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棟
【摘 要】本文闡述了電子招投標的基本內涵和介紹了電子招投標現狀,提出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為日后的招投標工作打下重要基礎。
【關鍵詞】電子招投標;問題;對策
一、電子招投標基本內涵及國內外發展現狀
1.1電子招投標基本內涵
電子招投標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新招投標方式,其通過在網絡信息平臺中設置在線招投標、在線評標以及在線監督等諸多業務,整理招投標相關信息,遵循從優選擇原則,以最低的成本規范且安全地完成招投標工作。將電子招投標運用于建筑工程招投標中,可以通過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實現招投標信息化,這是今后招投標工作的主要發展趨勢。
在電子招投標的過程中,除了可以實現節能減排、綠色采購的最終目的,而且在該種招投標的背景下,能夠提高交易效率,促進行業的穩定發展。通過電子招投標的推行可以使行業在交易中,通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實現招投標信息的科學運用,并按照行政管理層級、部門分割界限等,進行招投標工作的設計,并實現交易雙方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在電子招投標的背景下,可以及時轉變以往的監督管理方法,提高了招投標工作的設備監督力度,并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審批管理程序,提高招投標的公信力度。同時,在市場經濟誠信化發展的背景下,通過電子招投標的推行,可以實現信息管理的一體化,滿足現代電子產業的發展需求[1]。通過對招標代理機構實施信息化技術應用,可以使較為繁雜招投標流程簡單化。對相關的招投標秩序進行合理性規范,避免了違法亂紀現象的出現
1.2國內外電子招投標發展近況
在一些歐美等發達國家及地區,電子化招投標應用已經非常廣泛。據調查數據顯示,在全球的500強企業中,已經有75%以上企業熟練運用電子招標的采購軟件。而韓國在這方面早幾年前就已經制定了一個完善的電子化政府系統,從招標到訂貨、合同、支付方式等都完全采用了電子化形式。通過電子化招投標操作,在提高招投標效率的同時,又降低了成本,保障了采購信息的安全及透明。盡管每個國家在電子招標上政府所推出的模式各異,但是和傳統形式相比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并不斷完善,發展電子化招投標成為各國的共識。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實施之前,各地區對電子招投標已有初步探索和研究。1999年外經貿紡織品配額招標中,我國首次使用電子招標方式。2001年,中國國際招標網在我國率先開始運營針對機電產品國際招標采購的“國際招標項目管理平臺”和“國內招標項目管理平臺”,主要業務流程實現了在線操作,開啟了中國電子招標平臺先河。隨后,世行和亞行項目、外國政府貸款項目招標采購也采用電子招投標方式。
此后,全國各地區、各行業積極開展電子招投標系統與實踐的開發與探索。
經過十多年發展,電子招投標在我國呈現快速發展態勢,覆蓋領域也從貨物采購逐步拓展到重大裝備招標采購、工程招標采購、政府采購、藥品采購等領域。電子招投標已從早期的網上發布招標公告、公示中標結果,逐步發展到整個招標過程全部實現電子化[2]。
二、電子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
2.1相關法律相對滯后
通過對電子招投標工作的分析可以發現,與其相關的法律有《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以及《電子招標投標辦法》,雖然這些法律制度規定了技術規范,但是,在法律規范中仍然存在著缺少統一管理標準的問題,無法實現配套法律制度的構建。例如,在一些票據內容分析中,需要嚴格按照親筆簽名以及簽章的方法進行確定,但是,并沒有明確規定其是否具備法律效力。而且,在電子簽名中,涉及到了電子票據支付以及結算的效力,導致電子招投標中的法律規定面臨法律障礙。因此,在現階段電子招投標中,應該針對工作的特點,進行法律制度的完善,提高電子招投標的有效性。
2.2電子招投標建設標準不夠統一
電子招投標建設標準不夠統一。目前,我國電子招投標在技術、管理和業務上存在較大差異,系統建設、安全認證、流程操作甚至文本格式等都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比如,各地區、各行業甚至同一地區不同交易平臺使用的數字證書的認證機構均不相同,且不能相互兼容;電子招投標文件制作工具及數據電文文件格式迥異,有的地方電子招投標文件制作工具在數據接口上只兼容部分造價軟件編制的工程量清單。沒有統一的建設標準,平臺之間互不兼容,難以實現資源共享,造成各地區、各行業間各自為陣、“煙囪”林立,甚至重復建設,同時缺乏統一協調機制,勢必形成新的區域屏障、市場封鎖和技術壁壘,形成“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格局,導致各地區、各行業在推行電子招投標中大量的資源浪費。
2.3電子招投標推行方式認識不一
