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孫 夢
日前,全國優質醫療衛生服務促進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該項目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指導、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阿斯利康中國支持。參會人員表示,要想進一步提升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總量和質量、做到結構優化與均衡,需要重點關注縣域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通過提升基層服務水平,助力健康扶貧。
“近年來,老百姓的衛生健康需求不斷增長。然而,我國還面臨醫療衛生與健康資源問題相對不足、醫療質量有待提高、醫療資源配置結構不均衡、服務體系缺乏連續性等深層次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指出,縣域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薄弱環節,特別是在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尤其突出。只有縣域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強起來,才能緩解城市大醫院的戰時狀態,才能讓農村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有實現的前提。
傅衛說,全國優質醫療衛生服務促進項目,正是以提升縣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重點,通過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對口支援等方式,引導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加快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助力健康扶貧。項目主要針對地方行政管理者、醫院院長開展衛生政策和醫院管理培訓,對區縣級醫療機構臨床醫生、藥劑科人員、全科醫生等開展臨床理論和技能培訓。
據介紹,在地域上,項目將著重覆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鼓勵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偏遠貧困地區開展遠程教學。鼓勵醫院與醫院、科室與科室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對口支援、技術協作等關系,實現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在專科建設上和技術、人才、管理的合理聯通,切實提高縣級醫療機構專科服務水平和質量。
“此次促進項目與健康扶貧、醫聯體和分級診療等相關制度政策是很好的結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透露,我國即將對分級診療相關工作提出新的管理要求,關于醫聯體的績效考核文件也將隨之公布。未來在考核評價醫療機構時,不僅會關注單個醫療機構服務績效,還將更加強調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水平的提升,這就對縣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共體的整體服務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實施優質醫療衛生服務促進項目不僅強調單純的技術培訓,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還要注意探索發現相關政策、機制上需要補足之處,為下一步完善政策提出有益建議。
據悉,該項目第一階段為期3年,目前已組建衛生政策、醫院管理等11個專業的專家組。項目將通過政策與管理研討會、專科醫師臨床培訓班、縣市醫院骨干進修班和專家示范日等活動形式,切實助力縣域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脫貧”。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處長王毅對縣醫院能力建設情況進行了介紹,并對項目推進提出了具體要求。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云南省云縣人民醫院相關人員就提升縣級醫院能力工作做了經驗分享。多位省(區、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就提升縣級醫院能力建設、促進健康扶貧進行分享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