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瑪多杰
摘 要:高中政治,屬于一種抽象、復雜的理論性學科,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突破傳統教學的“枷鎖”,靈活利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趣味課堂。
關鍵詞:高中政治;理論;實際;教法;學法;結論
高中政治課程包括經濟、哲學、文化、時事政治等內容,其中,經濟與哲學屬于“較為難啃”的一部分內容,而有些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對此往往采取簡單化處理,導致學生很難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基于此,筆者特意從“現階段政治教學問題”以及“對策研究”這兩大方面切入,針對如何解決當前政治教學現狀提出了相應建議,希望能為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水平做出一點貢獻。
一、現階段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理論,輕實際
由于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政治教師普遍都存在為了升學而升學、為了考試而考試的主觀情緒,往往在教學中只關注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選擇性地忽略了客觀實踐;只關心讓學生了解理論層面上的內容,完全忽視了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必要性。這最終導致了學生腦海中形成的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服務宗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二)重教法,輕學法
現階段,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仍然采取“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喜歡由自己掌控整個課堂的節奏,而學生只需老老實實、被動機械地認真聽講就可以。換言之,教師只注重自己在課堂的主導作用,而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長久以往,會逐漸導致他們缺乏主動學習與自主探究的意識,對他們以后的能力發展會在一定意義上造成嚴重的影響。通俗來講,大多數學生都形成了教師“鞭子不打”,就不會前進的被動學習模式,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教師重教法、輕學法。
(三)重結論,輕過程
高中政治課,在許多教師與學生的眼里都是:平常教與不教、學與不學都沒有太大影響,只要在臨近考試時多背誦幾遍,就能得高分。基于這種心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愿太深入去講述政治內容,也不愿去讓學生將大量時間耗費在如何理解理論、怎樣吃透課本的繁瑣過程,逐漸導致學生也對此存在得過且過的心理,換言之,教師“重結論、輕過程”的做法直接影響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深入、全面領悟,同時也間接造成了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不重視。
二、解決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當前高中政治教師應當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例如,教師在講授有關哲學方面的內容時,應當化抽象為具象、化主觀為客觀、化空洞為現實。具體而言,學生在開始接觸哲學知識時,總會摸不著頭腦,理不清思緒,對于空有理論的哲學觀點往往不知所以然,對此,教師應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生活化教學,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立足于現實生活,從客觀實際出發,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哲學上的抽象概念轉變為淺顯易懂的知識,就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映于經濟基礎”,可以轉化為“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該國的整體文化素養、法律制度等,而同樣,一國的法律制度、思想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出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其實,哲學知識也來自于實際生活,所以教師將實際生活與書本上的知識結合后,會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二)強調學生主體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明確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逐步培育他們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基于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教師應當首先認清教法與學法的區別,摒棄“教重于學”的錯誤思想。具體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不應直接告知他們最終的結果,例如,在遇到如何理解“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個概念知識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己主動通過查閱相關輔助書籍、與同桌進行討論等方式去尋找解開它的“秘籍”,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也有助于加深他們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
(三)靈活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應有新特色、新目標、新要求,因此教師也應當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摒棄原先“滿堂灌”以及“一言堂”的做法,以快速適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基于學生學習特點考慮,教師可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為教學過程增添更多的趣味性、高效性。例如,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有關貨幣與價格的小視頻來吸引學生對“經濟生活”這部分內容的注意力,
然后以有趣的“雞飛蛋打”故事導入教學,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氛圍中理解“供求關系、價值與價格的內在聯系”。最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內心需求將他們劃分成幾個興趣小組,通過提問題的方式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討論并解決有關問題。教師利用這一系列有趣的方法教學,發現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與效果都很好。由此可見,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靈活轉化各種教學方法,有利于讓他們在有趣的學習氛圍中可以始終保持全身心地投入。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師應當積極糾正自身的教學不足,學會靈活利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同時應密切找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切入口,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博 《新課程改革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方法有效運用研究》J《重慶師范大學》,2013
[2]譚志琳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新校園旬刊》,2013(10):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