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絲雨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內外競爭越來越激勵,企業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在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同時,企業更希望能夠為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愈來愈多的管理者便開始關注“精益的速度”與“六西格瑪的質量”之間的融合問題,即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法。眾多中國企業也都在積極學習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法,然而能真正成功實施的卻并不多見。國內對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但如何同中國企業的發展實踐相結合,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方法是困擾許多企業的一個難題。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于精益管理、六西格瑪管理等理論進行了闡述,并對案例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了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實施方法,同時對國內中小企業質量管理改善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精益六西格瑪;質量管理;企業發展
一、緒論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的國際化,人們對于現代企業的管理體制以及經營機制越來越關注,企業的形象及綜合實力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企業形象的好壞與企業整體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些年,國內外各大成功企業的實踐都證明了:一個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企業需要從各個方面都要有改善和提高,不只是在制度或者員工的自身素質等單方面的付出,更需要的是企業的各個部分都能夠相互合作共同的努力,公司要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保持產品競爭力,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手段來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工作流程、降低質量和管理成本。而目前國內企業普遍存在質量問題,尤其是在每年的3·15晚會上,曝光了許多國內知名企業存在的種種質量問題,因此怎樣全面提高企業的整體質量就顯得愈發重要。
另一方面,六西格瑪管理是一種能夠嚴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業流程管理質量的實施原則和技術,受到企業越來越多的關注,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夠提升企業管理的能力、節約企業運營成本、增加顧客價值、改進服務水平等。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六西格瑪管理能夠使得企業各項關注流程符合質量標準,是提高企業整體質量,從而加強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手段。盡管六西格瑪管理方法有著如此多的優勢,很多企業仍沒有將質量做到位,因此,如何能夠利用精益六西格瑪方法來檢測企業質量,是我國企業質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核心概念闡述
(一)精益生產理論
精益生產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推行的“豐田生產模式”,豐田公司在福特汽車公司先進管理方法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發展了其理念,在組織、管理和用戶得關系、供應鏈、產品開發和生產運作等方面,使工作效率和利潤率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精益生產管理,主要是以客戶的需求為拉動、以消滅浪費和持續改進為核心,將流程中所有的停滯都認為是浪費,要求促進停滯物的流轉運行、跟不上進度的流程果斷剔除,要求各增值活動高效的流動起來、強調的是不間斷地價值流動。其特點是強調客戶和時間要求,科學合理的制造系統的價值來組織為客戶帶來增值的生產活動,縮短生產周期,從而產量得到顯著提高,以適應不斷變化市場的能力,進而增強了企業競爭力。
實現精益生產的最基本方法是消除廢物管理,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浪費非常多,為了杜絕浪費,我們必須首先確定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業務:增值活動和非增值活動。精益生產活動將根據是否有價值被分為三類:增值活動、難以消除的非增值活動、可立即消除的非增值活動。
(二)六西格瑪理論
六西格瑪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新發展,最開始出現是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摩托羅拉公司,該公司推行六西格瑪管理的10年之間,產品的質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20 世紀 90 年代,六西格瑪管理已經逐漸在全球知名企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真正將六西格瑪管理作為一種質量管理理念推廣至全世界的卻是 GE 公司,該公司將六西格瑪管理作為管理戰略之首,在整個公司上下全面推廣六西格瑪管理,并總結了其他公司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成功經驗,提出了更為系統的 DMAIC實施模型,成為公司提升業績與增加市場競爭力的主要管理模式,同時開發出了一系列管理工具主要用于生產、研發和服務的。六西格瑪可以說是集成過程改進方法體系,它主要是通過現有的流程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制,被稱為 DMAIC 流程,該流程以消除缺陷和無價值的工作目的,這也是目前在國際上比較通用并達成共識的一種改善流程。
在數理統計學科中σ表示的是“標準差”,是用來衡量生產過程指標的離散程度的輸出,以評估該產品和生產過程的特性波動大小的重要參數。越高的西格瑪水平越低的措施,以滿足工藝的質量要求的能力。
如今,六西格瑪具有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開始單純的統計含義,已經逐漸成為在高效管理的持續改進驅動的管理方法。企業在六西格瑪管理的執行時間,也不是單純的把六西格瑪作為一個目標,但更經常的做法是用來更新企業的管理理念。企業中最重要的任務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活動是創建一個專業的管理團隊,該團隊專注于過程改進,并確定組織內的每個團隊成員中每個成員的適當角色和職責,這個基本形式為六西格瑪管理團隊的組織模式。
(三)精益六西格瑪
精益六西格瑪是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管理的有機融合,是結合六西格瑪改善與設計方法論和精益運營的方法論,推進和實施精益六西格瑪,實現六西格瑪的品質和精益運營的速度和效能在顧客滿意、成本、質量、生產節拍、投資資本方面,以最快的速度改善,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方法論。
