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娜
摘 要 互動性是新媒體技術的一大優勢,增加受眾群體的同時,也擴大了傳播的媒介。因此,互動技術平臺設計對于傳統演播室有著重要的意義,將互聯網思維同傳統演播室進行融合,討論融合媒體演播室互動平臺的構建,將數據和視頻整合,增強演播室媒體的互動性。
關鍵詞 融合媒體;演播室;互動技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1-0073-02
近年來,廣電部門在進行技術平臺的構建上,也開始加強了對互聯網的應用,“互聯網+”的提出,將傳統的媒體同新媒體進行融合,構建融合媒體的互動技術平臺,依靠互動技術,來提升傳統媒體同新媒體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利用新媒體實現同受眾群體的有效互動,豐富電視媒體的互動方式。
1 融合媒體演播室互動技術平臺的設計
融合媒體演播室互動平臺,實現了受眾群體的增加,從傳統電視媒體的觀眾到新媒體的觀眾,實現了現場觀眾、電視觀眾,場內和場外的演播互動。
1.1 互動技術平臺設計的基本思路
1.1.1 拓展演播室空間
傳統節目制作中,在演播室進行節目制作,受到空間的限制,參與到節目錄制的觀眾是有限的,這也給節目的制作帶來了一定影響。融合媒體演播室的形式,則可以采用各種途徑來實現人們同電視節目的互動,我們將受眾群體劃分為3類:一是電視觀眾,實現對電視內容的評論、投票等互動;二是媒體受眾,實現節目點播、直播、評論和投票等互動;三是現場群眾,實現打分、評論和投票等互動。
1.1.2 拓寬數據來源
融合媒體演播室拓寬了演播室的數據,更有利于節目的創作。傳統的演播室對于外部數據的介入是有著嚴格限制的,這同樣也限制到了節目的制作,融合媒體演播室,多種數據進入到演播室系統,其中有互動數據、咨詢數據、分析數據等,將這些數據同演播室互通,演播室可以了解觀眾對于節目的意見和建議,方便節目的創作。
1.1.3 增強觀眾黏性
傳統的演播室節目制作,觀眾的參與力度較低,融合媒體演播室人們互動的形式變得多樣化,人們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得到提升,人們在對節目進行自我意見表達的同時,節目不斷的完善,更好的吸引觀眾。
1.1.4 豐富呈現形式
融合媒體演播室互動形式和節目呈現形式都變得十分豐富,依靠信息的互通和傳播,節目表現形式更為直觀和真實。互動技術的應用,互動形式也多樣化,在節目播出的同時進行節目的互動,讓觀眾也感受到節目的現場參與。
1.2 互動技術平臺的架構設計
1.2.1 綜合管理系統
綜合管理系統主要針對嘉賓、選手、互動觀眾等信息的管理,該系統可以將針對欄目設置專門的信息管理,實現信息同場內系統的連接,在節目制作中,可以對這些信息加以利用,使信息更好的為節目而服務。
1.2.2 信息分發系統
信息發布系統用于外部信息的接入和場內信息的發布,需要提供多種信息的發布和接受接口,才能實現對外部滿足豐富數據類型的接收工作。例如,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
場內信息的發布包括信息發布、節目包裝、互動業務等。
1.2.3 互動系統
互動系統為單個演播室或者多個演播室提供多種類型的互動服務,滿足不同欄目對于互動服務的不同需求。
2 融合媒體演播室互動技術平臺的構建
融合媒體演播室互動技術需要設置以下6個模塊。
2.1 數據的采集系統
數據的采集系統需要為演播室進行外部數據信息的接入,也就是觀眾的互動數據,數據來源比較多樣化,例如,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資訊數據、專業數據等;數據的類型也比較多樣化,例如,文字、視頻、音頻、圖片等。
2.2 數據擺渡系統
數據擺渡系統的功能主要是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存儲和整理,并對數據播控系統進行數據的輸出,在進行數據擺渡傳播的同時還能保證內部網絡的安全。
