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
摘 要 民族出版是我國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目前民族出版工作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但數字化進程還處于起步階段。民族出版數字化有降低民族文字出版成本、克服部分民族語言中有語言無文字困境、靈活性和多介質性適合于民族出版的必要性,也面臨著對新興數字出版的嚴峻性認識不夠、對新興出版業態投資力度不足、文字信息處理技術落后的限制條件。數字化民文出版被納入數字復合出版工程,有助于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的開發推廣,有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關鍵詞 民族出版;數字化;數字復合出版系統工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1-0166-02
民族出版是我國出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讀者體量的維度看,民族出版與漢文出版讀者數相去甚遠,但民族出版則擔負起了少數民族文化建設和傳承的重大責任。數字出版對民族出版業來說,既是彎道超車的機遇,更表現為嚴峻的挑戰。
1 民族出版數字化的現狀
我國的民族出版業大多起步于新中國成立后,到今天,已經有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民族出版社有30余家,已經能夠出版20余種民族文字的出版物,每年大約出版民文圖書5 000多種、6 000多萬冊。我國目前大力推行的“國家數字復合出版工程”便是一項推動我國新聞出版業轉型升級的國家級重大工程。這項工程中的支持民文出版的內容,符合習近平總書記“弘揚和發展中華文化,當前一個重要的命題和任務,就是大力弘揚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 1 ]的論述。數字出版物需求增加、政策扶持等一大批利好因素的推動下,我國的數字化出版進程已經走在了全球前列。但數字化的民族出版物精品在全國市場上鮮為人知。
2 民族出版數字化的必然性與制約條件
2.1 民族出版數字化的必然性
數字出版可以大大降低民族文字出版的編輯過程中的各項費用。我國很多民族文字拼寫和書寫極為特殊,因此按照傳統的編譯和排版較為困難,對編校人員的語言要求高,因而成本極高。出版業中的圖書出版的規模經濟特征眾所周知,由于民族出版物印數低、發行少,故造成其單位成本更加高昂。[ 2 ]一旦開創民族出版的數字化進程,雖然短期內的所需金額巨大,但是攻關成功之后,便可以“一勞永逸”,最大程度地降低民文出版物的各項成本,為民文出版機構帶來長期效益。
民文數字化能夠克服部分民文有語言、無文字的出版現狀。民文出版數字化進程是囊括了圖片、文字、音頻、視頻于一體的流程,它們都會以數字代碼的形式被記錄下來,以后便可以通過讀取設備來使用,通過網絡渠道進行傳播。所以,民文數字化可以突破傳統紙質圖書的限制,能夠以視頻、音頻等電子形式記錄和傳播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從而克服沒有文字的民族的文化傳播困境。
靈活多樣、跨介質傳播是數字出版的獨有特性,這些特性本就更加適合于民族出版。數字出版的靈活性和多介質性更加適合于民族出版的印數低、受眾少等特點,必然更加有利于民族出版內容的傳承和傳播。民族出版物不僅是一種經濟行為,更是一種文化行為、政治行為。因為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受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大多數民族出版物的主體受眾具有特定性。[3]如果能夠實現民族出版的數字化,必將促使民族出版利用數字出版的新興圖書形式進行出版發行,能夠克服傳統民族出版印數低、再版少、成本高的缺陷。
2.2 民族出版數字化的制約條件
民族出版業對新興數字出版挑戰的嚴峻性認識不夠。我國的民族出版業在數字化方面存在明顯短板。主要是因為民族出版物的受眾地點,無論是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與國內其他地區存在較大差距。同時,改制前的民族出版單位大多處于事業體制中,目前改制后的民族出版單位大多被定義為公益性出版社,享受著不少的財政撥款,而面臨著較少的市場壓力。
一直享受財政補助的民族出版業對新興出版業態投資明顯乏力。我國民族出版社,僅僅依靠其自身盈收能力,是無法形成當前的良性互動。民族文字信息處理技術已落后于數字出版業的使用要求。我國出版業的民文處理技術起步晚、發展慢,逐漸在實踐中落后于行業使用需要。眾多民族文字的信息技術處理技術較英文、中文等主流文字明顯落后。
3 民文出版數字化與數字復合出版工程
為了應對新聞出版業的技術變革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提出國家數字復合出版工程,意在出版業實現“一次制作,多元發布”的目標,同時在全行業樹立一批典型應用示范機構[ 4 ]。
民族出版業數字化轉型被納入到數字復合出版工程,意義非凡。該國家級工程能夠有力助推少數民族文字的開發,能夠助推民族出版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基于民族出版業的特殊情況,此次將民族出版納入數字復合出版工程進行數字化轉型,國家撥付專項資金用以扶持出版業的技術攻關和轉型發展。如果能通過此工程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攻關完成,能及時扭轉少數民族文字和主流文字之間的數字鴻溝。
數字復合出版工程有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在出版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時間節點,民族出版數字化被納入到數字復合出版工程中來,不僅僅表明國家對推動民族出版的決心,還可以看到國家對于繁榮少數民族文化的決心,從而為進一步向國內外弘揚、推介少數民族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4 結論
少數民族出版既是我國出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因其具有特殊性而處于不同于一般出版業的地位。推動民族出版的數字化進程,可以促進少數民族出版減少生產成本,克服傳統出版業的民文出版困境,將劣勢轉化民文出版的優勢。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數字復合出版工程將數字化民文出版納入其中,必將促進民族出版的技術開發力度、民文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等方面的公共服務。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報.五論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推動民族工作創新發展 [EB/OL].[2014-4-25].http://www.seac.gov.cn/ art/2014/4/25/art_31_203879.html.
[2]滿福璽.論民族出版物的民族性、社會性與經濟性[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140-144.
[3]禹賓熙.民族出版改革中的幾個關系問題——以民族出版社為例[J].出版發行研究,2009(2):26-28.
[4]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數字復合出版系統工程啟動大會在京召開 [EB/OL].[2015-4-10].http://www.sapprft. gov.cn/sapprft/contents/6580/323561.s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