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恬
摘 要:近半年來,《朗讀者》火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一個人一段文,集名家名段之大成,用朗讀傳播經典,賦予文字以鮮活真實的生命,感受文化的厚重與直擊心底的力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到:“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和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基本能力。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再一次成為社會的熱議詞,我們再次審視了閱讀對于人類精神世界的重要意義與影響。
關鍵詞:班級;課外閱讀;探索
我校作為兒童全息閱讀課程基地,倡導全時空、全領域、全人員、全素養,致力于通過改變傳統的閱讀思維方式,讓閱讀更好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個班級我從三年級開始接手,開學上語文課課堂氛圍總是略顯沉悶,愿意大膽表達的孩子寥寥無幾,下課了能靜下心來閱讀的孩子更是零星幾個。如何激發班級孩子的閱讀興趣,構建班級課外閱讀共同體,讓課外閱讀指引孩子們更好地學習與生活,我陷入了沉思。
一、海豚書灣,外修于形
環視教室一周,由于班級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空間構造,我們班是全年級唯一一個沒有小書屋的班級,而好的習慣養成文化布置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將僅有的教室面積布置得有書香氣息,讓孩子愿意在這里靜心閱讀呢?我想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溫馨的讀書角,成立讀書俱樂部。一個人的智慧總是有限的,讓孩子們參與讀書角的設計、讀書條例的制定等具體措施才能讓他們真正愛惜讀書角。于是我們利用一節閱讀短課來進行思想聚焦。孩子們建議將中隊讀書俱樂部劃分為五大俱樂部,與班級管理的分組相結合,分別為小珊瑚、小貝殼、小海螺、小海魚、小海星俱樂部,并由每個俱樂部選擇一個主題:愛、成長、自然、歷史、科學,劃分讀書角相關區域,分對主題進行布置,這樣既可以保證讀書角書目選擇較多,又可以讓每個主題俱樂部各有特色。閱讀之門就此開啟。
二、學科整合,內化于心
閱讀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可以滲透到學科的方方面面。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內在驅動力,我想著是否能整合學科資源,讓課外閱讀更加深入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三年級非常幸運,副班主任是位美術老師,屢次稱贊班級孩子想象力豐富,繪畫水平高,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我腦中閃現,為何不把握孩子的長處,將閱讀與美術相整合呢?剛巧那會兒正在共讀《長襪子皮皮》這本書,書中皮皮率真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對于皮皮的外貌描寫作者更是詳盡細致。于是美術老師結合剛上過的畫人物的單元課展開,抓住人物變形夸張的特點,上了一堂課《畫筆下的皮皮》,從品讀文字到創作圖畫,孩子們有動有靜,沉浸在其中,一節課結束,45位孩子的作品構成了小海豚中隊獨有的皮皮畫冊,成為一份獨一無二的收獲。孩子們不斷收獲到了閱讀的樂趣,也有了更多創作的欲望。閱讀不斷挖掘了孩子們的內在潛能,從興趣出發,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學科綜合素養,更改變了他們日常的學習活動方式。
除了提高孩子們的學科綜合素養,閱讀不僅重視外延,更重要的是它的內涵。閱讀是為了指向更好的生活。我想為何不能從閱讀出發,與班隊相整合,去解決班級孩子所遇到的特有的困惑呢?三年級的孩子處在成長的轉折期,是思想意識、行為習慣培養形成的關鍵時期。而《長襪子皮皮》正是皮皮這個孩童的成長歷程,與班級孩子現階段的特點相吻合,于是我們開展了“我和皮皮共成長”的主題班會課,給皮皮創編了《皮皮之歌》,把皮皮的快樂分享給所有人。針對皮皮的拖地方式,孩子們提出日常生活中班級打掃時適用的方便簡潔的打掃方式,班級每位孩子都有了切身體驗,教室衛生整潔了許多。就皮皮撿垃圾的行為,孩子們提出了要將廢物創造性地二次利用,但是要注意干凈衛生,學會了將廢棄物分類回收。全班學生還一起制作了簡易收集盒,專門用來收集學習中的小垃圾,值日生反映打掃衛生方便了許多。就皮皮晚上睡不著撞墻的行為,孩子們提供了很多有助于睡眠的溫馨小妙招。就皮皮到朋友家做客時不禮貌的行為,孩子們用情景劇的方式表演出來,并介紹了很多必要的餐飲作客禮儀,爭做有禮貌的孩子,閱讀讓孩子有了更多切身體驗,對他們的生活有了更多有意義的幫助。
三、家長傾力,潤澤于行
看到孩子們因為閱讀,知曉了更多人間百態,更靜心專注于學習,家長們樂在其中,也更愿意花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往往能潤澤彼此的心靈,借助文本去表達一些內心的細膩情感。于是就有了我們班的閱讀日記,家長寫上看完書后的感受,孩子也寫上看完書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得到碰撞,智慧產生共鳴。班級的一位爸爸看完《長襪子皮皮》后,給孩子寫了一封信,其中有一段是這么寫的:“孩子,看完書我猜你一定很羨慕皮皮,她自由、無拘無束,有用不完的金幣,可以做所有她想做的事。但是孩子,在我眼里,皮皮雖然快樂卻是個可憐的孩子,她沒有父母,沒有你幸福,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不加修飾的言語卻道出了心底從未表達過的情感,一股暖流蕩漾在父子之間,孩子更在閱讀的過程中辯證地看待人物,了解了父母對自己最濃烈無可替代的情感,也更順利地度過了這個有些許叛逆的時期,親情與愛總是最能打動我們內心的力量。
一個人的氣質里,藏著他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打造班級課外閱讀共同體,真正讓閱讀更鮮活起來,讓全班同學都參與并融入進去,在閱讀中思考,在分享中成長!
參考文獻:
[1]許小云.試論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
[2]楊錦繡.讓科學教育點亮語文教學培育創新人才[J].成才之路,2013(8).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