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薇
奮戰在肯尼亞工地一線的工程師們
黃華薇
數年前,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中國武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武夷”)的工程師,帶著特殊的使命來到了肯尼亞。從那時起,中國武夷精神便開始在肯尼亞扎根生長。在這片貧瘠干旱的土地上,中國武夷人搭建營地、鉆井取水、修路造橋。一條條嶄新的公路在紅土地上延伸,連接了互不通行的兩個地方;一座座大樓在平地上拔起,構筑了許多家的港灣。
中國武夷的到來,對肯尼亞的發展產生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肯尼亞的基礎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在這些功績的背后,則是一群默默無聞的工程師們,他們是一群最可愛的人。
在肯尼亞,當你問及當地人在肯的外國建筑公司,中國武夷一定會出現在他們的答案中。武夷人的身影已經出現在肯尼亞全國各地,不管是喧嘩的都市還是破落的小鄉村,武夷人那不辭辛勞、不停不歇的工作精神都深深地影響了他們。快速、高效率、無失誤,永遠都是武夷人的工作標準,相比當地人的工作態度,武夷人的工作效率著實讓肯尼亞人民驚嘆連連、贊嘆不已。這也是為何中國武夷能在肯尼亞這片土地上不斷發展壯大的原因之一。
現今在建的中國武夷蒙巴薩莫伊國際機場快速通道市政工程項目,在地下設施雜亂、征地事宜緩慢、工程款支付滯后等重重困難的情況下,項目部全體員工群策群力,克服種種困難。
在困難中,項目制定了詳細、合理的節點目標,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以施工節點為目標,精心組織策劃,抓好每個工作面的資源配置和工序銜接,認真、仔細地完成各個節點目標,并在項目工期之內順利地完成移交手續。
項目順利移交的背后,是一群奮戰在一線的工程師們。他們加班加點,不計辛勞,揮灑著汗水,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之下,力求速度,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極限,力爭妥善處理好一切,盡快地移交給業主方。
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是武夷人的特色:合理有序地分配工作,注重管理制度的建設,引進高新數字化管理,注重勞逸結合,創建激勵機制。他們在踏實肯干的基礎上,增加了科學的管理制度,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武夷人容不得施工過程中的一絲缺陷和一點誤差,發現任何問題便追根究底,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通過一個個的優質工程,展現出了中國武夷的強大實力和良好的履約能力,贏得了良好的聲譽,為之后更多的商務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武夷人這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勤勉肯干的工作風格,兼具質與量的口碑,成就了中國武夷在肯尼亞的發展,形成了公司良好的品牌力量,讓當地人民聽到中國武夷就能豎起大拇指稱贊。
無論在哪個國家,需要進行大量基礎建設的地方往往是落后、貧窮、交通不便利的偏遠地區。越是落后、偏僻、貧窮,越是需要有人站出來去思考、去努力、去改變、去實踐。有這樣一群人,來到了肯尼亞,把根深深扎在這片土壤里。他們離開家人,離開自己的祖國,來到了這個相對偏遠又落后的地方,開始了自己的奮斗歷程。
他們是來自中國的工程師,他們是奮戰在中國武夷肯尼亞分公司一線的工程師。這樣一群工程師,毅然放棄了國內優越的環境、完善的待遇體制、舒適的成長環境,放棄家庭這個溫暖的港灣,離開祖國安穩的懷抱,義無反顧地跑到大眾眼中的不毛之地,跑到遠在萬里之外的肯尼亞,他們把自己的名字冠上了中國武夷人!
在這兒,他們遠離繁華的城市,沒有現代化的通訊設備,更不用說網絡信號了。都說手機已經是現代人必不可少的隨身物品了,有從低頭族到沒有手機就焦慮不安的“手機綜合癥”。但是在這兒,讓大家伙兒完全戒掉了對手機的依賴。

“一帶一路”上的武夷人(習詩凡 攝)

