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麗
信息化是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實施教學改革所需的各項工作,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是當前小學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需要教師結合當前信息教學的實際情況,積極地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讓信息技術真正能夠助力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踐: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認識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大多數教師認為,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需要是因為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但也有一些教師不喜歡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由于學校的規則,大多數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最需要考慮的是教學內容的需要,一些教師更關注教學方法的需求。教師在新課程中是組織者,是教育理念的指導者和合作者,教育活動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間接影響著教育的性質和學生的發展,這是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變教育教學觀念的先決條件。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實現了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建立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意識,增加了自我應用的頻率。新課程標準提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制作教學課件時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
二、調整培訓內容,優化培訓形式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與學生溝通的時間太少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現在大部分老師都會使用QQ、微信等與學生進行交流,但仍有一些老師不會使用該軟件,因此導致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不夠,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能提高。不少老師為了減輕工作量懶得做教案,選擇上課之前思考一下教學內容,然后直接去網上下載教案,這使得教師缺乏對自己能力的訓練,最終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會越來越陌生。此外,當前信息技術的培訓模式主要是混合式培訓模式,需要強調情境體驗。一方面,以互聯網為載體,學校可以開展專項培訓,著力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的理念和能力,合格后再讓教師重返崗位。另一方面,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在全員培訓中需要將在線學習與線下實踐相結合,將網絡訓練與校本研究相結合,推動移動學習,評估過程也要注重網絡評估與實際測量相結合。另外,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自學。在網絡平臺上,老師會自己寫記錄,指導小組回答教師的問題。但是,對于一些網絡條件不發達的偏遠地區,教師則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開展培訓活動。
三、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小學教師自主學習信息技術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基本能力有待提高。不少教師由于自己的客觀因素往往沒有時間學習信息技術。大部分小學的信息技術設備都比較完善,老師如果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進行訓練的話,對提高自己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自主和有意識的學習往往能夠取得更高的學習效率。因此,學校要積極創造各種有利于教師的條件,加強實踐,積極倡導教師通過自學、反思和相互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比如通過建設校園局域網(LAN),或在互聯網上建立教師自學平臺,在平臺的中心提供豐富的信息技術學習資料,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供廣大教師參考;學校還可以依托平臺創建信息技術BBS學習交流,通過BBS與大家交流意見,促使學習共享,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依靠自己的網絡:自動化測試評估,通過自測來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各個分支中尋找自己的漏洞,通過查漏補缺的方式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技能。因此,學校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渠道,鼓勵教師獲取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最新信息,不斷調整其教學理念,更好地使用信息技術來提升教學質量。
要注意完善基于本校情況的培訓機制,促進全體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學校領導要重視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完善人員配置,制訂校本培訓規劃、相關管理制度和考勤制度。根據每個培訓項目的實際情況,制訂培訓計劃和考核機制,引入激勵機制,適當將信息技術能力培訓與教師的考核以及職稱評估掛鉤,確保開展有效的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等校本培訓活動,如“微課視頻游戲”,信息技術教學軟件游戲等活動,以提高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同時,根據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強弱,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培訓,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設備的使用。
對于小學教師而言,大部分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處于初級水平,可以對各種信息化教育資源做出相應的價值判斷,并擁有一定的信息意識。這類教師熟悉一些常用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可以進行文件管理等基本操作,實現文本的輸入和排列,在此基礎上,只要我們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就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