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娟
摘要:英語教學一直在所有科目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語法教學是提高英語學習方法的主要手段。從語法教學入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長難句,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高中英語教學主要以語法為主,雖然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難知識點之一,需要建立在熟練掌握英語單詞、短語的基礎上,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但是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需要突破這些困難,與實際相結合,以實踐為目標,旨在讓學生在準確明白話語的過程中具有語言交際能力。本文將先介紹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再指出高中語法教學需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大多數的英語教師針對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開展都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之前,便將本節課所要講解的語法知識羅列在黑板上,然后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背誦這些語法結構和語法知識,卻忽略了對語法知識的深層次的講解,進而使得很多學生針對語法學習都存在一頭霧水的現象,更別提針對語法結構的應用了。由此可見,傳統的教學環境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新課改的推出對于教師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倘若教師繼續采用這種錯誤的教學方法實現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活動的開展,那么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質量將持續下降,針對于學生的培養也會存在很嚴重的問題。由此可見,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改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意義。
一、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英語語法教學新環境
在教授語法知識時,教師先向學生介紹具體的句子,然后讓學生觀察、分析并找出規律,歸納出語法規則,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解語法知識。如,在教學動名詞作主語這一語法項目時,教師可先在黑板上給出例句:Nodding the head means “yes” and shaking the head means “No”. 學生會立即理解其意義,但教師先不要說明語法點,而是呈現更多的句子,以檢驗學生對這一語法點的理解。如:Pointing at others isn't polite. Going to bed early and getting up early is a good habit. Watching too much TV is bad for our health. 之后,讓學生歸納這些句子的共同點,學會自然找出其中的語法:動名詞作主語;動詞加-ing變為名詞在句子中作主語;然后再反復操練,培養學生的語法感,使得學生做到活用及自然流露。這樣的語法歸納教學能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更好地掌握語法知識。
二、多為學生提供互動教學
首先,教師可以采取英語導學稿的方式將教材中的內容以預習的形式讓學生先行自學,將不懂得問題提前羅列出來。比如說:牛津版的教材語法講解分層四個板塊,老師可以在設置導學稿的時候,根據語法學習的難易程度,將每個版塊的內容設置進去,最后再增加一些附加預習環節,將難度設置的稍微大些,鼓勵學生獨立自主的完成。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歌曲和視頻作為輔助手段,應用到英語語法教學當中去。因為相比較文字而言,歌曲和視頻的趣味性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在這當中為學生講解語法會讓學生覺得學習語法更有意思,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更好的記憶語法也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學生間的語法糾錯來讓學生們可以更明白自己在學習語法過程中究竟存在什么問題?明白為什么這個語法這樣用是不正確的?比如說:老師可以在課后開展英文故事演講比賽,先進行小組內演講討論,讓小組成員互相糾錯,最后有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就交給大家討論,老師最后來進行總結。這樣會形成一個語法反復記憶的過程,會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對語法也能記得更久。
三、積極主動歸納、總結語法規則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自己主動觀察、歸納、總結語法規則,不能完全依靠老師的講解。研究表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語法規則比從書本上學來的記得更好。在一道題給予詳細講解后,應該讓學生試著自己總結規律。同樣的情況在怎樣的場合使用?有沒有例外?實踐表明,能自己總結歸納規律的學生,更能對語法進行靈活運用,且在閱讀中也便顯出反應迅速準確的良好狀態。
另外,有的語法書里講的規則有時過于簡單甚至不準確。比如很多語法書里關于以字母“O”結尾的名詞的復數的規則是:一般加s;有些加-es。那么到底哪些加-s,哪些加-es呢?學生又只能死記硬背。其實,多數單詞加-es,比如heroes,tomatoes,potatoes,tornadoes,volcanoes,torpedoes等;少數單詞加s,而且加-s的詞多為較長單詞的縮寫。比如photographs?photos;kilograms?kilos;hippopotamus?hippos等。而radio本身就是幾個單詞的縮寫,其復數形式當然是radios。如果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發現類似的規律,則可以大大減少死記硬背的負擔。
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通常應用單獨開設語法課堂的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這些教師認為,語法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應用集中的方法教授,又有什么不妥呢?這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正因為語法知識過于復雜,所以教師更應當分階段、重滲透的方法開展語法教學活動。
比如以教師開展英語翻譯活動為例,學生在翻譯“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r hair is long?”等句子時,會發現有一種自己未曾見過的全新語法知識,可能學生不僅一次會遇到這樣的知識,還會多次遇到這樣的知識。學生可應用探索—思維的的方法學習,在實踐中獲得學習經驗。當學生反復實踐時,這些經驗不僅會內化為語法知識,而且將會成為學生的語感。以后,學生遇到賓補句式時,能通過語感套用例句,應用直覺找到語法的應用方法。
結語:
對于高中階段這個特殊時期,既要保證學生的考試成績,又要最大程度上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考驗,也對教師提出了更專業的要求。因此師生應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鮮時倫.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初探[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6).
[2]唐寶滿. 新課標指導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初探[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46).
[3]廖義華.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初探[J]. 教育科學:引文版:00154-00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