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斌
高考體育訓練的目的是培養輸送體育院校的后備人才,進行全面身體素質訓練、學習和掌握基本技術動作、基本戰術、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為將來從事同樣體育專業的體育訓練,提高運動成績,在身體、技術、戰術和思想品質、心理素質及社會適應等方面打好基礎。我從事高中體育教學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向高等體育院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體育專業的人才,在訓練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每一屆高考結束后總有收獲,也存在許多不足,現作一些總結體會。
一、領導重視,搶前抓早
近年來體育考生逐漸增多,競爭激烈,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存在怕苦,還有相當部分學生來自不同鄉鎮農村,學生身體素質普遍較差, 底子薄,要取得好成績必須抓早,為此,我們找到了主管高三的副校長、段長、班主任向他們反映了這種情況,想要提高訓練水平,幾位領導給予了大力支持,開學第一周訓練隊便組建起來,搶得了訓練時間,為以后的訓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每次月考之后的質量分析會上,領導也會查詢訓練情況并提出好的建議,提高了學生訓練的質量,文化抓早,克服只重視專業而不重視文化思想,做到兩不誤。
二、嚴格管理,率先垂范
大量實踐證明,一個隊伍想要取得好的成績,必須有一個嚴格的管理,為此,在訓練之前的動員會上,我制定了比較詳細的管理制度,對著裝、訓練時間、訓練課上及對場地器材的愛護等方面都提出了細致的要求,使學生對我們這個隊伍的紀律有了一個明確的了解。雖然有了紀律約束,但有些學生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時常有意無意地違反規定,針對這種現象,我首先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早來晚走,從不曠課,做學生的表率,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然后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耐心細致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經過努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確保了訓練工作能夠順利、高效地進行。
三、注重訓練前的準備活動和訓練后的放松管理
1.多數教師在實際訓練中,準備活動基本上都是:慢跑-壓腿-輔助性練習-開始訓練,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加上有些教師自身思想上也不夠重視準備活動,教授一些基本的方法后,放手讓學生自己練習,準備活動僅起熱身作用,沒有針對性,訓練課中學生的訓練狀態很難快速進入,效果大打折扣。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教師,應非常注重準備活動功效的,從第一次訓練課開始,就持之以恒親自帶學生進行,并根據訓練課的目的和具體內容,編出不同的練習手段應用到準備活動中,并講明準備活動內容與實際訓練課的關系,學生就能從思想到行動上重視,從而提高訓練課的訓練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訓練后的疲勞消除與恢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不容忽視,它可使人體更好地由緊張狀態過渡到安靜狀態。每當術科考試臨近,針對性的訓練就會大大加強,大強度、大運動量增加了訓練的負荷,也加重了學生機體的疲勞,機體產生的疲勞如果不能較快地消除和恢復,就不能連續完成訓練任務,使訓練水平下降,并會影響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和身心健康,因此,在安排訓練內容時,應考慮全面,在訓練任務完成后,不能因為時間緊迫,忽視放松整理。運動后的放松整理活動,通常以做一些肌肉放松、抖動、伸展和拉長為主,時間10分鐘左右,拉伸放松應緩慢地將所要放松部位的肌肉韌帶拉長,達到一定程度后靜止不動并保持拉長狀態一定時間,這樣可使僵硬疲勞的肌肉得以放松,促使血液循環。
四、訓練過程中要抓關鍵,訓練手段要優化組合,同時重視考前強化訓練
高三體育考生參加術科考試需要考四項身體素質,分別是100米、800米、原地推鉛球、立定三級跳遠。要想在短短的看似一年,其實不足八個月的訓練時間里迅速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理想學校的術科錄取分數線,難度可想而知。因此訓練過程要講究方法與手段,要突出訓練過程工作重點。田徑運動從根本上講是一個速度性項目,其成績好壞的原因主要取決速度,這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里所講的速度,不僅僅是指跑的速度,這個速度的含義包括所有的訓練內容,如跑的練習、各種跳躍、力量以及技術練習等,都應該有速度要求,速度應貫穿于訓練的每一個角落。一堂訓練課的訓練內容如何組合,采用那些練習手段,其目的是要將個人身體素質轉化為各個項目所需的專門能力,近年來,人們在實踐探索中發現,按一定的目的和訓練學規律對練習手段進行組合的整體效果,遠遠超過單一手段的效果。同時重視考前強化訓練,特別是考前一個月加強訓練是很有必要,我們改變以前每天下午一練為每天兩練(早晚各一練),具體做法是早上3、4節(停課訓練)以原地推鉛球、立定三級跳為主,下午第三節課后以100米、800米、杠鈴力量訓練、徒手素質訓練等為主,還定時聯系外校在標準400米跑道進行測試,這不但適應了場地,而且也提高心理素質,于是全面提高四項成績,取得明顯效果。
五、考前注重做好心理疏導,幫助樹立信心
在每年的體育高考前,不少體育考生常常現出神情低落,心理茫然,患得患失的現象。學生出現這種現象是對自己信心不足。主要出現在那些實際成績與自己的理想有點距離,并渴望考上大學的學生身上,總是盯自己的問題上或對教師訓練方法產生質疑,在行為表現上就出現了消極怠工的現象,訓練沒有激情,甚至因一點小事而與教師和同學爭吵,影響訓練工作的正常進行。在出現這種情況后,教師要及時想辦法解決。
1、同學生親切交談,幫助其正確看待自己的目前情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合理的分析并分析其有利的方面,找出往屆學生同其相似的情況但獲得成功的例子,使其看到了希望,對自己充滿了信心,減少心理負擔,輕松應考。
2、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測試時,可以巧妙地降低這些學生的測試難度,使他們心理得到穩定,并使其燃起希望之光,促進其訓練的熱情。同時告誡學生不要同別人比較實力,以免造成焦慮程度加重而影響技術發揮。
3、保持正常作息時間和生活規律。生理上的適應會對心理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作為教師考前要充分考慮考試期間的作息時間,提前進行調整,帶學生提前幾天到考點進行適應性訓練,并帶學生熟悉考試場地各項測試的地點,帶學生搞清去考點的乘車路線,帶學生吃飯地點等,指導學生在考試期間保持平常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作息時間,同時還要交代學生注意保暖避免生病,影響體育考試。
4、要及時告知學生專業錄取控制分數的劃定。原則上按照體育類招生來源計劃數的2.5倍以內劃定。讓學生有個心理準備,并引導學生實現這目標不會難的,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以高昂斗志迎接高考。
于是,一年來,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在10月我校高中田徑隊參加市中小學生運動會上以81分成績取得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幾個月后在今年的體育術科測試中,我們學校32人體育考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圓滿地完成了學年初學校制定的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
(1)體育教學:2007(4).
(2)體育教學: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