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行政區域內政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舉辦的公立醫療機構等3600多家,同步參與醫藥分開綜合改革。
如何破解醫藥體制改革深層次矛盾,一直是北京市醫改研究、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堅持頂層設計、因地制宜、抓住關鍵、以人為本,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核心,以取消藥品加成為手段,以重構醫療服務體系為目的,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政策設計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思路,提出了取消藥品加成和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實施藥品陽光采購,降低藥品采購價格,規范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實施有升有降的調整綜合改革思路,真正向醫改壁壘和“硬骨頭”動刀。
醫改作為世界性難題,涉及的利益方多,牽扯的范圍廣,北京市緊緊抓住在改革過程中改革與改善這個“牛鼻子”,使得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得以穩步推進。本次綜合改革堅持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立足于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改革內容上涉及分級診療制度改革、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全民醫保制度改革、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改革和綜合監管制度改革,有效實現了同城同步推進、改革與改善并舉、指導與監督齊抓。
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重點從統籌平衡,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調整比價,引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騰移空間,保障患者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分批推進,醫療機構平穩運行和過渡4個方面進行了重點把握。目前,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成效逐步顯現,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逐步形成,醫藥費用總體平穩,醫療機構新的補償機制基本建立,醫保患者負擔平穩,困難群眾得到有效救助,中醫等部分短板專業得到發展支撐,居民就醫體驗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