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圍繞居民受益和人員激勵兩個核心展開。居民受益方面突出簽約服務的多種“福利”:居民每月支出1元即可享受簽約服務;全程健康管理,預約優先就診;預留上級醫院專家號、大型設備檢查和床位資源;和大醫院用藥銜接;基層門診報銷提高5個百分點等。人員激勵方面注重提高家庭醫生的待遇和職業發展:明確將簽約服務費列為績效外分配,且不低于70%要用于團隊成員內部分配;對基層人員單獨制定職稱評審標準,提高基層正(副)高級職稱比例。
截至2017年10月底,天津市家庭醫生簽約率超過30%,提前完成全年簽約目標。截至11月底,全市簽約居民達392萬名,重點人群覆蓋率為76.4%。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吸引等政策的多重引導下,天津市社區居民到基層就醫趨勢日趨明顯,2017年前10月,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服務量較去年同比增長17.6%。
截至目前,天津市組建了以全科醫生為核心、社區護士和公衛醫師共同組成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2402個,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等9類重點人群,特別關注特困、孤老、高齡空巢、失能、離退休老年人5類特殊人群。同時,明確“2+1”服務內容,即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類基本服務,對有特殊需求人群提供家庭病床、特需上門等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
為了鼓勵居民簽約,天津下大力氣做實簽約后的多種“福利”。在簽約服務費方面,確定為每人每年120元,由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居民個人分別擔負40元,為引導居民主動簽約,各區政府普遍按照不低于28元的標準,對居民個人負擔部分給予補助,實際分攤到每月,居民只需支出1元即可享受簽約服務。在就醫方面,實施全程健康管理服務。在轉診方面,給家庭醫生預留一定比例的上級醫院專家號、大型設備檢查和床位資源,二級以上醫院建立轉診綠色通道。在用藥方面,做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大醫院的用藥銜接,家庭醫生對簽約慢性病患者可開具長期藥品處方,單次配藥量可達30天。在醫保方面,在基層簽約服務機構就醫,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門診報銷提高5個百分點,最高支付限額提高200元。
天津還將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能力建設作為吸引居民簽約的一大抓手。硬件方面,建立445個標準化“家庭醫生工作室”。軟件方面,以行政區域為基礎探索建立區域醫聯體,醫聯體內大醫院派出??漆t生,與2個~3個家庭醫生團隊“結對子”,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天津抓住建立和完善激勵政策這個關鍵點,從提高工作待遇和職業發展兩方面入手,切實提高家庭醫生的服務積極性。
在完善績效分配機制方面,明確簽約服務費作為團隊績效工資以外的工作報酬納入人員分配,真正實現多簽多得、優績優酬。規定不低于70%的簽約服務費要用于團隊成員內部分配。同時,考核結果與簽約服務費撥付掛鉤,從簽約對象數量與構成、服務質量、服務效果、居民滿意度4個維度開展服務考核。
在完善基層衛生人員職稱晉升政策方面,建立以服務水平、質量和業績為導向,以社會和業內認可為核心的基層衛生人才評價機制。并組建天津市基層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對基層人員單獨制定評審標準、單獨開展評審;職稱外語、計算機考試成績不作為申報條件,弱化論文科研要求,重點評價臨床實踐能力和服務質量。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晉升指標進行單列,提高基層衛生專業技術正高級職稱比例達到5%、副高級職稱比例達到10%、中級職稱比例達到55%,拓展基層衛生人才的職業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