黨建設思想,對于總結鞏固世界無產階級執政黨建設經驗,永葆無產階級執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保持黨的肌體的健康和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列寧的無產階級執政黨建設思想對于今天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啟示意義。
關鍵詞:列寧;執政黨建設思想;現實啟示
列寧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偉大導師和領袖。他創立的無產階級執政黨建設思想對于今天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啟示意義。無論國際風云如何復雜多變,執政黨建設地位都舉足輕重。重新認真學習和探析列寧的執政黨建設思想,掌握其內涵和精神實質,對于今天我們國家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始終沿著科學、健康的軌道闊步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列寧執政黨建設思想的內涵和精神實質
列寧執政黨建設思想源頭可以追溯到馬克思、恩格斯。1847年6月,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親自指導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宣告成立。在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制定的光輝綱領——《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鮮明地指出:無產階級政黨是“各國工人政黨當中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①,這樣的政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②。列寧繼承了馬、恩的這一觀點,并與俄共(布)的執政實際相結合,第一次比較全面、完整地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為誰執政、怎樣執政的科學理論。
(一)“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
列寧領導的俄共(布)是無產階級利益的忠實代表。他在《怎么辦》中鮮明地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③一個政黨要有戰斗力,首要的必須是一個組織嚴密的政治組織。列寧在《進一步,退兩步》中深刻指出:“無產階級在爭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沒有別的武器。”④俄共(布)的革命、建設實踐雄辯地證明,要想取得勝利,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同時保持組織的統一性和嚴密性。1903年,列寧在《關于革命青年的任務的信的提綱》中分析道:“思想上的團結=傳播一定的思想,弄清階級糾紛,劃清思想界限。思想上的團結=傳播能夠帶領人們前進的思想,即先進階級的思想。”⑤注重從思想上建黨,這是俄共(布)區別于其他任何一個政黨的顯著標志。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一個核心命題。只有切實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黨的團結才能堅如磐石。列寧領導的俄共(布)充分認識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性,始終將加強理論武裝、推進思想建黨擺在突出位置,取得了俄國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在執政實踐中列寧深刻地認識到:“沿著馬克思理論的道路前進,我們將愈來愈接近客觀真理(但絕不會窮盡它);而沿著任何其他的道路前進,除了混亂和謬誤之外,我們什么也得不到。”⑥黨的組織建設是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關鍵一招,沒有組織上的統一,黨的事業的勝利就談不上有保障。黨員質量是保證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列寧在《工人國家和征收黨員周》一文中寫道:“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
要。”⑦無產階級政黨只有保持其思想上的先進性和組織上的獨立性,才能進行有效的階級斗爭,從而打碎舊國家機器,建立新生政權。
(二)“執政黨的作風,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
作風建設是衡量一個政黨好壞的指示標。列寧認為,要反對“革命空談”,堅持“踐踏實地”,反對任何的形式主義,反對脫離實際的空想主義。他在《論疥瘡》一文中將“革命空談”比喻為折磨人的疥瘡,認為“革命空談”是阻礙蘇俄革命勝利的最大威脅。1918年3月1日,他在《腳踏實地》一文中尖銳地指出:“空話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害的,在目前的緊急關頭,它會起致命的作用。”⑧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活的聯系”是俄共(布)政黨的最大優勢。列寧曾經指出:“在人民群眾中,我們畢竟是滄海一粟,只有我們正確地表達人民的想法,我們才能管理。否則共產黨就不能率領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就不能率領群眾,整個機器就要散架。”⑨意思是說,執政的俄共(布)只有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實現黨的歷史使命。
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義,列寧將官僚主義比喻為人們健康軀體上的“毒瘤”、“膿瘡”。他在領導俄共(布)執政實踐中,深刻地認識到:“‘拋棄這種膿瘡是不可能的。只能對它進行治療。在這種情況下用外科手術是荒謬的,不可能的;只能慢慢地治療。”⑩克服官僚主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立竿見影的,而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需要長時間下大功夫才能解決。在列寧看來,只有人人賦予管理國家的權力,人人都來監督政府,才能徹底消滅害人的官僚主義。1921年10月17日,列寧在《新經濟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員會的任務》一文中指出:“……只要有貪污受賄這種現象,只要有貪污受賄的可能,就談不上政治。”B11列寧表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否則就會喪失執政地位。
(三)“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
“制度治黨”是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執政理念。鄧小平指出:“……好的制度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B12黨的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民主集中制是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共(布)在執政黨建設方面的偉大創新。1905年俄國大革命后,列寧正式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體現了列寧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靈活運用。民主集中制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不僅是俄共(布)一項重要的組織制度,而且也是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執政黨始終遵循的一項根本組織制度,閃耀著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思想光輝。
堅持集體領導,防止個人專斷,作為俄共(布)黨的領袖,列寧認為堅持集體領導制是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必然體現。列寧指出,無產階級無條件的集中制和極嚴格的紀律,是戰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選舉制和黨員代表大會年會制也是列寧執政黨制度建設方面的偉大創新。列寧認為,黨的領導機構和負責人須經選舉產生并可以隨時撤換。1905年7月,列寧在《工人論黨內分裂》一書的序言中指出“黨的中央機關(或黨的各個中央機關)的選舉必須是直接選舉,必須在代表大會上進行。”B13俄共(布)三大確立了黨的代表大會年會制。列寧要求必須健全黨的監督制,成立專門的監察機關,對黨的各項工作實施監督。他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會上指出:“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同中央委員會平行的監察委員會,由受黨的培養最多、最有經驗、最大公無私并最能嚴格執行黨的監督的同志組成。”B14俄共(布)是無產階級執政黨,必須接受必要的監督,這樣才能保證黨的目標實現。endprint
