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民辦高校存在的學生水平較低,同時思想渙散,紀律較差的教育現狀,好好開展養成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正確的養成教育對于學生和學校兩方面都有重大的意義,可以促進多方共同進步。對于開展養成教育,有很多具體的方法和措施。要給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老師們也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學校也應該出臺相關的紀律。
關鍵詞:民辦高校班級工作;養成教育;研究
前言:
養成教育即對于行為準則的教育,目的是培養良好的行為規范,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民辦高校的生源及目前的學校環境,使得養成教育在民辦高校的開展狀況并不是十分理想。但是開展班級工作中的養成教育又是學校建設的重要問題。所以要采取多種措施,以便于能夠更好地開展養成教育。
1.民辦高校班級工作中養成教育簡述
1.1民辦高校養成教育現狀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們形成好的行為習慣,以此來獲得更好的進步,這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民辦高校養成教育的現狀卻不容樂觀,有多方面的原因。民辦教育的生源質量不是很好,這是本質性問題。這些學生的成績不是很好,同時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沒有接受過高質量的教育,文化課的知識掌握情況較差,也沒有形成認真學習,吃苦耐勞的習慣,容易自我放棄,不肯堅持努力,加之部分可能還存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這些都是導致目前民辦高校中養成教育開展不好的根本性原因。現在的民辦高校存在的不僅僅是生源上的根本性問題,對于班級中的養成教育來說,還存在著不少現實中的問題。民辦高校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老師們大多不具備專業的教育水平,對于班級中的現狀和養成教育的開展實施沒有很好的經驗和方法,造成了目前的養成教育水平較為低下的現狀。同時民辦高校的資金來源較為有限,對于班級中養成教育的投入也是遠遠不夠的,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造成目前的民辦高校班級工作中養成教育的缺失。同時對于目前的民辦高校的環境現狀,學生的文明素質普遍較為低下,沒有很好的自我約束的能力和意識,同時對于師長等沒有應有的尊重,造成管理條件較差,老師的養成教育開展較為困難,工作量也是極大。對于這些學生要采取長時間的看管,一方面是人力資源的不夠,另一方面教師等管理人員的精力也無法很好地跟上,造成了民辦高校班級中養成教育工作的開展困難和時常有遺漏的出現。面前的民辦高校班級的養成教育還有很大的上升和進步空間。
1.2民辦高校班級養成教育開展的重要意義
養成教育的開展對于民辦高校的校風學風的建設以及學校整體實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學校教育的初衷和最終的目的就是將學生教育成才,不僅僅學習到好的高水平的文化知識,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培養優秀的品質。這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打下良好的基礎。養成教育就是對于在校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幫助他們在自身的表現和發展中取得進步。民辦高校的生源較差,很多地方都需要進行教育改進。很多學生因為學習不好而自暴自棄,同時在學校這種集體環境中這種負面消極的情緒更容易傳染,造成整個集體的萎靡不振。而養成教育的開展會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和認識,對于是非正誤有自身的理解和判斷能力,改善自身的精神面貌,為以后的學習等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有了好的認知,也會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就能夠好好進行生活學習等日常工作,改變原來自身低沉的精神狀態,更好地努力而取得進步。對于學校整個整體來說也是具有很大的意義。學生的質量決定著學校的好壞。養成教育的開展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水平,對于學校的整體面貌的改善也是大有好處。當學生的行為水平得到提高,教師的管理任務會隨之減少,管理的強度也會降低,這使得教師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工作上去,而不是一味地進行紀律地管理。學校的風氣變好,教育水平提高,就能夠吸引來質量較好的生源,更加促進學校的水平的提升,產生良性循環。這就是民辦高校班級開展養成教育的重要意義。
2.民辦高校班級養成教育開展的具體措施
2.1通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開展養成教育
對于目前仍然處于受教育階段的學生們,要樹立正確的觀念,無論是對于生活學習還是對于事情的是非判斷上。正確的價值觀念是以后能夠正確發展,而不會走偏道路的前提,所以對于學校所要開展的養成教育來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是一切措施的前提。學校可以通過定期向學生們展開思想教育的講座,幫助民辦高校的在校學生們逐漸建立起正確的認知體系,同時對于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應該以教育為主,每個班級定期開展主題班會或者分享會等活動,同學們可以就積極向上的問題進行集體的討論,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每個學生都能取得應有的進步。不僅如此,還要給學生們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每個學生離開學校后就會走向社會,面對社會上的種種事情,也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斷能力,這樣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也是進行民辦高校班級的養成教育的重要舉措。
2.2加強師生間的感情培養
民辦高校目前的日常學校紀律較為混亂,其原因還在于學生的行為習慣沒有很好地養成。同時因為入學前的教育和習慣養成方面的缺失,造成民辦高校的學生個人修養與品德不是很好,對于師長的尊重也能夠很好地體現。學生們對于老師的教育仍存在抵觸心理,造成日常的養成教育無法很好地開展。所以在校老師應該加強與學生們的日常交流和溝通,在情感上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老師應該對于學生們抱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對學生予以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們的信心,以達到促進其積極向上的目的。同時及時處理好班級發生的各種事情,不堆積事務造成事情的擴大,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于老師的信任。有了良好的關系為基礎,日后開展班級的事務和養成教育等效果會有明顯的提升。在平時的交流溝通中,多進行積極向上的引導,不僅能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更能夠促進學生對于老師的情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再排斥老師的教育,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對自己進行反思。所以說,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也是民辦高校班級養成教育的重要方式。
2.3學校制定相關規范
思想教育和情感的促進十分重要,但是對于養成教育實施的前期,鑒于學生的素質水平和學校環境以及不可控因素存在等方面的問題,還是要依靠具體的規范來對學生們進行約束。民辦高校的學生們普遍較為散漫,沒有很好的自我約束能力,同時自我約束的意識也不是十分強烈。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有具體的條框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中的不足,以方便他們進行不足的改正。制定相關的紀律,也可以使學生們的行為處在規范之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身的習慣。對于紀律的遵守,也是民辦高校學生轉變自身觀念,端正自身態度的重要過程。學校通過建立嚴格而科學的紀律規范,既可以改善學校氛圍,使學校的氣氛處于正常的狀態,更是對于違紀等不良行為有了依據,可以更好地進行批評教育。良好的學校氣氛,可以進一步感染在校學生,使其自覺改善自身的行為
3.結語
雖然目前的民辦高校班級工作中養成教育地開展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但是鑒于開展民辦教育的積極意義,學校等多方面應該共同努力,采取多種方法來積極進行養成教育在民辦高校的開展。這不僅能促使學生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能夠使學校的環境和辦學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所以依據目前的情況,要結合實際,采取正確的措施,來做好民辦高校班級工作中養成教育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張玉嵩.開展責任教育,促進大學生品德養成[J].中國高等教育,2012,(9).
[2]甄瑞 大學新生的理性與學習適應關系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4):8.
作者簡介:宮宴賓(1979.05.11)男,籍貫吉林省吉林市,長春光華學院輔導員,助教,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