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晴
【摘 要】舞蹈是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藝術,只有通過舞臺上的實踐才能真正讓舞蹈技能得到錘煉與發展。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學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要注重實踐教學,為學生創設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舞蹈實踐平臺,切實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舞蹈技能,發展學生的舞蹈綜合素養,提升高職舞蹈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舞蹈;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117-03
《高校舞蹈課程教學大綱》中指出:“舞蹈專業課程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應該通過舞臺實踐得以鞏固和發展,通過舞臺實踐掌握各種藝術表演形式的組織、編排、創作及表演的知識與技能。”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藝術的教育與創作要走出象牙高塔,離開紙幣書桌,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社會的大課堂中去尋找真正的藝術。”舞蹈本身就是一種流動的肢體表現藝術,是理論知識與實踐表演相結合的藝術,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學質量要取得有效、高效的結果,必須堅持課堂學習與舞臺實踐相結合,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舞蹈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的舞蹈技能在實踐中得以鞏固與發展,讓舞蹈教學質量在實踐中得以提升與創新。
一、實踐教學在高職舞蹈教學中的作用
(一)實踐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藝術表現的信心。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最大興趣來源于對事物本身的愛好。在舞蹈學習課堂中,教師是指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學生才是真正的課堂主人。傳統的講授訓練,學生總是被動接受,學習的主動性被壓抑。而在舞蹈教學中進行實踐教學,把舞蹈訓練、表演、展示的機會真正交給學生,讓學生發自內心感受到作為學習主體的被尊重,從而煥發學習的自主性,讓舞蹈學習從“要我學”發展為“我要學”。
同時,實踐教學的方式符合青年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滿足其“喜動不喜靜”“愛在他人面前表現”等心理需求,從而激發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在實踐中的舞蹈表現,能得到他人的肯定與支持,得到社會的認同與鼓勵,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舞蹈學習方面的努力沒有白費,在收獲表演成功的同時增強舞蹈表演的信心與勇氣。
(二)實踐教學鞏固學生的舞蹈理論,發展舞蹈表現的技能。“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歷來是教育教學中堅持的基本原則,理論知識只有在實踐中運用,才能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可見,舞蹈實踐是學生消化、融合舞蹈知識與技能的必由之路,在高職舞蹈教學中,必須強調并落實實踐教學法。
舞蹈實踐能為學生提供舞蹈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讓學生的舞蹈理論與技能得以充分融合,大大提高學生的舞蹈藝術;學生也能在舞蹈實踐中加深對自身舞蹈理論與技能的切身體會,明確自身的舞蹈優勢與劣勢,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全面、協調發展。
另外,在舞蹈實踐中,學生能進行舞蹈技能交流,在相互交流中發現自身舞蹈的不足,從而激發學生舞蹈學習和表演方面的的好勝心理,促進學生在舞蹈學習上的競爭,驅動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舞蹈,提升自身的舞蹈藝術與技能。
比如學校有個男同學,在課堂舞蹈學習中只注重課堂練習,盡管一直非常努力,但缺乏實踐始終找不到“感覺”。在參加學校的舞蹈演出后,通過導演老師的啟發,通過情感氛圍的熏陶,他終于找到了舞蹈動作的內在情感及聯系,形隨情動、身隨情舞,舞蹈技能快速提高。
