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摘要】本文通過對兩名學齡前兒童(兩歲多和五歲多)的詞匯聯想觀察研究,探索心理詞庫的建設。提出三點假設:1)兒童在成長中通過觀察外界和理解周圍的情景,自我本能的下意識分門別類的儲存詞匯,并建立心理詞庫;2)當兒童在相同或類似情境下,通過自我需求意識來提取相應的信息,并根據自己有限的理解能力范圍內進行組合聯想替換詞匯,但通過有限的理解能力,有時在詞匯提取替換過程當中會出現偏差;3)通過模仿句式,根據情景將儲存的詞匯放句式中進行替換。
【關鍵詞】詞匯聯想 ?儲存 ?替換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041-02
本文提出的假設認為兒童在習得語言的時候,主要通過大腦的分類儲存來獲得信息,建立自己的心理詞庫。在通過自身的需求來提取使用句式和詞匯。兒童在表達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兒童自身在逐步根據情景儲存詞匯和句式
觀察對象兒童七七(目前兩歲半),在今年過年前還不能用語言進行順暢的交流,但她能聽懂你說的話, 1歲半的時候會說稱謂,例如爸爸媽媽 爺爺奶奶,后來漸漸會說一些名詞,例如“吃”“東西”,但還不會把稱謂概念帶入到句子中去,兩歲的時候來能分出“我”“你”但不會說“他”。案例一,兒童七七在她媽媽去客廳給她拿玩具狗和爸爸去衛生間時,她在臥室說:“你們都出去了,不管我了啊”。這種情況她遇到過很多次,在她比現在小的時候也遇到過,但是那時她還不會說,說明她的思維意識根據情景一直在儲備這方面詞匯和句式。經過長期的儲備她終于能根據自己一個人在房間害怕的情景,迫切的表達出自己一個人在房間害怕的語句。案例二,兒童七七會說:“你等下會還給我啊”。其實曾經她媽媽也經常拿她的東西,她那個時候還不太會說話,也沒有進行過這樣的表達。由此也可以說明她一直受到這個情景的反復刺激,有很強烈的需求想表達自己憤怒的欲望,在詞匯和句式積累到了的時候,就可以說出來了。案例三,媽媽給七七買了個頭巾,叫她去問爸爸漂不漂亮的時候,七七跑去問爸爸。她對爸爸說“爸爸,我美不美麗”。七七在儲存信息的時候,根據自己長期的判斷理解到漂亮就是美麗的意思,所以在媽媽叫她去給爸爸看漂不漂亮的時候,她會提取到美麗這個詞,所以也說明兒童對于詞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會將其同屬一類的詞進行歸類,情景需要時可以進行提取,這個過程就好比像我們在電腦里存放東西一樣,把東西通過歸類來進行儲存,例如工作屬于一類,學習屬于一類,娛樂屬于一類,這樣我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如果要找工作一類的,就在工作這一欄中查找。案例六,七七的媽媽對七七說:“你是蜘蛛的克星”。七七馬上反過來對媽媽說:“你是蚊子的克星”。從這里可以說明她能夠將蜘蛛和蚊子歸為昆蟲一類,并能夠將蜘蛛和蚊子進行替換,進而表達出同樣的意思。
二、兒童根據想要表達的意思從自身詞庫當中聯想出來的詞匯,由于理解能力的制約,在表達當中會出現提取詞匯不準確現象
案例一,兒童七七說:“老虎不發微信啊”。很明顯這里詞用錯了,她的意思應該是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啊,但是她在存儲記憶的時候,本身就不理解微信和威信的區別,單就其發音,把它們存儲在了一起。這個時候七七的爸爸接著問, 老虎不發威信,那發什么? 七七說發神經,說明七七在存儲信息時候還有個特點,那就是聯想記憶,她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聽到過“發神經”這個詞,所以當她爸爸問她,那發什么,她就回答到“發神經”,她不懂什么是發神經,但是她通過聯想記憶提取,在聽到“發”這個字,聯想到了曾經聽到過的“發神經”這個表達。案例二,七七過生日了,她說:“今天是我的生日快樂”。有些類似在電腦上打字聯想,她本來知道是她的生日,她想表達的意思是今天是她生日,但是她并不理解“生日快樂”和“生日”的區別,所以她在表達的時候直接聯想提取出了“今天是我的生日快樂”。
三、通過模仿句式,自己對于理解的詞匯放入句中自行替換
兒童六六(五歲半)說: “你裝什么瘋啊,你要托打”,她經常聽到媽媽說這個話,這個話是爸爸媽媽的口頭禪,于是她就模仿著大人說這個話時候的樣子,用同一種口氣來說這樣一些話,說明兒童在語言表達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存儲,提取,替換,還有模仿句式這一個特點,會嘗試著模仿大人說話的語氣語調。
四、結論
本文通過觀察兩名學齡前兒童的日常語言表達,提出了三點假設,并提供實證進行論述。假設認為兒童進行語言表達的時候,是通過大腦的分類儲存功能來獲得信息,建立自己的心理詞庫。根據情景需求來提取替換詞匯和句式。這個研究雖然存在著研究對象不足和解釋分析片面的問題,但是對于我們在如何提高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上是有所啟示的。雖然兒童的表達受到理解能力的限制,但是通過家長有效的詞匯輸入,兒童進行大量的儲存,并且家長給孩子提供更多機會的輸出,讓孩子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重復,儲存、提取和替換這個過程,有助于孩子表達能力的提高,通過反復的存取,提出,也可以讓大腦更加靈活,因為存取都是依賴于大腦來完成的,這就像機器的運轉一樣,高效運轉的機器一般會比閑置的機器運轉更靈活。
參考文獻:
[1]勒凡.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M].海外英語,2016.189-190
[2]張萍.詞匯聯想與心理詞庫:詞匯深度知識研究現狀[J]. 外語教學與實踐理論,2009(3):71-82
[3]李小撒,王文宇.英漢心理詞匯聯想模式及具體性效應對比研究[M].外語界,2016.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