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朱波 孫飛 池紅巖 張曉蘭 王鑫
【摘要】本文針對我校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然后制定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完善措施,旨在培養出更多應用型人才,為推動我校整體教育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16Q185)。
【中圖分類號】G642.4;O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252-01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屬于理工科科學實驗的必修課程。為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需為學生提供科學、系統的實驗技能訓練,以此使得學生能夠掌握科學實驗相關的內容和方法,不斷創新、完善實驗教學方法。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運用理論知識,使學生能獨立處理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問題,為其日后長久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我校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現狀
其一,課程機制比較傳統,并且實驗教學的模式為封閉式,不能為學生提供素質教育,無法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其二,教學模式比較簡單、乏味。同時,和專業選擇實驗項目基本一致,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滿足其學習要求和需求,進而很難實現物理實驗最佳的教育效果。
其三,物理實驗應用價值較低,不能和現代科學技術相融合。因此,若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存在較大的挑戰性。
二、培養應用型人才——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完善措施
(一)構建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機制
首先,應轉變以往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力、熱、電、光等教學模式。然后,以基本測量、綜合應用、設計、創新等實驗,作為基礎,制定完善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機制。經由低——高、基礎——前沿、接受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等原則,循序漸進完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機制內容。因為每個學生均為獨立的個體,所以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為此制定不同級別的教學機制非常必要,以此滿足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
基礎性物理實驗,涉及的內容包括:物理實驗基本理論、儀器使用方法,以及物理量測量、基本實驗方法、數據處理方法等。為促使學生能準確掌握相關物理實驗的知識,應提高學生實驗技能,使其掌握相關實驗方法,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不同應用型專業綜合實驗、應用性實驗,均應確保物理實驗和專業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到一起,從而結合實際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創新性實驗、設計性實驗,需為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研究設計性實驗、制作性實驗,充分凸顯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并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實驗,以便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的平臺。
(二)縱觀實際完善教學模式
為實現構建大學物理實驗網上選課系統,需轉變以往專業統一課表的方法、模式[1]。建議采用全方位開放教學模式,對各個專業學生,提供不同實驗的項目。其中,需要必做的實驗項目為基本測量實驗,可結合學生專業特征,合理選擇適宜的實驗項目。然后,將相近專業實驗項目歸類,如:將理工專業分為: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電氣自動化、化工、地質等類型。結合學生的不同專業分類情況,合理劃分綜合性實驗,以便實現個體化教育的效果。
(三)凸顯大學物理實驗的應用性特點
物理實驗、現代科學技術相聯系,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可將相關科學技術,融入到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如:計算機技術、光纖技術,以及傳感器技術等。在培養應用型人才基礎下,加強對學生能力、技能的培養。實際選擇物理實驗項目時,選擇存在應用背景/前景的實驗,旨在凸顯出學生的專業技能、操作能力[2]。然后,擴寬學生的理論知識面,和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充分發揮現代技術的教育價值。
(四)設立對外服務窗口
合理運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力、熱、光、電等設備,以及實驗教學改革理念,積極調動學生參與到科技創新類型的競賽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對周邊學校物理教師、參加物理競賽學生開放實驗中心,為師生提供學習物理實驗理論知識、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等平臺。此外,還可組織基礎實驗項目開放活動,進行力、熱、光、電等物理實驗。
(五)加強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教師綜合素養
為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大學物理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教學方法,累及物理實驗經驗,有效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等,開展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活動。學校方面定期應開展培訓活動,進而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結語
為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實行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工作非常必要。因為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屬于長期、系統的工程,為此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不斷創新、完善實驗教學的模式、方法,有機結合專業課程、現代化技術,以此培養出更多應用型人才,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秦偉,朱雨.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探討研究[J].科技風,2017(10):20.
[2]段曉麗,何景婷.大學物理實驗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3):253-254.
作者簡介:
王影(1977-),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從事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