(三)實踐教學搭建表演的應用平臺,培養舞蹈創作的能力。培養高素質和具有創新思維及技術技能實際應用能力的舞蹈專業人才,是時代的呼喚,也是舞蹈事業發展對高校舞蹈教育教學的要求。創新思維和技術技能、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有一個很好的平臺,而舞蹈實踐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應用平臺。學生通過舞蹈實踐可以在舞蹈表演方面積累經驗,發現和挖掘自身潛能;在舞蹈實踐中能深化對舞蹈藝術的理解,鍛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依據體驗對舞蹈動作有獨到的見解,甚至提出自己的創新設想,從中培養并發展自己的舞蹈藝術創作能力。
對于舞蹈實踐,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利與機會,讓學生對舞蹈實踐進行策劃與編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在舞蹈藝術方面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培養國家需要的藝術人才。
在舞蹈教學中,其中一項教學任務就是劇目創作,舞蹈劇目創作并非易事,需要一定的條件,比如資金、作曲、演員、服裝、道具、舞美,等等。而各種舞蹈演出實踐就為舞蹈劇目創作創造了良好的契機。比如在為學校合作企業編排《秋意更濃》的舞蹈時,學校老師、學生就與主辦單位請來的全國著名舞蹈編導老師進行交流、切磋,極大地拓展了本校師生的藝術眼界和創作觀念。在社會舞蹈名家的熱情幫助和指導下,學校舞蹈系師生們的創作思路、創作手法和創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十分活躍的舞蹈創作力量。
二、高職舞蹈教學中的實踐教學策略
(一)校內實踐:鍛煉舞蹈技能的有效平臺。高校的舞蹈教學主要在校內,校內環境是舞蹈教學進行實踐演練的有力陣地,能有效鞏固學生的舞蹈理論知識,鍛煉舞蹈基本技能,提升自身的舞蹈藝術與水平。
1.課堂展示。課堂歷來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高校的舞蹈教學也不例外。課堂展示不同于課堂訓練,而是在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課堂這一有效教學資源,把舞蹈實踐的機會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個體或小群體的形式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蹈技能,讓老師和全班學生來評價、指導,這樣不僅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得以體現,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從而對舞蹈動作精益求精,達到快速提高的學習效果。另外,在相互比較與競爭中發現自身的優點與不足,在舞蹈學習上博采眾長、取長補短,促進自身舞蹈技能的有效提高。
2.校內展演。舞蹈本身就是實踐的藝術,只有多練、多跳、多表演,才能讓舞蹈理論與舞蹈實踐相結合,才能讓舞蹈技能熟能生巧,乃至融會貫通,達到心領神會、身心合一的境界。鑒于課堂時間難以滿足學生舞蹈練習與表演的現實,教師可以延伸舞蹈課堂,實現課內課外一起發展,開拓課外舞蹈實踐平臺。比如可以組織舞蹈特長提升訓練班,組織學生每周定期向全校學生展演自己的舞蹈藝術,或舉辦小型的舞蹈表演會等,這些形式能為學生的舞蹈練習創設更多的空間與時間,提高學生的舞蹈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校內展演的契機,增強學生對舞蹈學習的重視度與責任心,增強“我要學舞蹈”的內驅力。
3.節日表演。每逢節日、學校周年慶祝、大型活動召開,學校都要搞聯歡活動,而活動中少不了學生的表演。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活動的良好契機,實現學校活動與學生舞蹈實踐的有機融合,把這些活動變成學生進行舞蹈實踐演練、提升舞蹈技能與藝術的有效平臺。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舞蹈技能,而且能在“學習致用”“成果展示”中增強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自信力和成就感,讓學生在舞蹈演出中加深對舞蹈的理解,增強舞臺感覺,促進舞蹈藝術的身心合一,同時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增強學生與他人相互配合的團隊合作精神與能力。
比如在去年9月學校周年慶祝活動中,舞蹈系學生編排了5個舞蹈節目。通過這次演出,一些首次參加大型演出的學生感慨萬千,說這樣的節目表演真正是提升舞蹈技能的大舞臺。學生們表示,這次表演不僅讓自身的舞蹈動作、形體更為嫻熟,更可貴的是通過舞臺表演,增強了團隊意識,明白了舞蹈不只是一個人的表演,更多的是集體之間的默契配合。
(二)社會實踐:發展舞蹈素養的綜合舞臺。毛主席曾說過:“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社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舞臺,同樣,社會也是高職學生舞蹈專業技能與藝術發展與提升的舞臺,能綜合鍛煉舞蹈技能和相關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舞蹈綜合素養。
