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豐富多彩。在這種情況下,有少數人面對誘惑,失去理智,從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其中,絕大多數是成年人,但也有一小部分是青少年,更有少數是學生。青少年在犯罪道路上的心理是復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導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1.虛榮心強導致青少年在三觀上的迷失
一是有的家庭經濟基礎差,導致孩子在吃、穿、用等方面都趕不上經濟基礎強的家庭孩子。在交往過程中,學生虛榮心強,意志力弱,認為因為自己經濟條件不好,其他人始終瞧不起自己。在這種錯誤思想的指引下,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就只能去偷、去搶,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二是現在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們不缺衣少食,人們的精神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現在的網絡中有很多不健康的內容。青少年現在處于青春期,心理還不成熟,分辨能力差,自控能力低,沒有約束能力,有盲從心理,經不起誘惑,而網絡暴力、游戲、色情等內容正如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在接觸到這些內容后,青少年往往很癡迷、留戀,很難有效控制自己,不滿足于網絡上的虛擬世界,將網絡上的一些內容搬到現實中,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應試教育導致青少年在思想觀念上的偏差
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個別學校為追求升學率,把人力物力都用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從而忽視了學生的養成教育和道德素質教育。個別教師以學習成績的好壞評價學生優劣,導致學生放松了對自己的品質要求,漸漸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3.家校脫節導致青少年在教育環節上的缺失
現代的教育應是社會、學校、家庭三者共建,共同對學生實施全方位教育。當今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教師時刻充電,及時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業務培訓,導致教師的工作量逐漸加大,使教師家訪的時間少了。這就導致一方面教師對學生在校外的情況了解得不全面,另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在校的表現不完全了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管理偶爾出現真空地帶。這也是導致學生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一個原因。
二、加強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建議
國家建設需要的是有用的健康人才,而現在的個別青少年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為了實現少年強則國強,培養政治信仰堅定、素質合格、能力過硬的青少年人才,教師應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1.加強青少年思想素質教育,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是以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為抓手,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組織學生誦讀理解《弟子規》,對青少年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通過開展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開展法制講座,提高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二是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培養青少年健康心理。社會、家長、教師應針對青少年的心理幼稚,是非觀念不強,虛榮心過重等不良行為習慣,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和心理亞健康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行為習慣,提高青少年抗打壓和接受挫敗的能力。三是學校應該發揮教育青少年的主力軍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多種活動寓教于樂,將法制教育貫穿于教育主線,提高學生的養成教育和思想道德修養。
2.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提高青少年的社會能力
一是改革應試教育,多種途徑培養技能型人才,參考歐洲的教學管理,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高技能實用性人才。二是網監部門加大對網絡游戲平臺和網絡不健康網站的監管,其他相關部門也加強
監管。
3.加大社會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家庭、學校三合一的協調力
學校是學生教育的主體。社會和家庭也是學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環節。只有三者有機結合,才能教育好孩子,才能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社會的輿論很重要,社會的宣傳也很必要。一是通過電視、網絡、報社等媒體工具宣傳法制;二是在各小區、繁華街道播放法制宣傳片;三是邀請公法司專家、老紅軍等開展法制專題講座和歷史講座等;四是邀請檢察院的新青少年講堂的專家進學校、進社會、進企業,為廣大青少年宣講違法犯罪的后果等內容,擴大宣傳覆蓋范圍,做到天天講法,讓法律時刻在身邊提醒廣大青少年,不要違法犯罪。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他們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是國家富強的根本,讓大家共同攜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
(作者單位:寶清縣技工學校)endprint