由于電子招投標在我國是一項新型業務形態,既沒有固定統一的發展模式,也沒有統一的規范性指導文件,加上各地行政主管部門條塊分割和職責分工,全國各地大部分是在招投標主管部門指導下,依托本地交易資源、監管力量實際情況推行電子招投標,導致我國各地區,甚至同一地區不同縣市之間的模式不盡相同。有的認為應當由國家統一建設運營全國性的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以統一建設標準、技術規范和數據接口,有利于促進全國電子招投標的發展,避免由各地政府自行建設運營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造成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有的認為應當以省為單位全面推行電子招投標,建設運營全省統一的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每個省份根據各地招投標實際情況,創新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電子招投標,促進了全國各地電子招投標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有效避免了不同城市建設、運行多個交易平臺帶來的投資增加、資源分散和效率低下的問題;還有的認為各市縣級區域均可建設運營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以利于電子招投標穩健有序發展,避免由全國或全省統一建設帶來的系統龐大、操作冗繁、運營復雜等問題[3]。電子招投標的本意是形成信息和資源公開透明、公平共享機制的招投標市場,轉變和規范行政監督方式。在今后推行電子招投標時,電子招投標系統的設計應根據《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及《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要求,統籌規劃和合理布局。
2.4沒有使用統一開放的數據標準接口
招投標系統應采用開放式體系結構,各個模塊獨立實現,并具有標準開放式的接口,才能保證該系統的應用可跨地區、面向社會。作為央企的招標管理部門和交易中心,為完善對所有招標、投標單位的服務,必須保證評標系統接口的開放性和通用性,同時還要注意簡單易用。這樣才能讓招標雙方可以最低成本快速的應用電子招標系統。評標工作對保密性和數據安全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為了保護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不可抵賴性和交易身份的真實性,保障網上招投標的健康發展,系統應采用嚴格的安全權限設置和規范。具體而言,系統應能提供完善的身份認證機制、嚴密的權限控制體系、關鍵數據加密、詳細的日志信息記錄和預留標準的CA認證接口等安全措施,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安全等級,最大限度的保障網上電子招標業務的順利進行[4]。
2.5系統沒有深度專業的評標功能
招標系統中的評標模塊系統應具備深度、專業、精確的評標功能,查糾投標單位可能存在的惡意投標報價,保證公平競爭的原則和招標單位的合理利益。(1)智能清單符合性檢查功能可對比招標人提供的IT采購項目清單與投標單位提供的采購清單之間的一致性,快速、準確發現任何不符合招標人要求的部分,并自動加以標記,給出明確的不符合性說明,包括清單編碼、名稱、單位、項目數量的符合性檢查項目。(2)計算錯誤檢查工程。系統自動檢查投標報價的各種計算關系,自動判斷并給出明確提示。(3)合理報價分析功能。系統能對投標報價、分部分項采購量清單、項目費、清單綜合單價、材料單價等的評審提供橫向、縱向的對比參考數據,提供可自由設定范圍、基準價的偏差比較方法,為評委確定合理價格給出依據,減少人為因素。
三、推進電子招投標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3.1借鑒引用國外電子招投標的成功經驗,加強社會監督。
我國招投標活動起步較晚,相關理論知識與做法主要引自和借鑒國外經驗。西方招標與投標活動已有較長的歷史,經過兩個多世紀的應用與實踐,西方形成了較為成熟與系統性較強的工程招投標理論與機制。同時,在把握科技變革的契機不斷推進下,信息技術與招投標活動相互融合,使招標與投標活動實現了電子化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運用。由于起步較早,西方各國的電子招投標在技術、方法等方面相對完善,制度建設更為齊全,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目前加拿大、美國、英國、歐盟等西方國家在電子招投標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而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也普遍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電子招投標體制與市場。
