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藥品供應保障領域存在低水平重復生產、藥品短缺頻發、惡意競爭、購銷不規范等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與人民群眾用藥多樣化需求的矛盾。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是黨和政府面對群眾服務最現實、最直接、最具體的窗口,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健康惠民政策、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需要從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全鏈條發力,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人民群眾供應質優價廉的藥品。
衛生計生部門作為連接藥品供需的結合點,在藥品供應保障過程中起著橋梁紐帶作用。
2015年,遼寧省貫徹落實國務院相關文件要求,在啟動新一輪藥品采購的過程中,本著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原則,圍繞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和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不斷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
遼寧堅持放管服,進一步簡政放權。堅持發揮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明晰政府與市場的行為邊界,行政部門從藥品招標采購的主體向完善政策、搭建平臺、提供服務、指導監管轉變,確立藥品生產企業和醫療機構在藥品購銷中的主體地位并發揮決定作用,實行藥品和配送企業的資格準入。
改革完善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機制,按照藥品的供應和使用情況,實行限價掛網和參考價掛網分類采購、同城同價,建立藥品種類、價格動態調整機制,藥品采購價格與原來相比平均降幅為24.74%,較好地實現了降低藥品虛高價格與保障藥品供應的有機結合,初步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決定作用,以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企業為主體、以滿足臨床需求為核心的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新模式。
率先在全國建立和完善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分級應對、聯動保障的工作機制,遼寧省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供應保障系統于2016年3月上線運行,在全國第一個出臺《遼寧省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從藥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和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三維監測,省、市、縣分級聯動應對,通過協商調劑、市場撮合、邀請招標、聯動調整、臨時采購、定點生產、應急生產、常態儲備等更加靈活的措施保障藥品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