欠佳的電話信號,讓遠離家鄉的他們在與家人通話時總是到處找信號,時斷時續的聲音從電話中傳出,焦急的、大聲的回話聲從這頭傳入。通完一個電話,他們往往會聲音嘶啞甚至滿頭大汗,可是一個個燦爛的笑靨會悄悄地在他們臉上浮現。每逢佳節倍思親,每當逢年過節,散布在肯尼亞各個角落的各個營地中總會出現此起彼伏的問候電話。他們喜悅地報著平安、訴說著思念,交織出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這兒,他們忍受瘧疾、傷寒和霍亂的肆虐,經受著強盜、恐怖組織的威脅。盡管武夷公司為員工提供了相對較好的居住環境以及飲食,但還是不足以百分之百保證我們的戰士們不生病。畢竟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心理和身體都要承受較大的壓力,就是鐵人也會偶爾頂不住。但好在中國武夷是他們堅強的后盾,不論是什么毛病,都會給予身體與心理最快、最貼心的護理,奮斗在一線的工程師們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出來,專心向前。所以,就算是在這醫療條件落后、治安管理匱乏的地區,他們亦不畏生活條件的艱辛,克服內心的恐懼,繼續奮斗在建設工作的最前線。
他們堅信:當一扇門被堵住時,就有一扇窗戶會打開。這樣的彈壓起落,是人生活的主基調。就是靠著這樣一群“不著家”的人,中國武夷深深地把根扎在了非洲大陸。他們舍棄了小家,共同撐起了中國武夷大家庭!在這個文明落后、疾病肆虐、環境惡劣的大陸,無處不在訴說著貧窮、饑餓與死亡。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熱血、汗水與智慧。他們完成的不僅僅是中國武夷賦予的任務,更是自己的夢想,屬于工程師們的夢想——我要改變這個世界,讓它更加精彩。

精益求精(黃華薇 攝)
在這里,你不僅代表的是武夷人,更多的劃分字眼是中國人。在非洲,你會發現身邊的黑人朋友記的并不是你的姓名,甚至是你的性別。因為在黑人朋友們的第一印象里,看到的是你的黃膚色,而這個“黃”就代表著Chinese。不得不說,大部分黑人對中國人的印象還是很好的。這應該得益于無數的一線工程師前輩們長期建立起來的良好形象。大部分黑人們眼中的中國人:他們善良,他們做事快,他們為非洲的基礎建設做出了很多貢獻。對于黑人們而言,分辨中國人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幾乎每個黑人都會說“你好”。他們也懂得大部分在肯尼亞的中國人是Engineer——工程師。當你坐車經過非洲的小村落,就連路邊剛學會說話的黑人小孩都會興奮地指著你叫道:Chinese!Chinese!
丁琴華,對于大多數同事來說只是個平凡的武夷人。可是平凡的人并不一定要平凡地對待自己身處的環境與這個世界,她,有屬于自己的不平凡。她來肯尼亞已經六年有余,先后在中國武夷三個項目部任廚師。對于工作,她充滿著熱情,每天總能見她抱著各類菜譜的書籍研究新的菜式,當天晚上也總能在飯桌上品嘗到那些新式美食。即使有當地的幫廚協助,她也總是在每天清晨早起,親自為項目部的員工準備早餐。她說,早餐要讓大家吃得好、吃得飽,項目部的同事才能有維持一天工作的動力。她心地善良,每次出門買菜總能帶上一些糖果分給那些在集市中遇到的衣衫襤褸的當地孩童。她有兩個小孩,一個已經長大成人并找到了自己的工作,還有一個在上小學。她是單親媽媽,憑借一個人的力量撫養兩個孩子。她宅心仁厚,在撫養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后,又從肯尼亞當地收養了一個孩子帶回中國。她說,非洲有太多貧窮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由于生活困難拋棄了他們,她能幫一個是一個。這就是在非洲的中國人,他們總是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當地人。
中國武夷的董事長丘亮新曾說過:作為一名合格的武夷人,需要謹記嚴于律己,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個人的形象,就代表了武夷形象,代表了中國形象。不論在工作中,抑或在生活中,都要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的黑人與他們的民俗,與黑人們友好和睦相處,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牢記自己所代表的身份,不給自己的祖國抹黑。中國人在非洲,已有良好的開端與基礎。讓在肯的中國人攜手共創更和諧的關系,讓中國人的良好形象更深入人心,讓大家能“因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筆者作為一名武夷人,為中國武夷在肯尼亞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與驕傲。與此同時,也見證了中國武夷近年來在肯的高速發展:一條條黑色的柏油路在腳下延伸,一棟棟大廈平地崛起。中國武夷能在肯尼亞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離不開這么一群奮戰在第一線的武夷人,他們默默奉獻,日以繼夜地揮灑汗水;他們背負的不僅是任務或產量目標,更是一份責任和一份身為武夷人的自豪感。這群人,就是我心中的最美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