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怡
摘 要: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閱讀教學中要把握語言文字運用構成要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要探尋有效發展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策略,從而整體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水平。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言文字運用;策略
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文字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重視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發展,掌握語言運用的規律。
一、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構成要素
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認知發展特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個階段學生感知目的性逐漸加強;分析綜合能力不斷提高;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有很大的發展。要探究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構成必須要以學生認知發展為依據。根據學生認知的特征,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構成要素應該分為以下三種。
1.識別和獲取
首先語言材料的獲得就要識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可以舍棄的。識別和獲取是發展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前提,學生只有在分清楚哪些是有意義的材料哪些是無意的材料,才有可能談理解與運用。
2.記憶和加工
識別和獲取資料以后就需要對文字內容進行記憶。根據記憶的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一種是文字本身,一種是文本意義。記憶和加工能力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中的關鍵能力。因為加工能力是實現語言文字輸入和輸出的關鍵環節,沒有加工也就沒有所謂的運用,而記憶能力是為了下一次理解和運用做準備。
3.理解與運用
語言文字的積累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如果單單是提取語言文字材料而不加深理解,那積累的知識將一無所用。通過加工和記憶的文字要轉化為自己內在的知識,才是語言文字積累的目的。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古詩,通過加工和記憶,學生能夠記住,但是如果對詩句不能理解那也就談不上運用。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學會理解文字材料,將已經加工組織好的內容,正確地表達出來。語言文字運用才是提取文字信息的最終目的。
二、閱讀教學中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訓練的有效策略
整個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閱讀教學也是發展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有效發展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應當遵循以下幾個策略。
1.重視基礎積累
發展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前提是學生對好詞好句要有量的積累,也有質的積累。閱讀教學中往往一個詞或者一個句子的理解就會讓整個文本的意義不同,這時學生就需要學會整合這些詞句。
在教授《愛如茉莉》這篇課文時,原文中有這么一段話:“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課堂上,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最想說什么?有的學生能抓住“悄悄地”“探”“靜謐、美好”,體會爸爸媽媽之間平平淡淡、默默付出的愛,有些學生就抓不住重點。閱讀教學中要很好地將詞句理解貫穿,讓學生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好理解文本,為語言文字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2.快讀細讀結合
閱讀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對文本進行快讀和細讀。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應該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
快讀是指在短時間內從文本提取重要信息,這樣有利于學生獲取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如江蘇省溧陽市史雪芬老師在教授《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時,從一個貫穿全文的線索問題:如何體現彭德懷愛大黑騾子?讓學生進行文本的快速閱讀,這樣就培養了學生識別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師: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讀課文從哪些句子里可以感受到?
生:“有時候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它吃完。”
師:能指出具體字詞嗎?
生:“撫摸”“悄悄地”。
師:還有嗎?
生:“彭德懷深情地望著……走出了草地。”
通過快速閱讀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文本,長時訓練,就能夠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除了快讀,細讀也是不可缺少的,也可以說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找出優美的詞句,找出文本的主旨句,帶領學生進行分析,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薛法根老師在教授《黃果樹瀑布》時,通過分析瀑布聲,引導學生對文章主旨進行理解:
師:如果不寫剛進入景區……能看出游覽順序嗎?
生:能,聲音中暗藏著游覽順序。
師:聲音中可以看出感情變深了。形容聲音的都是比喻句,能找出來嗎?
生:可以。
師:聲音不但動聽,而且越來越響。聲音里面蘊含著什么呢?
生:聲音可以陶冶情操,會給人震撼。
師:面對自然心胸自然會寬廣,面對大海會心胸開闊,這就是陶冶情操,這也就是黃果樹瀑布給我們的美的享受。
3.閱讀寫作結合
讀寫結合是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以“讀”促寫,以此來達到發展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目標。教學中主要針對閱讀內容來進行寫作訓練。可以是仿寫,也可以是閱讀感悟。寫作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高低的最常見檢驗方法。課堂上,教師經常將寫作穿插其中。蘇教版五年級《黃山奇松》這篇課文中,教授最后一段“它們或屹立,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或臥;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時,往往會進行仿寫。在讀寫結合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語言文字能力肯定會提高。
總之,閱讀教學中有效發展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應以學生為本,切實關注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發展。通過加強語言積累,快讀細讀結合,閱讀寫作結合,促進文本語言內化為學生的語言,穩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蒙芳奇.閱讀教學中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訓練的有效策略[J].素質教育論壇,2016(12):41.
[2]王娜娜.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