1.校際比武。閉門造車只會走向落后,對外開放方能繁榮富強。高校的舞蹈教學實踐不能“閉門造車”“坐井觀天”,要由課堂走向課外,走出學校,實現學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舉辦同類舞蹈學校之間的聯誼或比賽,不僅實現學校舞蹈教學方法和經驗上的交流與共享,還能促進自身舞蹈技能的提升與發展。
比如2016年6月,學校舞蹈專業學生就與本市師范類院校的學生進行了舞蹈專業方面的同臺演出,共迎社會對學校人才的實戰檢閱。但其結果不盡如人意,學生從社會反響中獲知自己的舞蹈技能沒有師范類學生掌握得好,固然受到打擊,但他們更從同臺舞蹈展演或舞蹈比賽中明白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深刻道理,克服了盲目自信、自大樂觀的心態,在明晰自身與他人之間的差距中反省自身,增強對舞蹈學習的決心,促進自身在舞蹈學習方面實現“質”的突破。
2.企校聯誼。目前高校與很多企業都有合作的協議,實現人才資源的專業分配與對口就業,校企聯誼無疑是高校舞蹈實踐教學的有力平臺。舞蹈教師可以通過學校積極探索開發新時期校企合作的舞蹈實踐教學新模式,借助于企業的活動組織、節日慶典、員工聯歡等常規活動,為音樂舞蹈類學生創造更寬闊的實踐平臺和上臺鍛煉的機會,豐富學生的舞蹈表演經驗,鍛煉舞蹈技能,也能加深學校、學生、企業三方之間的聯系,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企業創造發現人才的良好契機,實現校企雙贏。
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分公司計劃在市區舉辦一次大型促銷活動,其負責人找到學校,希望得到學校舞蹈方面的支持。在學校的安排下,舞蹈系學生精心編演了《穿越》《紅色激情》等6個舞蹈節目,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充分展示了學校舞蹈專業的教學成果,學生純熟的舞蹈專業技巧將演出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將整個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之后居然之家總經理希望進一步加強校企聯合,讓各種慶祝及促銷活動得以提升。對學生而言,校企聯合為自己創造了更多的上臺表演和鍛煉的機會,加強了舞臺實踐鍛煉,提高了舞蹈專業水平。
3.融入社會。舞蹈藝術源于生活,又歸于社會。我國著名舞蹈教育家楊麗萍老師說過:“舞蹈的天空應該在社會,舞蹈最終要得到社會的認可,為社會服務,并非自娛自樂的心理滿足。” 所以,高校的舞蹈教學應該樹立一種大局觀、社會觀,立足于高效課堂,著眼于高校之外的社會大舞臺,積極與社會各方面的單位、組織聯系,讓學生有機會參加社會上的各種聯歡活動、表演活動,為學生的舞蹈學習創造更大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真正的舞蹈表演中接受“戰火”的洗禮,在實踐中發展自身的舞蹈綜合素養。
2016年元旦,院校舞蹈系應市委宣傳部邀請,為元旦聯歡晚會準備一個舞蹈節目。為了準備好這個節目,舞蹈系的老師和學生不分晝夜進行編排,對每個舞蹈動作、舞蹈表情進行“細扣”,對舞蹈團隊之間的協調與配合進行反復排練,力求精益求精,毫無瑕疵。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的舞蹈在元旦聯歡會上贏得大家的掌聲,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這次表演,加深了對舞蹈藝術的認知,對舞蹈藝術的追求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
總之,實踐教學對于高校的舞蹈教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培養高素質的舞蹈人才,高校要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新方法、好方法,促進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提升舞蹈教學的質量,激發和促進師生舞蹈創作的熱情和水平,有效鍛煉學生的舞蹈技能和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尹晶.高校舞蹈專業開展藝術實踐教育的思考[J].黃河之聲,2012,(10):56.
[2]粟清玲.論高校舞蹈教學創新性開展實踐研究[J].黃河之聲,2016,(10):59.
[3]楊縵綺.高校舞蹈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3):357.
[4]賈秦,劉江波.以生為本提高體育舞蹈教學質量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07):185.
[5]何云.藝術實踐對高校舞蹈教學的影響[J].大舞臺,2013,(08):213.
[6]毛榮.高校舞蹈編導專業實踐教學探究[J].音樂生活,2009,(03):52.
[7]林子,李沛立.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實踐研究[J].嘉興學院學報,2004,(0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