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人類逐漸進入數據化的網絡時代,數據信息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運用龐大的數據資源,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數據素養教育。高校圖書館是高校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擔負教育職能,而且擔負著服務廣大師生的職能,在嶄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當如何創新服務形式,在數據素養教育方面發揮其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對數據素養作簡要介紹,分析當今國內高校圖書館在數據素養教育方面的不足,對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的發展做出探究。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1-0182-02
當前,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引導下,人類社會已經逐漸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資源,對于網絡用戶的作用日趨重要,尤其對于當代科研人員來說,有效運用龐大的數據資源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數據素養。在高校圖書館中,龐大的數據資源聚集,因此引導用戶運用數據資源,開展數據素養教育也就成為新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職責。
1 數據素養和數據素養教育
1.1 數據素養
在大數據時代,有效的運用海量數據是科學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幾乎所有的科研成果都建立在海量科學數據的獲得、整理、加工、整合和分析的基礎之上。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獲得、整理、加工、整合和分析數據,提升科研效率,獲得研究成果呢?于是引出了數據素養的概念。早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就提出了“信息素養”的概念,時代發展至今,數據的重要意義早已被人們認可,于是“數據素養”的提出也就成為必然,相對信息素養來說,數據素養更加細化,其關注點在于海量的數據,這也是信息的另外一種形式。所謂“數據素養”,就是一個人對于數據的獲得、加工、整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創新的能力,以及在獲得、加工、分享和創新數據的過程中所體現的道德素質和行為準則。簡單來說,數據素養,就是人們使用數據的意識、能力和道德。
1.2 數據素養教育
網絡時代下的海量數據,早已超出人們傳統的認知范圍。因此,如何才能幫助人們提升數據素養,幫助人們更好的應用數據,成為新時代下一個嶄新的課題。于是,數據素養教育作為一種幫助人們強化數據素養,提升數據運用能力的教育內容應運而生。有學者曾經提出,數據素養教育包括4個維度的內容,數據意識、數據收集和處理、數據運用能力、數據的批判精神與數據道德。
2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的新特征
當代互聯網技術引領下的大數據時代下,信息資源的數量急劇膨脹,呈現出更加多樣的信息類型和復雜的結構,面對這樣龐大的、錯綜復雜的海量信息,用戶在運用這些信息的時候需要進行有效的甄別、篩選,需要有更強的數據運用和處理能力,這也對用戶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互聯網時代下,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需求變得更加專業多元化。因此,要滿足這樣的社會需求,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必須密切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做出即使的調整。通常來說,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相比以前具有以下的新特征。
第一,互聯網環境下,數據素養教育對象呈現多樣化趨勢。傳統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的對象主要包括3部分,圖書館內閱讀者,高校師生以及普通網絡用戶。然而,在互聯網環境下,教育對象變得更加多樣化,既包含傳統數據素養教育對象,還包括線上線下的其他行業融合鏈的用戶。
第二,互聯網環境下,數據素養教育形式呈現多元化趨勢。傳統模式下,數據素養教育形式往往通過講座、培訓等方式來體現,然而,在互聯網環境下,,可以通過數據管理規定、數據資源開發等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現。
3 傳統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
數據素養教育的重要意義,已經得到了社會的高度重視,然而,在互聯網環境下,數據素養的教育模式呈現出以下的一些問題。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形式單調,內容不足。缺乏對互聯網工具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國內高校數據素養教育大多數采用傳統課堂形式,并且以選修課為主,一旦缺乏主動提升數據素養意識的學生回避此類課程,則再無其他教學形式可以達到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國內數據素養教育教學內容僅限于文獻檢索,傳遞給學生的知識以信息素養教育為主,不足的教育內容和陳舊的知識體系不能真正達到課程目的,甚至還會帶來負面影響。另外,大多數國內高校圖書館不具備充足的教育資源,包括教學硬件設施和專業師資力量,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數據素養教育的開展。最后,國內高校數據素養教育幾乎絕大多數都是通過線下來實現的,線上課程其內容也多與線下形式相同,缺乏科學數據管理、數據發布與分析等互聯網思維的教學方式和內容。
4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模式
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應當積極借鑒互聯網優勢,在傳統信息素養的思路上,融入互聯網下的智力建設模式,擴展教育模式和途徑,成型以傳統模式的選修課、講座、培訓等方式為基礎,輔助以科學數據管理和以用、數據發布與分析等互聯網思維的教學模式。
1)不斷持續完善傳統的課程、講座、培訓等教育方式,積極開展以MOOC,網絡教育等方式的線上教育形式。并且高校圖書館應當充分利用高校這一環境。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教育資源的一部分,開展數據素質教育應當積極結合校園教學活動。一方面,積極開展專門的數據素養教育課程,另一方面將數據素養教育的融入學生的專業課程中。高校圖書館可以提供給專業課程授課教師多種數據管理方法,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這些數據方法來授課,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也耳濡目染地提升自身的數據素養。
2)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必然會更多的融合其他領域,實現信息驅動下的互聯互動,因此,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可以嘗試更多的互聯網創新,比如運用數據管理流程和規范提升用戶運用互聯網與數據工具的能力,運用實踐操作提升用戶收集和甄別數據的能力,運用跨界數據的整合來提升用戶對數據的判斷和決策能力等等,通過這些方式,培養用戶的數據敏感度,提升數據收集、選擇、處理、分析、運用和批判能力,全面提升用戶的數據素養。
3)積極結合社會資源。網絡時代下,海量的數據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共享,因此,高校圖書館資源與社會資源也可以實現共享。高校圖書館在開展數據素養教育時,可以充分結合社會資源。高校圖書館存在龐大的數據資源,而社會上存在著很多數據挖掘,數據開發的專業性廠商和專業型人才。如果兩者有效結合,必然能夠相互促進。所以,高校圖書館可以積極與相關社會廠商合作,開發數據素養教育課程,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建立自己的教育平臺,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
5 結論
在互聯網環境下,數據素養不僅僅是一種對數據運用的單一技能,而是一種涵蓋生活、工作全領域的復合型技能。高校圖書館對于培養這種技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當前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要切實有效的改善傳統數據素養教育模式,在不斷強化自身數據素養的同時,與校園資源和社會資源充分結合,充分運用互聯網的各種優勢和先進理念,才能夠更有效實現全面提升廣大師生數據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晨.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與數據素養教育[J].圖書與情報,2014(4):117-119.
[2]王春生.數據素養淺論[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9):42-46.
[3]孟祥保、李愛國.國外高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素養教育研究[J].學圖書館學報,2014(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