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楊梅 陳艷 梁小弟

【摘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醫學院校專業的一門基礎主干課程,由于該課程具備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加之留學生在學習習慣,創新能力、實踐技能等方面與中國學生的差異,導致其學習主動性差,學習能力低,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為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從各方面剖析新疆來華留學生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習與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形成具有實用價值的優化體系,以促進新疆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特色發展。
【關鍵詞】留學生 ?醫學生物化學 ?系統優化
【基金項目】新疆醫科大學Ⅸ期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YG2017010)。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156-02
近年來,為擴大國際交流,留學生醫學教育已成為許多高校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1]。新疆由于地緣優勢,政策,人文,語言等特色優勢,近三十年來,來華留學生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預計到2020年接收外國留學生的規模將達到1.5萬人以上。這對新疆留學生教育而言,既是動力,又是挑戰。據不完全統計,新疆現有師資的文化意識和能力培養在系統性全面性方面尚有欠缺。經調查,新疆從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教師大多沒有出國任教的經歷,對所教授學生的國情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多。而一些學校對現有師資跨文化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措施匱乏,缺乏適合自身的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其次現有師資對來華留學生教育和管理的研究還不深入、不系統,很多教師采用適合中國學生的教法、管法來對待來華留學生而造成跨文化交流障礙。
針對我校長期以南亞國家學生為招生對象,又以巴基斯坦、印度學生為主,在教學中發現部分留學生學習熱情不夠,主動學習積極性不足。究其原因,除了留學生本身的特點之外,課程學習效果評價制度不盡合理也是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之一。“重評價、輕導向”的認識誤區,學生成績評價中的一錘定音;教師只注重評價成績,不注重改進教學;學生忙于應付考試,而不注重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等。另外一部分印度和巴基斯坦留學生的英語地方口音較重,影響聽課及交流效果[2]。分析其國情和學生情況,在我校就讀的學生多數在高中成績平平,只有少數學習成績優異,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整體授課方面,存在對比較抽象的理論學習不習慣,自學能力欠缺,大多數留學生學習不夠勤奮。課后用于學習的時間少,所學內容不能及時理解與掌握。而部分學校根據海外留學生的特點,對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精心的組織和準備,制定完整的教學方案,并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實施。
基于2017年教研室立項第二期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國家級),為了課程的進一步發展、建設需要,針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通過理論、實驗教學與網絡課程體系有機結合的建立,采用綜合性全程考試的評價模式,綜合考察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成績,既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又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以期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的目的。
具體實施如下:將課程體系加以調整和改進,將理論、實驗內容優化,引入多樣的教學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與網絡課程內容有機綜合,為學生建立一個系統的模式及理念,便于學生在預習,學習,復習的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易于將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有機地結合,更好地應用于今后的學習和工作。
一、理論教學
1.教材的選用 ?針對巴基斯坦和印度留學生國內的教科書多為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biochemistry, Biochemistry(u.stayanarayana)這兩種,符合其國家的教育特點,以及其國家執業醫師考試資格指導用書,而且在每章講解完之后都有病例題,故將這兩種教材結合起來作為統一的留學生教學教材,在授課過程中結合留學生臨床醫學大綱內容進行授課。
2.教學形式多樣 ?在實際教學中結合臨床專業的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Case?鄄Based Learning,CBL),問題式教學(Problem?鄄Based Learning,PBL)對重點內容進行引導性學習,結合國外教材的病例,通過病例分析,克服死記硬背的弊端,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鑒于在課堂的時間十分有限,對課堂中探討的案例尚未涉及的知識點,可以選擇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課后上網或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并歸納總結,寫出小綜述。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討論、提交綜述等,倡導導趣、導疑、導思、導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優化創新思維。由教師權威轉變為師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由害怕學生在課堂上出錯轉變為允許學生出錯,增強學生的自信,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由此學生不僅可以拓寬并加深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而且通過自主學習,將知識系統化,改變單純地注重傳授知識和記住知識的局限,把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放到至關重要的位置,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轉被動為積極、主動、系統的學習。
二、實驗教學
1.實驗教材的編寫與改進 ?實驗授課依據理論內容編寫相關的實驗指導(已應用于留學生教學)。實驗授課依據理論內容編寫了相關糖代謝、蛋白質代謝和核酸分子的內容。實驗中注重操作,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應用知識,從“做”中學,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規律,也是創新的必要途徑。
2.實驗操作視頻的學習 ?任何教學方式根本上都是為教學效果服務的。生化實驗課是理論課的實踐環節,傳統教學模式主要采用板書和教師示范講解模式。在實驗操作之前,學生先觀看實驗錄像,然后由任課教師講解原理及操作,通過視頻的觀看,對比直接講述,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實驗的動態過程,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操作的準確度。
3.實驗綜合評價 ?制定實驗操作評價體系,從動手能力、操作準確度、團隊配合度等方面進行考核。
三、構建網絡學習平臺
1.平臺的構建 ?利用學校精品課程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以及第二期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將理論、實驗相關的PPT、視頻、習題等資料上傳到網絡平臺,并實時更新,同時在網絡輔助教學中設置網上答疑、課后留言等互動模塊。
2.平臺的利用 ?學生在平臺可以預習、復習,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模式使抽象難懂的生化理論、實驗過程形象化、直觀化、簡單化,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胸有成竹,便于提高理解力和創新力。或者真正操作之前已經對實驗的整體安排和注意事項有初步了解,從而在真正動手實踐操作中,順利完成實驗教學進程的同時,更能集中精力觀察實驗現象、分析思考實驗結果,從而有利于學生整體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
3.平臺的互動 ?網絡平臺中的網上答疑、課后留言等交互功能,供學生提問、留言并予以解答,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在課后的溝通和交流,有些來不及在課堂上解答和討論的問題可在此平臺上,相互討論、相互學習,并且可以發揮集體的智慧,促進多元文化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課堂理論、實驗教學中有可能未及時記住或掌握的內容。
四、考核體系
結合國內外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考試題,逐步改進考核內容,并更新測試題庫,引入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assess?鄄ment),將平時表現增加到最后的評定結果中。課程評價體系由下表組成。
基于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研室學科的進一步發展,結合留學生自身的教育模式,在提升留學生教育質量的過程中,根據以上內容,并對所教授年級進行了試行,將理論、實驗內容優化,引入多樣的教學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與網絡課程內容有機綜合,為學生建立一個系統的模式及理念,便于學生在預習,學習,復習的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易于將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有機地結合,在留學生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應用于今后的學習和工作。
參考文獻:
[1]王靜,閆新艷.新疆來華留學生教育特色發展的對策研究[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5(1):61-65.
[2]曹佳,何春燕,杜芬,等.醫學留學生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6(5):388-390.
作者簡介:
劉玲(1976-),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哈薩克族食管癌的發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