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乘海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社會各個行業(yè)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虛擬時空將現(xiàn)實社會的時空拓展到一個具有開放性的時空,這也給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契機,使教學工作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如何在中職學校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是中職教師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手段;中職學校;應用
一、前言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云時代”和“大數(shù)據(jù)”時代。在這個時代,人們在各個領域的決策日益基于數(shù)據(jù)和分析,而不是基于經驗與直覺。這促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也開始走向信息化,走向一種產生“教育大數(shù)據(jù)”、分析“教育大數(shù)據(jù)”、利用“教育大數(shù)據(jù)”的新時代。由此一來,教育教學工作信息化已逐漸成為我國未來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走向。在《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我國已經明確將教育信息化建設作為國家教育規(guī)劃重大項目與改革試點之一。中職學校是我國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實施教育教學工作信息化是大勢所趨,迫在眉睫。
二、中職學校實施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眾所周知,中職學校旨在培養(yǎng)適應生產、管理、建設一線工作的技能型勞動者,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要具備豐富的實踐技能和充足的理論知識,能為社會建設做出積極貢獻。教育教學工作是中職院校的主要工作。21世紀是信息技術時代,在中職學校實施信息化教學,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信息技術可以打破中職學校課堂受到的時空限制,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各種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開拓學生的視野,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升。
其次,信息技術可以拓展中職學校課堂的教學內容,網絡平臺中的教學資源浩如煙海、豐富多彩,不僅有文字資源,還有圖片和視頻資源,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在網上下載相關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再次,信息技術還可以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境界。
三、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學校中的設計與運用
信息技術的神奇魅力有目共睹,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yè)中,在中職學校,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屢見不鮮,筆者認為,要想在中職學校中更好地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更新教學理念
目前,互聯(lián)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很多行業(yè)中,對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也產生了深刻影響。對中職教育來說,信息技術的最大影響就是拓展了教育教學資源,使得課堂的教學容量不斷拓展。在這種情況下,中職學校的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主動更新教學思想,要意識到社會發(fā)展變化對中職生提出的要求,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技能,這樣的學生才能適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中職學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在網絡平臺中下載合適的教育素材,并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開拓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基。
(二)開放授課內容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職學校的教師將教材當做金科玉律,只是將教材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內容比較局限,不利于學生接觸到最新的理論知識,有鑒于此,中職學校的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力量,將實體課堂與虛擬課堂有機結合在一起,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或者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情況,將學生能夠自學的內容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學習,在課堂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的案例,這樣的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拓展授課過程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得中職學校教學過程的空間大為拓展,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線上交流,突破時空的限制,這就為教師實現(xiàn)全方位教學提供了契機。中職生基本都是00后,他們希望展示個人的想法,自主探索問題,有鑒于此,中職學校的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課程內容。學生可以在課后利用電腦查找與任務有關的資料,并進行匯總,各個小組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密切交流與溝通,共同制作一份調查報告,然后帶到課堂上交給教師,教師根據(jù)學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境界。
(四)加強課前課后的有效溝通
信息技術具有互動性的特點,教師應當利用信息技術給我們交流互動帶來的便利,與學生進行交流。比如利用微信、QQ等渠道了解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解答疑惑,以此促進學生的順利學習。
(五)優(yōu)化考核方式
在以前,中職學校教師在教完一門課程之后,以學期為單位組織考試,多是閉卷的形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們也可以讓考核更加開放,可以將相關試題庫做成信息化教學考試系統(tǒng),讓學生在學完章、節(jié)、單元后,隨時利用計算機對學生出題考試,部分題型可以讓電腦自動閱卷,學生可以很快知道答題情況,了解自己的知識掌握水平。這種利用計算機分批次開放考核的方式,有利于盡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總之,中職學校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有著深遠意義,值得我們教師探索更多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石光耀.區(qū)域推進中等職業(y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江蘇教育.2012年33期
[2]王運武.協(xié)同提升數(shù)字校園價值——基于數(shù)字校園建設案例的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9期
[3]劉文靈.中職校園網建設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年03期
[4]張進寶,胡永斌,楊俊鋒.智慧校園:數(shù)字校園發(fā)展的必然趨勢[J].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