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曉
【摘要】文章以我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為分析對象,首先介紹了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的現狀,接著分析了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建議,以便可以更好的推動我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發展。
【關鍵詞】藝術設計 ?教育 ?學生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024-02
在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工藝美術教學非常普遍,而且與各行各業都發生了密切聯系,例如,藝術設計、裝飾裝修等等。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我國藝術表現形式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發展趨勢,各大院校面不得不對已經延續了多年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推動我國藝術設計專業上一個新臺階。
一、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的現狀
第一,學生的整體素質并不高。近些年來,在利益驅使之下,藝術設計已經成為了搖錢樹,人們不再追求藝術設計內涵,即使沒有興趣也會紛紛報考該專業,最后只是浪費了自身時間,沒有學到真正本領。出現這種狀況與我國當前招生政策息息相關,因為藝術類院校招生需要專業成績非常優秀,而對于文化課要求非常低。這些規定就使得文化素質較低的同學可以有機會到藝術院校進行深造。許多國外藝術學家已經認為我國藝術專業教育已經不可能培養出藝術人才,甚至已經不再具備教育功能。藝術專業教育是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企業所生產的并不是優秀畢業生而是獲取更多利潤,因此也根本不可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第二,教育體制相對落后。就我國當前藝術設計發展而言,各類設計無非是在學科上添加與藝術有關的課程。例如平面設計、動漫設計、服裝設計等等。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們在職業領域的范圍也在不斷拓展,藝術學科設置已經跟不上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目前,許多藝術院校在藝術設計學科上設置幾乎都是一模一樣,這就使得人才培養非常不到位。我國當前實行的藝術教育體系是上世紀70年代體系,這種教學體系機械而且枯燥,對于學生教學千篇一律,這就使得學生設計也千篇一律,無法達到創新要求,不適應社會發展。
第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沒有有機融合在一起。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時間相對較晚,都是在傳統工藝美術基礎上進行演化而來,這就使得我國很多高職院校藝術設計也采用了原來工藝美術教學方法,沒有任何創新,也沒有根據時代發展進行變更。教師在教學時的思路都非常老套,這些思路不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與此同時,學生設計出來的很多作品都與市場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現為理論和實踐并沒有進行有效結合。藝術設計專業具有很強實踐性,無論是進行室內設計還是工藝設計,他們都要求畢業生可以根據客戶所提出要求進行創新。所以,高職院校畢業生要想在激烈環境中獲得良好的優勢地位就必須面臨現實問題,迎難而上,勇于創新。但是現在大部分的藝術院校教學中常常只是理論教學,缺乏實踐鍛煉,甚至很多學校根本就沒有實踐,一些學校甚至沒有實踐基地,學生實踐能力可想而知。
二、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建議
第一,靈活設置教學計劃。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并不能按部就班,應當根據學生學習狀況或者課程進度狀況進行調整。要使每一名學生都可以清晰認識到自身專業特長,了解自身專業內容,明白自己在畢業之后所必須完成的任務,找準市場定位。
第二,做好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協調。依據我國當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現狀,我們應當有重點加強實踐課程的練習,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發散的思維,幫助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成長,進行個性化設計。
第三,通過選修制度加強基礎課程學習。在進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時,我們可以采用選修制方法進行教學。當前,很多學生都來自于中等技術學院,他們在學校之前已經學過藝術相關知識,有些學生甚至接觸過專門訓練。對于這些學生如果還用傳統方法進行教學,不僅使學生學習重復知識而且不利于學生興趣培養,消耗了寶貴時間沒有使學生進步,沒有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因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可以對新入學學生進行測試,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選修方式進行學習,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精力去進行專業課學習,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
第四,創新教學方法。在進行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時,教師不光需要講授知識還需要創新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成長。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師徒制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以往死板的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變得親切,可以使教學效果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劉麗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現狀及其探討[J]. 中國民族博覽,2017(11):39-40.
[2]周建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改革研究[J]. 職教論壇,2016(20):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