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郝金剛 王恩建 高 暉
日前,山東省委組織部、省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面臨的問題,提出5大項18條措施。
針對部分扶貧重點鄉鎮衛生院和薄弱鄉鎮衛生院存在管理不規范、服務能力弱、群眾滿意度低等問題,《措施》提出“面向扶貧重點鄉鎮和薄弱鄉鎮衛生院選派業務院長”。山東省衛生計生委同步印發《選派優秀衛生人才到扶貧重點鄉鎮和薄弱鄉鎮衛生院任“業務院長”工作方案》做出具體部署。《方案》規定,“業務院長”須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由各市組織從二級及以上醫院選拔;原則上從醫聯體、上級對口幫扶醫院內選拔,省級委屬公立醫院和幫扶任務較輕的市選拔部分人員對任務較重的地區給予支持;“業務院長”任期兩年,全脫產到衛生院工作,肩負的責任包括實現衛生院規范化管理水平、服務能力和群眾滿意度的“三個提升”。2018年,該省在臨沂、菏澤兩市開展試點,2019年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實施。
在留住人才方面,省財政支持實施農村訂單定向本科醫學生免費教育,按每生每年1萬元標準,免除學生在校期間學費、住宿費,并給予一定生活補助。對全日制醫學專業應屆畢業生到財政困難縣鄉鎮衛生院工作、服務達到一定期限的,實施學費代償辦法,所需經費由各級財政共同承擔。
在提升技能方面,采取補助傾斜方式,把全科醫生等緊缺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經費標準,由年人均補助3萬元提高到4.5萬元。
在待遇落實方面,對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綜合收支預算基礎上,根據當地同類事業單位人員經費供給標準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內實有人數核定安排基本人員經費;同時,允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核定收支結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人員激勵。采取政府購買等方式,通過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標準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等措施,支持基層衛生人才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多渠道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
為留住人才,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公開招聘和崗位管理方面,對于年齡、專業、學歷等適當放寬;對于引入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人員、博士以及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可適當降低開考比例;增設基層衛生正高級職稱,打通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發展“天花板”;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不作為申報職稱的必要條件;對全科醫生,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
健全基層衛生人才績效工資政策,完善激勵機制。允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水平在當地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水平上有所浮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與當地縣區級綜合醫院同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允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內部績效分配時,可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全科醫生津貼、加班績效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