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孫 夢
呼吸系統疾病是我國最常見疾病,慢性呼吸疾病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四大慢病”之一。當前,我國呼吸疾病防診治仍存在諸多嚴重問題,為此,需要大力加強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科及呼吸疾病防治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呼吸疑難病癥診治能力與水平。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學科建設目標是:著力構建因應重大社會需求和解決關鍵醫療問題的現代學科群。該院將在醫療技術、教學科研、學科帶頭人及人才梯隊、輻射帶動能力等方面加強建設,打造呼吸疑難病癥診治的立體交融現代學科群,成為國內外呼吸疾病診治的“善所”。
通過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在醫療方面,中日醫院首先將全面提升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業疑難病診治能力, 建成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間質性肺疾病及相關罕見病的多學科診治示范平臺及疑難病會診中心。在國內領先的基礎上,建成國際先進的肺血管病規范診療中心。建成國內首家微生物全面自動化與數字化實驗室,成為影響力輻射至全國的危重癥救治中心及人才培養基地。其次,建設并完善新發突發呼吸道傳染病早期篩查、診斷、隔離、治療的科學救治體系,摸索出重癥呼吸道傳染病救治方案并全國推廣,建設綜合醫院肺結核防診治新模式,建設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同時,建設區域及專科醫聯體,發揮呼吸與危重癥疑難病癥診治中心的引領和輻射作用。穩步實效推進信息化建設,建立呼吸專科醫聯體數據中心、臨床科研大數據庫和多中心臨床研究數據平臺和管理機制。
在預防方面,中日友好醫院將構建覆蓋全國的呼吸疾病三級防治網絡,實現呼吸疾病從預防到康復的全鏈條覆蓋。繼續強化控煙、疫苗接種、肺功能篩查和質控、肺癌早期篩查、呼吸康復等體系,建立適宜的呼吸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使我國呼吸疾病的防診治水平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在教育方面,繼續推進住培工作,建設成國家級教學示范基地;作為我國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科培訓項目(PCCM項目)主任單位,帶領全國PCCM專科培訓制度和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科培養更多高質量“種子選手”;創新呼吸繼續醫學教育模式,向呼吸學科不同層次群體醫生推廣新技術、新理念和新成果。
在科研和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方面,完成已承擔的“十三五”科技部重大專項課題,牽頭編寫數項本領域行業規范、診療指南、國家標準、防治規劃。建立呼吸學科臨床科研大數據中心,實現所有真實世界運行的病歷資料同步至科研數據庫。完善人才引進和培養相關優惠政策,引進、培養、選拔、挖掘各專業學科人才,建成以兩院院士為學科帶頭人,以優秀中青年骨干為核心,在呼吸疾病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管理等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
在運營體系與科學管理方面,建立完善基于信息化的,以醫療質量和安全、工作效率、學科發展、成本管控為重點導向的績效評價體系;加強文化建設、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制定詳細的崗位職責說明,確定崗位任職資格,并嚴格考核,將考核結果與績效和職稱晉升掛鉤;建立清晰的獎懲制度,選拔青年優秀骨干作為青年英才培養,培養為學科學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