2.3 數據播控系統
數據播控系統是指對接受到的數據內容進行審核,審核通過進行數據內容的發布,將數據播控系統同包裝系統進行連接,實現了包裝系統和實時數據的互通,可以保證互動的呈現形式多樣化。
2.4 互動系統
互動系統包含以下模塊:投票模塊、評論模塊、調查模塊、競猜模塊和二維碼模塊。
2.4.1 投票模塊
用戶參與到投票活動中,一般是采用在線進行投票的形式,分為單投和多投,管理員可以在網站上進行自由的設置,例如對投票的題目、內容、標題選項、圖片、文字描述等等進行修改和調整。為了保證投票的公正性,還必須對惡意投票以及作弊行為進行預防控制,例如,限制cookies和IP,避免利用重復刷票的行為。系統對投票的結果進行實時的分析和統計,管理員可以對統計結果進行控制,選擇是否公開統計結果,統計結果以柱狀圖形式還是純數字的形式展現出來。
2.4.2 評論模塊
用戶可以參與評論和留言,文字、圖片是較為常見的評論形式。管理員可以對評論和留言進行管理,確定是否開啟評論和是否展示評論等。
2.4.3 調查模塊
調查模塊常見的是進行網絡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可以是簡答題、選擇題,也可以是兩者的組合,用戶在完成調查答卷后,可以分題顯示結果,也可以生成統計報告。
2.4.4 競猜模塊
欄目組根據競猜內容進行競猜的設置,包括競猜時間、競猜題目、競猜答案等,用戶完成競猜后,實現對競猜結果的統計,生產統計報表。
2.4.5 二維碼管理模塊
二維碼技術的應用,人們在觀看演播室的節目錄制中,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進入互動的界面,二維碼管理是對二維碼生成、測試、輸出的管理。
2.5 節目管理系統
節目管理系統包括節目、選手、嘉賓的管理。節目管理對節目的計劃、資源等內容的管理。選手管理,對參與到演播室節目錄制的選手信息,選手的各項數據管理,例如,晉級、淘汰數據以及觀眾同選手的互動數據。嘉賓管理,對嘉賓的各項數據管理,例如,嘉賓的基礎信息、觀點和評論、嘉賓同觀眾的互動數據等。
2.6 整體互動系統管理
互動系統管理是指管理員互動系統所要運用到的功能進行集中的管理,實現對系統資源的內容整合以及歸檔管理,一般互動系統管理包括系統權限模塊、系統參數模塊、系統日志模塊。系統權限模塊對于部門、權限、用戶、角色進行管理;系統參數模塊對系統的參數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設置;系統日志模塊對系統的日志和用戶操作進行記憶,方便后期進行審核、問題定位以及責任追查。
3 結論
綜上所述,融合媒體演播室互動技術平臺的設計需要進行6個模塊的設計,數據采集系統、數據擺渡系統、數據播控系統、互動系統、節目管理模塊、整體互動系統管理,只有構建完善的互動平臺,才能保證互動的有效開展,為節目的創造提供良好的建議,保證節目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智衛.融合媒體演播室互動技術平臺的設計與構建[J].現代電視技術,2016(11):104-107.
[2]金劍,王萬泉,王良海,等.現代全媒體直播互動演播室的設計與應用[J].影視制作,2013,19(11):59-65.
[3]任鏡.基于媒介融合的交互式演播室圖文包裝設計與應用[D].長沙:湖南大學,2014.
[4]張小雨,王嘉,姚高遠.全媒體互動演播室工藝系統設計思路[J].現代電視技術,2016(8):136-140.
[5]曹旻,張挺,毛明杰.無錫廣播電視臺高清融媒體演播室系統設計與運行管理[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017(3).
[6]何瑾,范曉軒.全媒體演播室直播互動系統技術探討與應用實踐[J].現代電視技術,2017(5):30-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