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芳
【摘 要】企業內部管理會計信息處理模式、風險管理系統、企業管理系統之間的關系具有高度的互動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出現了諸多變化,管理會計技術方法的作用日趨明顯。企業管理層通過精確化以及系統化的管理會計信息,能夠使企業及時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活動,幫助企業實現總體的經營和發展目標,在實際進行管理會計的過程中,需要合理恰當的選擇管理會計的技術方法,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效率,保證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管理會計;技術方法;風險管理能力;策略
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日常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運用管理會計技術方法能夠有效的將會計與企業管理進行結合,為企業管理人員進行決策提供必要的支持,也能夠有效的增強企業抵御各種風險的綜合能力,進而實現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企業管理人員應當高度重視風險管理和風險防范,利用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證企業自身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一、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會計通常會采用分析性的方法,對企業經營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流動資金實行動態化的管理,以此來實現對各種風險的有效控制。市場經濟體制下,現代化的企業運營需要不斷優化自身的資源配置,合理處理企業生產、銷售、管理的流程,通過管理會計能夠有效的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配置。通過管理會計,企業能夠對經營過程中的各種事項進行合理的評估選擇,通過最佳的決策方案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1]。同時,現代企業經營過程面臨的競爭壓力持續增加,各種類型的經營風險也隨之增加,為保證自身的順利發展,企業需要不斷提高風險控制管理能力,及時發現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為企業制定各項發展戰略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提高經濟效益。另外,通過管理會計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制定合理的經營目標,從全局的角度進行各種預算的編制,制定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調度方案,加強資金的預算處理,有效的將概率預算、滾動預算、彈性預算、零基預算進行整合,實現對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有效控制[2]。
二、企業采用的管理會計技術方法的主要類型
(一)基礎型和拓展型管理會計技術方法
基礎型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包括本量利分析法、作業成本法、決策分析法、產品成本專項管理法、標準成本法等,是利用企業經營的各種歷史數據資料以及財務會計信息數據,對特定會計主體的歷史財務信息狀況進行計量和評價,能夠真實的反映出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水平,為企業在未來發展中形成完善的量化管理會計信息提供必要的支持,這種方法能夠對管理會計信息業務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提供的會計信息資源具有控制性、傳統性、基礎性的特點[3]。
拓展型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包括財務資金的籌劃、財務總體戰略策劃、全面預算管理等,這種方法是利用傳統的財務資料,通過運營資本策劃、統計回歸分析、經濟技術評價等模式,對企業的財務經營活動信息作出精確以及專業化的預期計量處理,該方法形成的會計信息具有信息化、數據化、路徑化的基本特點。
(二)協調型和升級型管理會計技術方法
協調型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包括企業管理質量指數評價法、企業內部業務中心績效考核法、管理會計信息業務報告雙向溝通法,企業利用自身的業務信息系統、考評制度、企業社會責任貢獻會計信息指數法、綜合內部績效計量指數指標,對企業基層員工以及內部管理層的工作業績以及企業產生的社會效益進行專業化的財務評價,為企業的管理會計信息和經營業務信息提供相應的交流平臺,這種模式下形成的會計信息具有變通性、靈活性、互融性[4]。
升級型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利用企業的信息技術平臺提供的會計信息進行計量,主要包括環境改善的生態環境績效法、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評價、戰略管理平衡計分卡法等。升級型管理會計的主要職能是不斷擴大管理會計信息的范圍,為企業管理層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必要的支持,這種方法的主要特點是管控目標變化比較快、應用周期時間短、多樣性等。
三、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對企業風險管理產生的作用
企業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對企業資本運營、戰略決策、資金使用、日常經營、等容易產生風險的環節提供客觀有效而且真實的決策信息直接決定了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和開展管理的效率,不同種類的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對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會產生特定的影響,為此相關人員需要合理的運用選擇,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效率。
(一)基礎型和拓展型管理會計技術方法
適當合理的運用基礎型管理會計技術方法能夠幫助企業客觀準確的預測企業可能存在的非盈利風險、財務風險、經營風險,在企業進行資源配置以及產業結構優化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成本費用利潤率、投融資決策分析法等方法確定債務的合理區間,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各種財務風險[5]。
采用拓展型管理會計技術方法能夠幫助企業對自身產品的市場需求量進行準確的預測,降低資金運營以及市場其他風險。比如我國煤炭企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管理會計人員利用大數據平臺便能夠準確計算出合理的產能,避免企業由于產能過剩帶來的經營風險。
(二)協調型和升級型管理會計技術
采用協調型管理會計技術能夠降低企業組織管理風險和內部控制風險,企業利用內部績效考核法、社會責任貢獻指數、會計信息雙向溝通法能夠實現對內部員工的有效管理和信息的真實披露。升級型管理會計技術可以降低企業的各種戰略決策風險和人力資源的風險。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將管理會計技術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成為了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四、企業運用管理會計技術方法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獎罰制度,全面提高管理會計的綜合能力
企業風險管理的主要環節是管理會計,進行風險管理的要求比較高,相關人員責任重大,需要管理會計負責人員切實履行自身職責,加強風險控制。企業應當建立嚴格的獎罰制度,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對于考核成績優秀的員工給予獎勵,對一些工作不認真,業績和工作能力比較差的員工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避免各種人為因素引發的企業風險問題。同時,企業應當著力提升管理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加強對這部分員工的培訓教育,重點培訓風險防控方面的知識。在社會招聘優秀的管理會計人才,提高企業會計團隊的綜合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提高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保證風險管理質量[6]。
(二)利用新技術提高管理會計能力
新時期,企業應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創建應用管理會計信息技術的有效路徑,實現動態化和同步化的會計信息管理,提高企業制定各項決策的效率。通過對不同時間會計資料的對比以及不同企業資料的對比,建立預算管理機構、成本核算機構、費用控制機構,利潤管理機構,實現資金信息和物流的統一管理,利用互聯網等先進的手段進行業務考核監督。
(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
使用合理的管理會計技術方法能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綜合能力,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企業可以選擇內部信用的管理方式,對自身的管理系統以及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全面的控制,建立完善的授信制度,加強對客戶的信用分析管理,對企業的各種風險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方法,利用績效評價、責任會計計量、標準成本等模式,全面提高企業抵抗各種風險的能力[7]。
五、結束語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持續增加,經營風險也隨之增多,為此企業應當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理的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加強內部控制,制定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提高對新技術的應用水平,通過各種措施,提高自身的風險抵御能力,實現經濟效益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鐘檸锘.新時代經濟背景下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思考[J/OL].金融與經濟,2018(10):94-96
[2]張東姝.對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策略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8(19):79.
[3]張榮靜.基于價值鏈視角下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探析——以河南省制造業為例[J].經貿實踐,2018(19):115+117.
[4]張臣.新形勢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若干思考[J].經濟師,2018(10):109+111.
[5]趙建澤.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管控實踐——以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8(17):121-122.
[6]蔣云英.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構建與實施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8(17):237.
[7]顧學鋒.新形勢下管理會計在集團公司的應用深化及策略研究[J].會計師,2018(1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