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健康廣東謀篇布局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開局之年。主要舉措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將粵東西北地區47家距離縣城較遠、服務人口較多的中心衛生院升級建設成為中等水平的縣級人民醫院。全面改造建設粵東西北地區縣級公立醫院,配齊必要設備。通過3年建設,縣辦公立醫院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達到1.8張,服務質量顯著提升。對281家鄉鎮衛生院進行標準化建設,目前已全部開工。規范化建設4000個村衛生站,3年完成村衛生站公建任務。
同時,持續加大人才培訓培養力度。每年規范化培訓全科和助理全科醫生1080名、轉崗培訓全科醫生2000名、在崗培訓全科醫生2000名,招收訂單定向本(專)科醫生1000名,培訓1000名產科醫師及助產士、轉崗培訓360名兒科醫生。城市三甲醫院全面啟動對口幫扶,首批1200多名優秀人才已下沉基層開展服務。落實“六個一批”措施,基層衛生人才儲備加快推進。實施縣級醫院人才培訓“三羊計劃”和“千醫下百縣”計劃,促進優質資源下沉基層。大力推動醫聯體建設,全省已組建349個醫聯體,目前20個省級遠程醫療中心已覆蓋粵東西北地區56個縣(市)。
廣東還努力提升醫務人員待遇,將邊遠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崗位津貼標準兩年內從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1000元、按編制核撥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事業費補助每人每年1.2萬元(1萬元)、村衛生室醫生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每行政村兩萬元、省財政為1390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設2780個全科醫生崗位并每年每崗補助6萬元等均有效落實。
在基層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方面,廣東省財政3年內每年對15個縣(市、區)各投入500萬元,開展縣鎮醫聯體建設試點,目前均已推開試點。加快推進基層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明確公立醫院人員費用支出要達到業務支出的40%以上。貫徹落實“兩個允許”,“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績效工資總量不予限制”等傾斜政策,基層活力進一步激發。
廣東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項目預計3年內建成,5年內形成服務能力。屆時,廣東農村的醫療服務能力必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成為城鄉居民信賴的看病就醫“第一選擇”。健康廣東建設將邁上基礎更牢、水平更高的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