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梅
摘要: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過程中,我國的事業單位也在不斷地變革,其預算管理體制取得了很大發展。然而,事業單位本身具有獨特性,在預算的編制及執行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不足,所以關于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還應該繼續進行研究探討,讓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完善,更加契合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需求。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問題;對策
一、事業單位施行預算管理的目的及必要性
由于事業單位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資金來源的特殊性,預算管理作為現代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對事業單位來說意義重大,它不但保證了事業單位發揮其應有職能,還提高了單位的資金利用率。具體來看,預算管理對事業單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合理配置有限的財政撥款
財政撥款是事業單位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然而,國家的財政支出能力是有限的,遠不能滿足各個單位的需求。單位借助預算的方式,認真分析各項年度發展目標的重要性,可以將有限的資金給予最需要的部門。這樣就能使資金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避免浪費,實現資金的優化配置。
(二)提高資金利用率,改善單位的綜合管理水平
如果事業單位科學編制預算并認真貫徹執行,不但可以確保財政撥款的結構優化,還可以加快資金的周轉,提高資金的利用率。此外,預算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包含了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監督控制等多個方面;同時,它涉及到單位所有部門之間的配合,因此,實施預算管理工作有助于改善單位的綜合管理水平。
(三)有助于政府進行宏觀調控
在我國,政府的部分財政支出以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為依據,預算指導著國家的投資方向,因此,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是政府宏觀調控在微觀上的體現。做好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有助于政府從市場宏觀經濟狀態出發,進行有效的調控。
二、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規定事業單位需要進行預算管理以來,始終沒有明確預算管理的模式,導致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中暴露出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算管理意識薄弱,組織體系不健全
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單位的不重視導致了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基礎工作不完善,對于預算編制的方法缺乏科學性。在進行預算編制工作時不能夠投入足夠的人力和物力,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預算管理人員分配比較少,財政預算管理機構設置比較簡單,這樣的人員和機構配置使得財政預算資金的管理出現了很多漏洞;而預算編制的執行人員出于不重視的原因對于一些具體的數據缺乏考究,也導致產生較多的數據誤差和數據缺陷,致使資金的使用也很難發揮到其最大的效用。
(二)預算控制與監督機制不盡完善
事業單位對于財務預算執行不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考核意識不強,缺乏明確的考核指標。大部分的事業單位缺乏預算項目結束之后的執行情況調查,很少進行執行情況的控制考核以及評價,對于資金的流向和使用效益、支出的超出情況等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這也導致預算編制的正確性無法得到驗證,進而在進行下一次預算時無法進行參考和借鑒。目前雖然有些事業單位具備相應的預算考核體系,但是其內容過于空洞,缺乏針對性、科學性和規范性,很難對預算資金起到真正的引導作用。
三、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與建議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事業單位還面臨著諸多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找出應對的策略,盡最大的努力來完善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促進預算工作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具體說來,可以考慮以下幾項措施:
(一)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加強財政預算管理意識
努力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經常組織財務人員進行集體學習會計方法以及預算方法,舉辦相關知識技能大賽,鼓勵大家進行業務知識的學習。還應該使財務人員積極接受先進的財務知識,請專家學者舉辦前沿財會知識的講座。對財務人員進行崗位分配,實行競爭上崗,進行職業技能測試,對符合要求的人員才能委以重任。制訂相應的獎懲計劃,對財務人員采用獎懲制度進行鼓勵學習,以此來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
(二)加強編制預算過程中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第一,事業單位應該做好編制預算的前期工作,進行細致的分析與論證,確定出詳盡的綜合指標與定量指標。在實際編制中必須遵守“保證重點、統籌分配”的方針政策,制定出可行性強、同時又適用于單位自身的預算方案。
第二,大力推行“零基預算”。編制預算時使用的傳統“基數預算”的方法存在很大的漏洞,而“零基預算”法可以對各種因素帶來的影響進行全面綜合考慮,客觀地根據業務與人員的需要,確定出預算經費水平,提升預算編制工作的準確性與效率。
(三)強化對預算管理工作的監督與考核力度
第一,應該建立與完善單位的內部監督工作,用制度與規則對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規范與約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對單位資金的使用進行有效監督與控制,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同時,還要加強單位預算工作的透明性與公開性,對預算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監控,保障專款專用,避免單位資金的盲目使用。
第二,應該完善與健全單位內部的評價考核機制,不斷提升單位資金使用的效益。結合預算實際完成的情況,建立起預算支出的績效評估體系,并且要切實執行,獎罰分明,真正做到好要獎錯要罰。同時也可通過績效評估來觀察單位所用預算編制的方法與標準是否合理,倘若預算與實際費用支出情況的偏差較大,就應考慮對預算編制與管理方法實施調整。
四、結束語
伴隨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已經建立起現代的企業制度,事業單位也要跟緊步伐,進行改革,從而促進自身不斷向前發展。預算管理工作是事業單位進行改革的一個重點,事業單位必須逐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轉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健全一套完善的預算管理工作體系,從思想認識、預算編制與執行、決算與考核等工作對單位進行完善,從而不斷提升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益,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保障事業單位的穩步、持久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瑞靈.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預算管理[J].中外企業家,2014(9).
[2]高筱紅.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問題和改善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0(5).
[3]張敬梅.淺談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外資,2011(11).
[4]馬曉夕.淺談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預算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