精益六西格瑪絕對不是將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管理進行簡單的相加,而是兩者的優勢互補、有機融合。我們通常把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活動分為精益改善活動和精益六西格瑪項目活動。精益改善活動主要是針對生產過程中簡單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可以通過直接精益方法和工具解決。精益六西格瑪主要是為了在生產過程中的復雜問題,它是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的方法和工具,有效地結合起來的方法和工具來實施新的“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制”的過程,通常稱為 DMAIC II,它與傳統的DMAIC流程的主要區別是在實施過程中有效加入了精益生產的相關的理論方法和改善工具。這也是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方法的精髓所在。endprint
實施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可以給公司帶來如下好處:減小流程的變異、提高過程的能力CPK;降低成本、減少庫存;能夠對顧客需求做出迅速響應;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認可度。
三、A公司質量管理現狀與問題分析
A公司是一家國內知名外賣訂餐平臺,公司業務覆蓋全國眾多城市,已經有數以萬計的加盟餐廳,日均訂單超過100萬單。朝著餐飲業數字化領跑者的方向,他們逐步建立越來越完善的數字化餐飲生態系統,在為餐廳提供一體化運營解決方案的同時,也在為用戶提供便捷服務的極致體驗,發展勢頭很好。
但是近幾年該公司存在嚴重的質量管理問題,比如一些加盟餐廳店址不靠譜、無法找到實地;找的到實體店的餐廳“有證不出示沒票有收據”;還有個別商家涉嫌盜圖,甚至有四家餐廳共用一張照片的情況。
這是關乎人們一日三餐的事情,嚴重的質量管理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亟待解決。
四、實施精益六西格瑪來提高質量水平——以A公司為例
精益六西格瑪的實施絕不是某個別部門或團體的工作,它需要整個公司的參與及支持,要想成功實施精益六西格瑪改善項目,就必須做好相關的保障措施。
(一)努力培養精益六西格瑪改進文化
建設精益六西格瑪改進文化,能夠使公司全體員工養成一種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改進的良好習慣,充分依靠全體員工的參與,以顯示強大的生命力。A公司需要自覺地按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方式方法去開展每一項工作。
(二)管理層的大力支持
精益六西格瑪管理需要處理整個公司管理系統中的種種問題,同時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要分析和解決的問題也的非常的復雜,常常需要工作人員與不同的部門進行溝通協商,項目必須得到更多的支持,所以沒有高層領導及各部門主要領導的全力支持是完全沒有辦法取得成功的。
在A公司的運作過程中,出現了黑店入駐,外賣衛生堪憂和涉嫌無證經營等嚴重的質量問題,這正是管理層對質量問題的不重視而產生的后果,因此A公司應當基于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原則,更全面的認識到企業質量管理及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重要性,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放棄了對企業質量的管理。
(三)注重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團隊的建設
精益六西格瑪管理需要科學高效的員工團隊,齊心來進行改善活動,以確保項目調整方案的順利實施。無數次研究和實踐表明,那些有效實施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公司都發展的很快,并擁有非常好的企業名譽,因此企業需要注重培養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團隊。
(四)必要的專業技術人才的投入
擁有一批專注于流程改進的專業技術人才,是實施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活動的首要工作。擁有足夠多的掌握具體實施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管理所必備的技能、方法和工具的人員成為一個企業成功實施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一個關鍵成功因素。企業實施精益六西格瑪項目的成功,取決于項目所需的各級一批專業技術人才精益六西格瑪培訓和人力資源項目配置的改進的實施是否合理。A 公司如果可以建立良好的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制度,為其實施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會解決很多質量方面技術上的難題。
五、總結
進入21世紀,經濟和社會都在飛速發展,人們對于產品各方面的質量也越來越關注,無數成功企業的案例告訴我們,誰能夠將自己產品的質量保持在高水平上,誰就可以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取勝。而現如今,很少有企業真正在乎自己的產品質量,致使許多類似A企業的事件發生,以至于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產品質量管理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公司整體的經營水平,因此國內很多企業不惜花費巨資來提高工廠的質量管理水平、增強產品質量、滿足客戶需求,進而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精益六西格瑪是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管理的有機結合,它們的集成是基于兩者“持續改進、追求完美”的本質特征。這種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出現是伴隨著社會管理實踐活動的發展需求而出現的,著眼于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研究,對于促進我國企業改進質量管理方法,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和綜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斯蒂芬·P·羅賓斯.管理學第九版[M].孫建敏,黃衛偉,王鳳彬,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王振華.精益質量管理——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的結合[J].機電信息,2006(14).
[3]徐玨慧.淺論精益六西格瑪對企業的文化再造[J].經營管理者,2011(19).
[4]李平.精益六西格瑪項目管理模式研究與系統開發[J].機械,2011(01).
[5]何楨,張志紅.精益與六西格瑪的結合研究[J].工業工程,2006(03).
[6]王穎.基于精益六西格瑪的生產過程優化系統框架研究[J].企業導報,2011(07).
[7]祝軍華.精益六西格瑪的有效實施[J].電子質量,2012(05)
[8]李永祥.制造企業精益管理模式理論和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5.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臺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