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麗
【摘 要】實施精細化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重要舉措,是改善城市生產、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分析哈爾濱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現狀,找到哈爾濱市城市精細化管理過程中精細化管理水平不高、法律法規欠缺等問題,進而提出推進哈爾濱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城市管理;精細化管理;對策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城市管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的需要,實施精細化管理成為當務之急。實施精細化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重要舉措,是改善城市生產、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哈爾濱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過程中,城市精細化管理對城市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哈爾濱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現狀
自2005年開始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以來,哈爾濱市圍繞“全方位、全口徑、全概念”的精細化城市管理理念,構建了“大城管”格局,實施了“網格化”管理,推出了多項監督考核機制,這一系列的措施不僅鞏固了創建文明城市成果,更對建設國際化大城市具有促進作用。在城市環境方面,2015年,哈爾濱市啟動了城市精細化管理百街萬點促升級活動,該項活動以街路作為整治重點,提高了管理標準,進一步美化了城市街道。除此之外,哈爾濱市根據四季不同的特點,制定不同的保潔方案,春季“整治修復”、夏季“優化升級”、秋季“銜接拓展”、冬季“鞏固保障”,城區主干街路實現了環衛機械化作業全覆蓋,垃圾密閉化運輸率達到了100%,實現城市管理格局可控、穩定。隨著信息化應用在城市管理的范圍不斷擴大,哈爾濱市以智慧城市為發展目標,在管理手段上不斷創新,以12319城市管理熱線為重心的數字城管平臺,搭建了城市管理內部的四級(市、區、街道、社區)全網網絡平臺,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收集和整理城市管理信息,按問題屬性進入智能化業務流轉程序,擴大城市管理的范圍。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客觀真實的評價管理責任主體,形成監督評價的倒逼機制。
二、哈爾濱市城市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哈爾濱市在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城市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首先,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高。哈爾濱市的城市管理雖然已經摒棄了粗放的管理模式,向精細化管理推進,但當前的精細化管理水平不高,仍然是強調大而全,而忽視小而細,如當前由于地鐵2號線、3號線及多處地下綜合管廊同時施工,交通的疏導工作沒有及時跟進,導致堵車成為早晚高峰的常態。其次,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欠缺。目前哈爾濱市針對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文件較少,主要是針對城市管理的某一方面如市容環境衛生、道路管理方面的條例等,對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涉及面不足,且法律效力不強,停留在地方條例層次,尚未形成健全的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出現了一些影響城市形象的現象進行處理時,相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依據,造成無法可依。第三,政策實施落實不到位,因地制宜政策效果不明顯。由于哈爾濱市是中國最北部省會城市,城市管理的發展模式更多借鑒先進城市的經驗,在借鑒的過程中融合哈爾濱市自身城市管理特點不足,在城市管理精細化發展的理念和宗旨上進行推廣,但具體的實施細則頒布較少,進而政策落實出現偏差。第四,智慧化管理發展較弱。哈爾濱市自2013年開始建設智慧城市,但目前處于初級階段,在城市的精細化管理的覆蓋范圍較窄,在有收益類的領域發展較快,如劃片停車收費的數字化,而在公益類的領域應用較少,甚至一些領域智慧化設備成為擺設。第五,居民素質較低。哈爾濱市創建文明城市的時間較短,市民的文明意識有待提高,當個人利益與城市管理出現矛盾時,一些影響城市形象的行為就會出現。如在部分小區存在民宅商用、擠占公共綠地、私搭亂建現象。
三、推進哈爾濱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一)推動各部門信息資源共享
城市管理要實現精細化,不是一個部門的努力就能實現的,需要社會各個部門共同努力。要整合執法資源,完善精細化管理機制,各職能部門要劃清各自的職責權限,避免出現交叉管理和無人管理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城市各部門要建立信息資源的共享,進而實現信息資源的交換和業務的協同機制,將各部門分散、孤立的數據整合起來,為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如城建部門在對城市道路規劃時,需要依據住建部的住戶信息、公安部的人口信息、交通部的道路信息等多部門的信息綜合測算,實現道路的合理規劃。
(二)運用大數據搭建信息化平臺
對于哈爾濱這樣的大城市,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要創新管理模式,實現集成創新,充分運用大數據手段所具有的智能化、智慧化的信息處理的特點,降低運行和管理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如在交通管理方面,可以綜合交通擁堵點和購車分布點的數據,分析不同時段可能出現擁堵的情況以及時配備合理數量的交通執法人員和對重點路段加強管理,這樣對治理交通擁堵起到明顯效果。同時,要加強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實施大數據戰略,加大推進城市社區的網絡化管理,科學合理地劃分網絡,以完善哈爾濱市網絡化的建設。
(三)建立嚴格細化的標準體系
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整合、分工、細化是必要的,可以通過制定明細化管理標準和建立標準化體系,從工作流程、崗位要求、服務質量、評價考核等方面對于城市管理進行規范。建立各類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指標體系,在精細化管理的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精細化管理的過程、細節、基礎、效果。如在建立評價考核體系時,要依據城市管理的內容先進行大類劃分,大類下再劃分小類,詳細而明確的規定標準,依據科學、客觀、可操作性的標準進行評價。
(四)完善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建設
城市管理要從以行政手段為主向法治化轉變。哈爾濱市要完善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建設,一方面要在城市管理的空白領域加快立法,使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城市建設、城市交通、違章建筑、市容市貌、食品安全等都納入到法律法規的框架中,形成較為完備的地方性城市管理法規體系,避免出現執法過程中的變通和特權現象;另一方面,要及時修訂法規條例,不僅對已經過時的法規條例進行修訂,還要結合城市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補充,使現有的法規條例與時俱進,尤其是對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水、電、熱等方面的價格調整,避免出現漲價及時調整,而降價滯后多年才調整。
(五)營造全員參與精細化管理的氛圍
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涉及到城市中的每一個人,是全面化的管理。要健全公眾參與機制,保障市民的參與權、知曉權、監督權。在市民參與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平臺,搭建好哈爾濱相關的公眾微信號,拓寬公眾對城市精細化管理建言獻策的渠道,通過這種方式讓人人都能參與到哈爾濱市的城市管理中。在社會組織參與方面,政府部門要認識到社會組織在承擔社會事務的重要作用,適度的吸納其參與城市管理中,發揮社會組織的民間性和專業性。新聞媒體要注重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宣傳,突出精細化管理要實現理念、模式、內容共同精細化,通過宣傳使各行各業和廣大群眾認識到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城市軟環境改善的重要組成部分,向不良陋習說不,向文明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