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俊
北京市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
引言:在對人員密集場所的內容進行分析期間,發現其具有面積大的特點,在同一時間聚集的人員數量比較多,其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就會產生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等各項風險。在開展消防安全工作期間,人員密集會為其增加工作難度,如果沒有及時處理火災事故,不僅會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威脅,也會對社會秩序產生影響。這就要做好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在第一時間排除安全隱患,保障各項活動安全順利開展。本文從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展開闡述,針對如何正確落實消防監督工作進行全面探討。
(一)缺乏充足的消防監督工作人員。即便我國人口數量比較多,但是實際從事消防監督工作的人員數量比較少,導致難以高效在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消防監督工作。正是如此,消防監督工作難度逐步增加,在實際落實各項工作期間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消防監督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二)人民群眾缺乏消防安全意識。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各個城市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導致人員密集性顯著提升。但是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比較低,忽視消防安全防范工作的開展,缺乏消防常識以及消防設備使用技巧。在此種狀況下,一旦產生火災事故,將會亂了秩序,在無法自救的基礎上,就會對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影響。
(三)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監督管控機制。即便我國有《消防法》明確各項消防監督問題,但是在實際對其進行應用期間,各項執法細則需要進行細致劃分,在保證各個區域經濟利益的同時,還要為其提供法律支持。
(四)人員密集場所裝修材料消防性能有待提升。主要就是因為技術和建設成本等多項因素對其的影響,導致選用的防火材料比較少,不僅難以滿足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建設要求,也會埋下諸多安全隱患。
(一)加大消防監督人員培訓力度。在實際開展消防監督工作期間,消防監督人員發揮著主體作用,為了能夠提升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質量,就要逐步加大消防監督人員培訓力度,以此來達到提升其專業能力和強化責任心的目的[1]。消防安全監督工作與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健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都具有直接關聯,但是因為人員數量多、范圍大,導致實際開展消防監督工作具有一定難度。消防監督人員自身也要認識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每一個環節和每一處細節的監督工作,在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的同時,將消防監督工作落實到實處,保證實際制定和采取的消防監督工作方案具有時效性和可靠性。
(二)落實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安全責任制。消防監督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期間,要充分利用法律的手段,來明確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的責任和義務,在對具體消防監管行為進行規范的同時,全面提升消防檢查工作效率。基于此,在始終遵循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安全責任制的各項要求,注重檢查和監管消防監督期間的各項違規行為,并要逐步加大查處力度,通過這樣的方式全面排出火災隱患,保證人們安全。此外,還要從經濟、法律、行政各個角度入手,著重強調消防監督工作的必要性。
(三)高效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工作。對于消防安全而言,其不僅僅只是消防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必然選擇。在實際開展消防監督工作期間,結合城市消防安全監管工作要求,高效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工作,以此來幫助社會中人民群眾正確認知消防工作,在強化人民群眾安全防范意識的同時,從源頭處解決的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存在的各項不足。因此,消防監督單位將每一項監督管控工作內容,與實際狀況進行全面結合,在大范圍宣傳消防知識的同時,使社會各界交換機參與到消防安全監管工作中。
(四)保證人員密集場所管理工作具有規范性。一旦在人員密集場所產生火災事故,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就會產生難以現象的后果,火災安全事故會造成經濟損失,也會擾亂社會秩序。這就要在日常開展消防監督工作期間,保證人員密集場所管理工作具有規范性和標準性。
一是在人員密集場所裝修方面,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對其裝修實際應用的材料質量和性能進行檢驗,并要保證材料質量報告滿足標準要求[2]。如果在此期間發現不達標或是易燃易爆的裝修材料,就要及時對其處理,全面排除安全隱患,直到整改后的裝修材料具有安全性,才能對其進行使用。
二是做好消防設施監管工作,為人員密集場所配備齊全的消防設施,如配備消防栓、水管、防火門等消防設備。這樣即便產生火災事故,也能在最佳搶險救援時間內進行處理,防止大范圍的擴大火災;同時也要定期開展消防設施故障排查工作,保證消防設施長期處于安全使用狀態。
三是科學合理設置消防安全通道,并要保證消防通道有比較醒目的標識和指示路線,保證每一個區域內都能通過辨認標識找到消防通道;禁止出現在消防通道堆放雜物的現象,一旦發現此項問題就要對其嚴肅處理。對于人員密集場所而言,還要設置專項的消防通道,保證在發生火災之后,消防隊也能第一時間進入到火災現場進行處理,防止因為堵車等問題,延緩最佳火災救援時間。
結束語:總之,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備受關注,為了能夠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就要在掌握產生消防監督問題原因的基礎上,采取多種解決方式,在保證消防安全的同時,最大程度上降低發生火災事故對人們安全和社會整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