二、列寧執政黨建設思想的借鑒意義和現實啟示
時至今日,中國共產黨已是一個具有70余年執政經驗、90多年歷史的政黨,學習借鑒列寧的執政黨建設經驗是我們黨的一貫作風和孜孜追求。步入新世紀、新階段,面對的國際形勢復雜多變,這對于我們一個有著8000多萬黨員的大黨,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一)學習借鑒列寧執政黨建設經驗,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地位不能變,堅持其基本經驗不能丟。馬克思主義作為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任何時候都不能變色,否則就意味著共產黨性質的改變。鄧小平曾經指出:“……在這一方面,馬克思、恩格斯講得不多,列寧有一個完整的建黨學說。正是因為列寧建立了那么一個好的黨,才能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B15馬克思、恩格斯沒有經歷過無產階級政黨的執政實踐,因此也就不可能提出一個具體的無產階級政黨執政建設理論。列寧在無產階級政黨建設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執政黨建設的理論。1906年6月8日,列寧在《上面的動搖和下面的堅定》一文中指出:“我們走自己的路,我們始終是先進階級的政黨,這個階級決不會向群眾提出任何一個曖昧不明的口號,它決不會直接或間接地卷入資產階級的任何一件骯臟勾當,它在任何情況下,不管斗爭的結局如何,都能捍衛革命的利益。”B16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只有意識到自己的執政地位和執政使命,才能切實擔負起執政責任,保證人民基本利益的實現。
列寧執政黨建設思想,既是一個嚴密的科學體系,又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隨時隨地要以一定的歷史條件為轉移。俄共(布)執政后,列寧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1920年10月2日,他在俄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三次代表大會上指出:“你們讀過和聽說過:主要由馬克思創立的共產主義理論,共產主義科學,即馬克思主義學說,已經不僅僅是19世紀一位社會主義者——雖說是天才的社會主義者——的個人著述,而成為全世界千百萬無產者的學說;他們已經運用這個學說在同資本主義作斗爭。”B17列寧教育全黨要站穩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要從抽象的一般原理出發,而要從具體的生活實踐出發。
(二)學習借鑒列寧執政黨建設經驗,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官僚主義的侵害,始終保持黨的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官僚主義是黨的最大敵人,嚴重侵蝕著黨的肌體的健康和安全。共產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列寧認為“對于一個人數不多的共產黨來說,對于作為一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來領導一個大國……向社會主義過度的共產黨來說,最嚴重最可怕的危險之一,就是脫離群眾。”B18針對俄共(布)黨員隊伍中官僚主義不斷滋長蔓延的現象,列寧指出:“官僚主義的膿瘡無疑是存在的,這是大家公認的,必須同它作有效的斗爭。”B19因為“共產黨員成了官僚主義者。如果有什么東西會把我們毀掉的話,那就是這個……現在問題的全部關鍵在于要有實踐家,
要實踐。”B20一方面要用馬克思主義來教育黨員干部,提高其馬克思主義水平;另一方面就要健康肌體,提高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抵制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侵害的能力。
列寧指出,要敢于向資本家學習并同資本家進行競賽,同時指出“只有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B21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要把我們黨建設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就要注重從思想上建黨,思想純正先進,就會獲得無限的發展力量,反之,如果思想不先進、不純正,就會失去執政的根基,因為這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列寧還要求黨內事務必須公開,并主動接受監督,“多一些光,要讓黨知道一切。”B22執政黨的隊伍必須像列寧所期望的那樣,始終保持浩然正氣、蓬勃朝氣和昂揚銳氣,這樣才能不斷把我們黨建設成為忠實履行人民意志的萬古長青的執政黨。
[注釋]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頁。
②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頁。
③ 《列寧選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頁。
④ 《列寧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5頁。
⑤ 《列寧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21頁。
⑥ 《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104頁。
⑦ 《列寧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5頁。
⑧ 《列寧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5頁。
⑨ 《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頁。
⑩ 《列寧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0頁。
B11《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1頁。
B12《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頁。
B13《列寧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5頁。
B14《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8頁。
B15《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頁。
B16《列寧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0頁。
B17《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8頁。
B18《列寧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2頁。
B19《列寧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頁。
B20《列寧全集》第5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0-301頁。
B21《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頁。
B22《列寧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頁。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列寧全集》第7、8、37、39、41、4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列寧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列寧全集》第8、11、13、39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5]《列寧全集》第50、5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列寧選集》第2、6、7、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日照 2768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