國外較為成熟與廣泛推行的電子招投標理論與技術具有借鑒意義,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其發展模式與操作方式實現國內電子招投標的后發優勢。隨著《電子招標投標辦法》《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的出臺,在國內十多年的電子招投標探索與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及借鑒國內外電子招投標的先進經驗,推動中國電子招投標系統的研究、開發、設計、運行等整個體系的發展。
3.2建立健全我國電子招投標的法律體系
2013年以來,國家相繼制定了《電子招標投標辦法》《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等電子招投標領域法律法規及配套文件。這兩個文件實現了為我國電子招投標的發展保駕護航作用,但還應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國電子招投標領域法律體系,引導與規范電子招投標市場行為,確保電子招投標進程的穩健發展。例如,建立行政監督平臺以及公共服務平臺的相關管理規定,創新監管方式,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建立電子交易(商務)法,系統規范電子交易行為;建立電子認證及電子認證安全指南等,確保交易的安全性。
3.3構建穩定性的信息安全監督機制
電子招投標工作中,相關技術存在著落后的問題,因此,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為了實現信息建設的穩定性,應該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高效性、便捷性管理方案的構建,提高電子招投標工作執行的價值性。數據產業發展中,網絡技術不斷成熟,在電子招投標中,需要結合在線視頻的優勢,進行招標、投標以及開標等活動的在線開展,活動過程中由于需要大量的信息傳輸,為了充分保證信息傳輸的有效性,應該建設信息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強調市場信息的監管力度,為電子招投標工作的創新提供支持。通常狀況下,在電子招投標信息安全監督機制構建中,應該做到以下內容:一是建立健全的基礎信息建設機制,通過軟件、硬件的不斷升級,提高大數據信息資源運用的價值性。二是在電子招投標系統的安全性分析中,應該結合系統建設特點進行監督工作的構建。對于一些不能完全公開的信息內容,需要加強網絡安全管理,結合軟件、硬件的資源保護特點,進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設計,實現電子招投標資源的有效保護[5]。
3.4創建公共服務平臺資源共享機制
伴隨電子產業的運行及發展,在電子招投標工作構建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明確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創設內容,規范工作的內容。通過公共平臺的建設,實現電子招投標工作的資源共享,滿足網絡的交易需求,促進電子招投標工作的穩定創新。通常狀況下,在公共服務平臺共享機制構建中,應該結合工作特點,做到以下內容:一是電子招投標中,需要建立誠信會員庫、專家評標庫等,通過這些專業平臺的構建,可以避免信息系統的重復建設,積極推動電子招投標工作的穩定創新。二是在各項電子招投標工作項目建設中,需要結合項目工作的特點,進行專業服務平臺的設計,強調電子招投標數據資源的標準性,按照自愿的統一管理需求,進行服務平臺的創設,避免信息安全隱患的出現。三是擴大信息的共享范圍。在共享平臺構建中,可以逐漸提高信息資源的共享水平,結合公開招標工作的特點,進行監督信息的完善,創設綜合性的專家評價標準,為電子招投標資源管理提供參考。
總而言之,在電子招投標工作完善的過程中,應該針對電子招投標工作的特點,進行工作上的創新,總結招投標工作的限制性問題,突出招投標工作的特點。通常狀況下,在電子招投標策略完善中,需要構建完善性的法律管理制度,創設安全監督管理平臺,建立公共服務平臺,通過信息資源的共享、監督,為電子招投標營造良好的環境,實現電子競技產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靜. 論電子化在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前期階段的應用前景[A]//跨越發展: 七省市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優秀論文集[C].2018.
[2]楊紅霞. 淺析電子商務模式對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招投標階段電子商務化的優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11(18):238.
[3]赫景鵬.電子招標模式的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8.9
[4]崔建濤.建設工程電子招投標項目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2.
[5]馬星明,張翠萍.淺談電子招投標的發展及建 議[J].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2013(1):29-3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