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以建立健全規范、有序、高效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為核心,以信息化平臺為載體,積極構建“五位一體”的集中采購新機制,全方位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藥械采購使用行為監管。
按照國家確定的5種采購方式,四川于2016年年底完成新一輪藥品集中分類采購任務。藥品價格較上一年同比下降10.59%,預計全省可減少藥費支出近40億元。全面推進高值醫用耗材掛網陽光采購。截至目前,總計掛網43個亞類、6.98萬個產品,實現同期已上市高值醫用耗材全口徑采購,全省平均價同比降幅達9.35%。積極推進高值醫用耗材省際共建共享協作機制,先后與陜西、甘肅、內蒙古等10個省(區)建立省際采購聯盟,并于2016年開始將本省基礎信息提供給各聯盟省份。四川還全面推進醫用設備掛網陽光備案采購,在2015年已經完成20個大類、200余種中大型醫用設備掛網備案的基礎上,2016年再新增17個大類、80余種,實現了中大型醫用設備全類別采購和使用監管。此外,四川還全面開展了第二類疫苗掛網陽光采購,以及體外診斷試劑掛網陽光采購。
為了使集中采購真正成為監管手段,四川在省藥械集中采購服務中心增設“業務監管辦”,并增加專人,負責開展全省藥械集中上網采購的日常監管;省藥采平臺中專門設置監督管理系統,提供藥械購銷行為的數據分析。目前,該省藥械采購監管工作已覆蓋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等多個參與方,實現了過程監管、數據監測、結果評價、信息查詢等職能,成為落實醫改任務的重要抓手。
同時,四川強化藥械購銷使用行為監管。出臺企業不良記錄管理辦法,將藥械生產、流通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納入不良記錄并向社會公示,保障藥械的質量安全、價格合理、及時供應。2017年7月底,該省基本完成與30家大中型重點醫療機構HIS系統的對接聯通,初步具備對重點醫療機構科室和醫務人員藥械使用行為的提取、分析和預警功能。
通過“五位一體”藥械集中采購,四川全面扎緊了醫療機構醫用物資的入口,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使集中采購真正成為醫療機構監管的重要手段,全面發掘提升了采購機構的功能。下一步,四川將進一步推進藥械生產流通使用領域的綜合改革,繼續優化采購評審的指標體系,建立跨區域和大專業聯合采購機制,探索耗材、試劑分類采購,開展醫用設備價格區間管理,優化第二類疫苗談判機制,積極推動公立醫療機構“兩票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