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須剛
摘 要:談及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訓練,不少教師僅僅停留在看圖說話的層面。真正的口語交際訓練應該是建立在尊重兒童的基礎上,以兒童為生活實踐為背景,以提升學生交際能力為目標,以兒童操練為主要形式,通過創設交際情境,以實現言語訓練、交際能力和習作教學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生活化;情趣;操練;習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基于口語交際訓練的重要功用,理應在教學中得到重視,可在實際操作中卻常常被教師所忽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從教材層面上看,部分口語交際內容簡單,知識容量小,不能激發教師深入探究的興趣;從教師層面來看,部分教師認為口語交際無實質性教學內容,見效慢,教師往往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從學生層面來看,由于學生詞匯知識儲備不足,在實施口語交際課堂的教學時,常常會造成學生口語表達中斷的現象,加之教師不夠重視,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不高。諸多原因造成當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升。
如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訓練實效性?簡而言之就是“生活化”,這是口語交際訓練的應然指向。
一、生活化指向情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口語交際的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教師要根據口語交際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善用風趣幽默的語言,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努力營造口語交際的和諧氛圍和自由表達的課堂氛圍。同時要學會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口語交際的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口語表達特點,讓學生以放松和自信的心態積極地參與口語交際課,讓學生在輕松、富有情趣的口語交際課堂中,學會無拘無束地表達思想感情。
1.堅守童心
擁有童心,你便會擁有孩子。作為教師,要秉持一顆童心,做一個快樂的“小頑童”,學會蹲下身子看孩子,與孩子說心里話,一起游戲學習。教師以學生平等身份參與和適時鼓勵,對學生而言影響力極大,成為他們輕松口語交際的催化劑,是保護學生口語交際的自尊心、自信心,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基石。
如,在設計《學會勸阻》的口語交際話題時,教師通過課件在大屏幕展示出春節期間放鞭炮的背景,在課堂還布置草堆等道具,教室成了一個輕松的近似實際生活的交際場所。在教師的口語交際指導下,師生主動參與其中,通過自己的口語表達方式和同學進行溝通交流,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課堂上孩子樂此不疲,課堂效果不言而喻。
2.把握內容
課本中口語交際內容是豐富的,有《說話要注意姿勢》、有《講童話故事》、有《學會勸阻》、有《超市購物》……內容不同,訓練的立足點是一樣的。那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如,教學《超市購物》口語交際話題。首先,要在教室創設一個生活場景。超市購物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中時常接觸到的事物,大家有很多經驗可以溝通,有很多話可以交流;其次,在超市購物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問題需要求助,那么應該如何向他人求助呢?需要教師啟發引導。最后,在求助過程中要怎樣有禮貌地與售貨員溝通,這些都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最為基礎的口語交際技能。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時候,要注重生活細節,以學生的需求來進行思考,選擇符合小學生交際需求的交際內容和方式。除了課堂模擬生活情境,教師可以利用家庭與社會資源來進行綜合性的學習活動,擴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教師要增加與家長溝通的次數,充分開發家庭與社會的資源。
3.揣摩語言
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教師要用兒童化的語言與孩子對話。評價時也應該注意使用激勵性評價語言,激發孩子們口語交際的勇氣,增強孩子們口語交際的信心,要多一點賞識,少一些指責。對于學生的發言,要善于捕捉其中的“亮點”,進行激勵性的評價,提高他們語言表達的勇氣和信心。在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規范孩子們的語言上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這樣評價學生:“對,就是這樣,平時怎么聊的就怎么聊!”“敢于高舉小手表現自己了,真好!如果能說得更流暢些,就要超過老師啦!”“你很大方,說話時眼睛總是盯著對方,他說話時,你能認真地聽,并及時做出回應,大家都應該向你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少指責,多贊揚,讓學生感受到口語交際課有情趣,學生便會興趣盎然參與其中。
二、生活化指向操練
操練是口語交際生活化最直接的呈現方式。脫離了操練,口語交際就成了一紙空談,課堂也成了無效課堂。因此,教師在操練前需對內容進行精確的目標定位,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通過創設適合的生活交際情境,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的操練才是最有實效的。
