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國權
摘 要:目前國家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培養學生的情感教育已經成為每一個教師所肩負的責任。數學教師也要嚴格按照學生情感的發展規律將情感教育靈活地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將對小學生教學的情感教育作出一系列論述。
關鍵詞:情感教育;重要性;師生交流
情感教育在教學中占據著主要地位,沒有情感就沒有成功的教育,因此,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采用情感教育,要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中,遵循學生情感發展的特性,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動力。
一、情感教學的重要性
在平時生活中,情感交流是人們表達內心想法中最重要的一個表達方式,但兩個人的情感交流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如果一個人的情感不好那么必定會影響與他交流的另一個人,同樣的好情感也是會傳染的。因此,在數學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盡量與學生多進行互動,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這樣不僅使課堂保持在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更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在學校教學中,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最平常也是最為重要的關系,它對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著極大的作用。在課堂上,始終充滿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語言與肢體動作來為學生講授知識,這些語言和肢體動作都是在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對課堂給予更多的注意力,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每一個人都具有自己與生俱來的情感,因此當教學與積極的情感融合起來,從心理上激勵學生產生參與學習的情感,因此學生在情感教育下愿意主動地去學習,是提高教育教學時效性的關鍵所在。
二、加強師生交流,增進師生情感
學生都是受情感所支配的,當學生喜歡一名老師時,那么會把對這名教師的喜愛之情延伸到他所教授的課程中,因此,數學教師想讓學生對數學投入更多的精力,必定要先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對自己進行改變,讓學生喜歡自己。數學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平等尊重每一個學生,但是要注意對每一位學生都能平等地采用情感教育,不能只對優等生運用情感教育,而學困生卻另眼對待。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困難時,適當地去引導學生解決困難,在解決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積累經驗,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并在教學中多給他們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對數學建立起足夠的自信心,體會到其中的樂趣,經過這樣長期的積累,數學成績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數學教師在課外也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融入學生的生活中,這樣不僅使師生之間的情感更加深厚,還能在無形中使師生之間產生一種凝聚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設計情感活動,開展情感教育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只顧著給學生講授知識,每天只是進行死板的課堂訓練,使課堂氛圍過于沉悶死板,學生對與數學課堂產生排斥心理。情感教育能讓學生對學習提起強大的信心和動力。
情感教育是面向學生開展的,因此要考慮每一個學生的感受,只有使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參與到活動中,才能產生情感教育的作用,使學生在情感教育的影響下促進自身發展,情感教育不只是面向師生的,也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計一系列的情感活動,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開,作業與平時的表現相結合,每天評出一個“優秀小組”,使學生之間建立起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戰友”情感,在合作過程中,學生之間不同的思維進行碰撞,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思維碰撞。為了獲得“優秀小組”的稱號,學生之間合作交流,培養了學生之間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精神,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活動中的情感。
四、培養學生學習情感,促進數學教育
當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情感之后,便會生發學好數學的責任心,會在自己沒有完成學習任務時感到內疚與自責,從而會對數學更加地用心學習。因此,數學教師要學會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感,時刻激勵學生,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責任心。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教師要時刻關心學生情感狀態的變化,在學生情感低落時多給學生一些信任與期待,讓學生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從而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更加有信心。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階段,情緒沒有那么穩定,雖然年紀不大,但受當代社會環境的影響,心理早熟,情緒波動較大,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渴望與別人進行情感,希望在與教師交流時得到教師的肯定與鼓勵。數學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針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建立起對數學的情感,有著發自內心的責任心。
總之,數學教師要注意學生情感的變化過程,注意觀察學生情感發展的規律,不要認為課堂只是講授知識的地方,要將課堂看作是與學生情感交流的平臺,主動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發揮情感教學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姍.讓“情感”之花開滿課堂:小學數學中的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2(4):66-67.
[2]王群.情感決定學生成敗:淺談情感教育對小學數學教學影響[J].科技信息,2008(1).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