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敏
【摘要】快節奏的教學不等同于高效率,快節奏的教學需要重新審視和反思.本文分析了問題提出的背景,進一步闡明了“慢節奏”課堂的內涵,然后以高中數學為例,從班級具體情況出發,提出了四個方面打造“慢節奏”課堂教學的思路.
【關鍵詞】慢節奏;內涵;思路;快節奏;冷思考
互聯網時代的“快餐文化”,仿佛一夜之間滲透進了世界的各個縫隙,這種快節奏的生活節奏,直接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在教學領域,也受此影響,掀起了一場追求快節奏教學課堂的運動,這種快節奏到底是否適應課堂教學,應該引起我們教育者的冷靜思考.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最近聽了兩節數學課,一節是示范課“任意角的三角函數”,一節是研討課“空間幾何體的面積和體積”,兩位教師課的共同特點就是上課節奏快、容量大,這種節奏快主要體現在學生思考時間短、教師介入快,當然我不知道這些參與公開課的學生是否真的如看到的那樣掌握的牢固.這種快節奏的教學,令人目不暇接,是不是有作秀的嫌疑?這肯定不能是常態化的課堂教學吧!筆者冷靜地反思這兩節課,結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成績情況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提出“慢節奏”的課堂教學的思路.
二、“慢節奏”課堂的內涵
“慢節奏”課堂是遵循學生學習規律、尊重學生思維活動的課堂,是以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判斷、總結、反思為前提,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結果的有效性為衡量尺度的教學方式.需要明確的是,“慢節奏”的課堂并不是拖沓的課堂,也不是浪費時間的課堂,這種教學方式主要保證了學生充分活動的時間,寧肯慢一些,也要讓學生盡可能自己解決問題.
三、“慢節奏”課堂教學的思路
(一)教師慢一點開始,讓學生回顧一下
數學教學內容需要前后銜接,前一節與后一節,前一章與后一章聯系密切,前面掌握得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數學教師要注意前后章節的銜接,這就要求數學教師教學的時候慢一點開始進行新授課,讓學生回顧一下上節課的內容,教師可以采用問答的形式督促學生,幫助學生復習一下上節課的內容,哪怕是一些概念、定理、公式,也會讓學生更好地鞏固,以便更快地進入新授課的學習.
比如,學習完“平面的基本性質”,等到下一節課的學習“空間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時,就需要熟悉平面基本性質中的三個公理和三個推論,掌握位置關系的符號表示方法,初步認識點與面、線與面、面與面之間的幾種關系.這種公理和推論可以直接采用學生背誦的形式或者采用判斷題、填空題的形式讓學生回顧一下.這對于要學習的“空間直線關系”起到鋪墊作用,有助于相交直線、平行直線、異面直線的共面情況和公共點個數的理解.
(二)教師慢一點講解,讓學生思考一會
筆者所教的班級只是一個普通的班級,學生成績一般,接受能力也一般,與其快速推進而不能掌握,倒不如慢一點,讓學生更好地跟上教師的節奏.數學教師都是有著幾年甚至幾十年教學經驗的,他們對教材非常熟悉,而且課前備課又經過了深入研究,所以對于課堂的知識點了如指掌,但是學生就像是林黛玉初入“大觀園”,滿眼看去都是陌生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多一點耐心等待,讓學生再思考一會.
比如,“空間幾何體”的教學,柱、錐、臺、球涉及多種圖形和名詞術語,需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記住幾何體的形成需要發揮想象力,如果教師講解過快,很難真正明白什么叫“旋轉面”“旋轉體”,什么又叫“側棱”“母線”.再如,“直線與方程”,斜率、傾斜角、點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都需要讓學生明白其內涵和由來,這需要給學生思考回味的時間,教師停一停腳步,讓學生的思維跟上來.
(三)優生慢一點發言,讓其他學生想想
新的課堂形式鼓勵學生多交流合作,尤其近些年新推出的“學講計劃”,鼓勵學生不但能夠“學進去”,也要能夠“講出來”,這種讓學生“講出來”的做法,是鼓勵學生能夠把自己的做題思路說出來,這種做法促進了學生的進一步思考和鞏固知識.但是這時如果不加以調控,就會造成優生代替了教師,霸占了話語權,這就會造成“馬太效應”.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把控局面,讓優生慢一點發言,讓其他學生再想想,促進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的進步.
合作探究學習要避免從教師本位到優生本位的變化,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之間共同進步,智慧融合.比如,學習“平面的基本性質”一節,對于“推論2: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如何才能證明呢?讓學生先不看教材,在小組內交流看法,很快有優生便思考好了,這時候我示意他們先不要說,再給其他學生兩分鐘,讓其他學生先發表一下看法.對于“空間幾何體”中復雜的幾何體的判斷,也是如此,讓其他學生看看到底由哪些幾何體構成,這種做法促進了更多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四)教師慢一點總結,讓學生反思總結
總結是及時鞏固的環節,很多教師上課的時候都是自己總結一下,還有不少教師沒有總結的環節.這個環節不可省略,要讓學生總結.教師慢一點,讓學生多想一想,學生就會從頭到尾再翻一翻書,看看這節課講了什么內容,重點有哪些公理、概念,需要注意哪些名詞術語,看似課堂慢下來,其實效果明顯了.
比如,學習完“棱柱、棱錐和棱臺”以及“圓柱、圓錐、圓臺和球”之后,因為這節課術語很多,就可以讓學生總結一下這些幾何體的區別與聯系,讓學生畫一個幾何體并指出名稱以及各個部分的名稱.學習了“平面的基本性質”就讓學生回顧總結一下這節課所學習的內容,自己學到了哪些知識,以促進學生進一步記憶各個公理和推論.
時下,正在倡導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慢一點,優生慢一點,是負責任的表現,讓學生的思維有足夠的張力,才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實現更扎實有效.冷靜反思快節奏的教學,我仿佛聽到了大多數學生的心聲:“你慢一點,容我想一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