1.目標精準
蘇教版教材在每個單元都安排了口語交際內容:有培養說話坐姿的,如《說話要注意姿勢》;有講故事的,如《講童話故事》;有勸阻不正確行為的,如《學會勸阻》;有教玩游戲的,如《教你玩游戲》;有訓練孩子轉述能力的,如《學會轉述》;還有訓練溝通能力的,如《超市購物》……類別不同,目標定位不同,訓練的側重點也就不一樣。如《說話要注意姿勢》重在指導學生與人交談應當注意適當的姿勢,做到大方、端正、不隨便;《講童話故事》講童話故事注意故事意思要講清楚,同時要求注意傾聽;《教你玩游戲》注意說清楚游戲的名稱和玩的方法,要求教的同學要說仔細,聽的同學要聽清楚……
因此,對于口語交際的內容,首先教師要對內容進行認真研讀和分析,確定本次交際的教學目標。有了精準的目標定位后,教師在口語交際課堂中要強調組織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口語交際的互動,加強教師在雙向互動中的調控作用。建立在目標定位精確前提下的操練才是最有實效的。
2.要求明確
對于每次的口語交際訓練,教師要根據內容和目標,對學生操練要有明確的要求。首先注意儀容神態,操練的同學注意模仿人物語氣、動作、神情,眼睛看著對方,靜靜地把對方的話聽完整,不隨意打斷對方的陳述,也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等;其次,要注意理解分析,正確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并作出相應的回答;再次要注意回應,要聽明白對方的話,就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說想法,提建議。endprint
3.操練有效
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口語交際要求,教師就要在口語交際課上注重對學生進行聽說演評的訓練。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引導者的位置,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適當指導。由于小學生的口語詞匯知識和閱歷較少,必然會有口語交際的困惑,因而教師通過禮貌用語,對學生口語交際的方式、態度、禮儀等各個方面進行及時指導。其次,口語交際課堂聽說演評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習自主學習口語交際的自主性,當學生在課堂上遇到口語交際的問題時,教師應通過口語提示和對問題的探究等方式,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三、生活化指向習作
口語交際訓練不僅僅是一種傾聽和表達能力的訓練,也是一種跨學科、多元化融合的教學活動。口語交際訓練和習作教學有機融合,對于語文教學來說起到了舉一反三、相輔相成的效果。
1.引導觀察
課本中的口語交際訓練通常是文字和圖片的結合體。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前首先要做的工作與習作一樣,也需要學生觀察。因此,口語交際訓練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明白圖意,這與習作指導的觀察是一脈相承的。
如,教學口語交際《學會勸阻》內容時,我引導學生觀察,圖上有哪些人物?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心情怎么樣?突然遇到什么情況?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呢?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天氣?通過這樣引導,在學生腦海中就出現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把這些靜止的畫面連起來,融進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那不就是一個鮮活的故事嗎?
2.注重體驗
在低年段,教師在選擇口語交際主題的時候要秉持著簡單有趣的原則,可以培養學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質。在話題選擇方面可以選擇《我幫媽媽捶捶背》《今天我當家》等話題。這些話題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還能夠滿足其學習欲望。處于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擁有比較強的模仿能力,擁有更加明顯的自我意識,并且對事物也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為此,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生便有了生活體驗,頭腦中積累的素材便會變得豐富充盈。
3.演寫結合
針對低年段的學生特點和年段要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表演性較強的話題,比如《做個清潔小衛士》《今天我是升旗手》《我幫媽媽洗襪子》等,讓學生可以在情境表演的過程中快速融入角色開展現場口語交際。這些生活話題的呈現,學生表演起來便顯得輕松自信起來。無論是演員和觀眾,都顯得非常投入。在一輪輪演練中,劇情的細節在學生的頭腦中變得更加鮮活立體,課后習作也變得容易多了。這個階段習作的過程實際上是對口語交際的相關要求再一次進行強化,可謂是一舉兩得、相得益彰。
打造生活化的口語交際課堂是口語交際訓練的應然指向,要求教師在口語交際訓練過程中,從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出發,善用風趣幽默和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積極性,創設生活化的口語交際課堂情境,學生在一系列生活化和情趣化的口語交際活動中,語文素養切實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大偉.建設理想課堂[M].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2007.
[2]張康橋.上好語文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3]谷傳華.兒童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