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富
【摘 要】書法作為文字的衍生品在我國已經具有悠久的歷史,中國書法在藝術表達層面不僅僅是具有記載、敘述的功能,同時也具有表達書寫者精神意識和思維的能力。從視覺傳達的視角來講,中國書法這種利用視覺符號來表達多種信息的藝術形式,正是其外在表現。本文從視覺傳達為出發點,對中國書法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以及功能的具體體現做系統分析,同時強調了中國書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性。
【關鍵詞】書法;平面設計;視覺傳達
一、中國書法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在平面設計過程中,將單純的中國書法作為一種元素融入到設計層面,它除了可以表達書寫層面的涵義以外,同時也兼具了圖形的視覺表現,也就是說,在其本體功能上要同時具有文字的敘述功能和圖形的視覺張力,是設計者的一種精神意識和思維表達的設計體現。所以在平面設計中,我們要吸取書法文字中的精華,把作者想表現的設計意圖從書法中所蘊含思想精神以及文化內涵、審美內涵等自然地轉換成平面設計中的語言圖形。
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由于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可能會有所偏差,所以,設計者如果把同一種對象作為載體,想要表現的思想可能會出現千差萬別,這是人們通過可視的甚至是具象的輪廓領悟到設計中的圖形所要表達的內涵,這種現象可以使得人們對設計語言產生模糊。而書法文字在平面設計中作為一種圖形語言,它表現的就不僅僅是是傳遞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一種精神,一種文化。每個文字背后都有一段歷史,每個文字也都有特定的意思和意義。文字,除了是一種語言,更是記錄了歷史每個時期的不同文化,承載了人們要表達的思想。而書法作為一種書寫文字的載體,無論書法的筆墨、章法、干濕、線條等都具有它內在的精神含義,書法文字在設計中已經作為一種表現功能,成為展現中華民族的的思想文化和幾千年歷史文化的一種符號。在平面設計中,書法的表現形式不僅僅只是用線條來表達了,設計中,書法的顏色可以渲染可以吸附,紙質可以平鋪可以裁減甚至可以揉捏,而書法的工具也可以是其他各種物體。所以,和傳統書法相比較,平面設計中的書法,藝術形式感更加多樣化,更加豐富。
二、中國書法在平面設計中的功能
這里所說的書法在平面設計中的功能多體現在表意層面,表意在語義學概念里是用來表現概念或事物的語言符號與它所表現的概念或事物之間的關系。表意是人類現實的自然層面向文化層面的轉化、強調表意功能就是強調影像的產生不是現實的自然顯現,而是一個創造過程。在平面設計中,書法作為圖形符號,不僅有傳統的水墨特征和表現手法,而且通過現代平面設計中的視覺語言方式處理,所想要表達的形式更具現代特征和吸引力。
從視覺傳達的角度來分析,書法符號與圖形結合可以看作是把圖形符號和表達意義相結合的表現,“圖形和意義雖有區別卻可以結合起來,第一,由意義去創造圖形,即先立意再根據創意的特點和表達意義的要求去尋找選擇加工組織探索或創造結合的形式和形象,使之成為該意義的載體。以及導標該意義的象征。第二,用圖形去吸引意義。要求圖形的創作者賦予圖形一種引人注目的魅力,受人歡迎的品質、容易接觸的環境等,使圖形有能力在人們的直覺中、認識里或應用后找回對自己的意識和評價。第三,圖形的需要者在觀察、分析比較和選擇圖形的過程中,把自己的知識經驗、好惡投射到圖形上,和圖形的構成要素及其整體效果對應起來,從而產生對圖形的認識和判斷。”
視覺傳達的效果要求文字和圖像的組合設計的形式,是為了建立一種信息的展示系統,并以此來表達某些概念,淡化另一些概念,引導讀者接觸、跳過以及完全理解這些作品書法和圖像作為兩中截然不同的信息傳遞工具,只有做到彼此互補,書法和圖像才能搭配出最佳的視覺效果。如在《文字的感情》中,把書法文字和圖形-文房四寶聯系在一起,展示出來雖是書法卻更像是畫的山水風云四個字,營造出一種水墨般的意境。作者在設計中選擇人們熟悉的書法,利用書法中墨色的濃淡枯濕,和文房四寶的圖形結合起來,營造出的層次感強烈,畫面豐富的形式美感,使作品不僅具有文化傳播的功能,更把觀者帶到一種熟悉的想象中去,產生自己的判斷。在這個設計作品中,文字已經作為一種圖形元素,文房四寶也賦予了觀者一種熟悉的環境讓觀者隨著人們自己的記憶認識自然而然的想象成文字的一部分。
總之,把書法在平面設計中,更多的是強調書法中提煉的線條語言和文字內涵如何以點、線、面的形式構架出新的布局以及如何將書法中的筆墨意趣融合到設計圖形中進行分解再加工,產生新的視覺效果而達到作者所要表現的另一種引人注目的綻放光彩的魅力。
三、中國書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書法作為文化的傳承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現在我們知道,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時代精神和風格特色,所以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不斷的創新前進。在信息時代的宏觀背景下,我們應該以更遠的國際視野角度去重新審視世界的發展和中國文化的延續。在設計中書法的文化通過線條、筆勢、章法展現出來,在與現代設計結合后形成一種新的語言形式。此時的中國書法已經不是傳統的書法,而是我們用心、用意識去感悟和理解中國書法,并從藝術中發現闡述書法的特質。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構思本身是較理性和富于邏輯的,但表達的意義卻多是感性和富有情理的。它只用了書法當中筆觸和墨的元素,對文化進行了解讀。所以,我們對中國書法文化進行繼承和創新時,具有一定的對不是事物本身的事物進行了假設可能性。我們會通過混合、篩選、分離、提取具有可利用價值的信息和形態要素,再結合有效的形式法則和恰當的表現手段,根據藝術內容的需要重新組合形態要素,從而產生新的信息訴求和嶄新的視覺傳達表現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王作新.漢字結構系統與傳統思維方式.1999.10.
[2]尹定邦 .貢布里希論設計.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11
[3]阿恩海姆,藤守堯譯.藝術與視知覺.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尹定邦.圖形與意義.湖南,湖南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11.
[5]何潔..廣告與視覺傳達.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